APP下载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初探

2015-03-30贾春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经胸心动图心电图

贾春艳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超声科 山西 太原 030053)

为研究动态心电图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按照入院时采用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3.6)岁;观 察组40 例,男 性22 例,女性18例,年龄在5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3.9)岁。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胸痛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使用同一型号心电图仪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使用同一型号彩色超声诊断仪,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2.5MHz,患者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仪器探头置于患者左胸第3-5肋骨之间;多切面(胸骨旁左室短轴、胸骨旁左室长轴、剑下四腔心、心尖部、左室双腔心等)检查,对大血管内径、各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心肌回声强弱、弹性、室壁运动幅度及各瓣膜厚度、开放幅度等进行仔细观察,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1.3 观察项目:检查结束后,对两组的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动态心电图阳性标准:患者静息状态时心电图S-T 段抬高或下移,或T 波从直立变为倒置,胸导联不小于0.10mV,肢体导联不小于0.05mV,或者患者胸痛时出现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标准: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或反向运动)。

1.4 统计学分析: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0.05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检查,观察组阳性患者39例,阳性率(确诊率)为95.0%,对照组阳性患者36例,阳性率(确诊率)为85.0%,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血管腔阻塞或狭窄,使得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心绞痛等,严重会引起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甚至猝死[1]。患者疾病发生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一定威胁,因而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是有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冠心病诊断方式,其最常用于心肌缺血部位的诊断,可运用药物试验或运动试验的方式对安静状态下症状不明显或是无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2]。该种检查方式的具有无创伤、简便、安全、可重复检查,结果查看及时的优点,在患者症状较重时,可直接进行床边检查。但该种检查方式直观性和形象性较差,检查时极易受电解质、药物、生理因素以及冠心病以外的心脏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因而无法准确、定位的判断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所以该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本研究采用此种检查方式检查的40例患者,确诊35例,误诊5例,确诊率为85.0%。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原理是M 型超声与二维超声的联合,通过两者的联合,并根据心室壁向心运动情况对心肌的供血情况进行判断。当某段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减少时,此位置的心肌便存在缺血情况,这一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该部位室壁向心运动幅度出现异常。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通常在冠脉阻断数秒钟后出现。临床上将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严重程度直接关系着冠心病的发展程度和预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简便、安全、准确、快捷、无创、直观可靠、可重复检查等优势,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就目前实践应用来看,该种检查方式仍存在一定的漏误诊情况。本研究中,运用此种方式确诊38例,漏误诊2例,确诊率为95.0%。漏误诊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静息状态下轻度或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室壁运动异常不完全表现或是不表现,室壁运动异常出现的范围是透壁面积超过20﹪-30﹪,心肌梗死面积大于6﹪,而对于心内膜下或面积较小的心肌梗死则极易被误诊或漏诊。受患者肥胖、胸廓畸形、肺气肿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进行检查时会存在心内膜边界显示较差的情况,以致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情况出现,对冠心病的诊断造成了一定阻碍,对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确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其在冠心病诊断中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观察两组的阳性确诊率,发现观察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确诊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确诊率(85.0%),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动态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相对而言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阳性确诊率更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谢长远,吴明灿,徐建华.多层螺旋CT 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在男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2(19):3211-3212

[2] 陈力秀,李若谷,关韶峰,等.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杂志,2009,15(4):464-466

猜你喜欢

经胸心动图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