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远教创业富民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5-03-29■陈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富民群众培训

■陈 雷

构建远教创业富民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陈雷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在推进创业富民发展战略,实现创业培训向创业实践、富民成果转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先进性、覆盖广泛性和资源丰富性优势,培养扶持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创业者,推动远教创业富民实践的创先争优与机制创新。

一、主要做法

(一)在思想解惑中激发远教创业富民的内在动力

宿豫区利用远教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传播创业理念,选树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干群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学用远教投身创业。一是开展宣传讨论,制定下发《区远程教育创业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印发远教创业富民宣传单、创业需求调查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交流,征求意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学用科技、创业富民”主题座谈讨论活动,开展“三创三先”江苏精神教育学习月活动,大力营造创业有功、致富有荣、远教有用的社会氛围。二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四好“示范点”、五好“示范户”、学用转化基地、创业富民实践基地建设,通过评创、表彰、命名,吸引带动党员群众参与远教学用,促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创业有动力。三是发挥组织引导,成立区远教创业富民服务中心,为远教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信息发布、市场中介等服务,积极为党员干群寻找创业门路,拓宽销售渠道。组织懂经营、善管理的远教示范户、学用标兵到服务中心和项目点“现身说法”,引导周边群众投身创业。

(二)在环境解忧中消除远教创业富民的现实阻碍

创业富民活动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开设服务超市。以远教创业富民服务中心为主体,与城区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型超市建立销售合作关系,开设远教名特产品服务超市。与京东商城、淘宝商城合作搭建网上销售平台,签订商铺进驻合同,引导远教创业人员开辟远教网上超市,借助知名电商资源推介、销售远教创业产品,包装本土名特产品品牌。二是遴选服务内容。确定一批惠民服务项目和远教惠民服务机构,通过发放“惠民卡”,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参学群众在购买产品、教育培训、寻医问药时享受优惠便利。联合市邮政储蓄银行推出远教创业贷款,每年发放创业贷款1000万元以上,有效解决了学用群众创业资金问题。三是开展全民网络创业活动。召开网络创业“提标争位”推进会,举办网络创业实务、网店推广培训班,考核、督促职能单位、创业主体的活动进展,考评新增网络创业商户和网上商铺数,开展市场供求信息和产品项目推介服务,培育壮大专业创业经纪人队伍,为网络创业经营户提供资金奖补和扶持。

(三)在能力解难中提升远教创业富民的质态效力

百姓创业难,说到底是缺乏创业本领。宿豫区从创业富民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远教培训机制,搭建创业者联系、咨询、指导、服务平台。一是实施远教“1+X”学用转化模式。推行远教+机关单位、远教+合作社、远教+培训中心、远教+市场等多元学用成果转化模式,拓展建设各类创业型站点,形成以合作社、龙头企业党组织为载体,党员大户为主导,参训学员为延伸的创业培训体系,建立“合作社党组织+党员+大户”“龙头企业党组织+党员骨干+农户”“远教专家+实践基地+群众”等多条创业富民链条。二是专家联动结对解难题。围绕肉禽水产养殖、瓜果蔬菜种植等主导产业,从远教成员单位选聘100余名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有奉献精神的专家人才,分类建立远教专家资源库,开设创业富民专家服务平台,在线为远教学用人员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经营管理、新技术运用等指导答疑服务,线下定期进村入户、结对会诊、传经送宝,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难题。三是加大创业技能培训。开发制作通俗实用的乡土教材、党员创就业技能培训课件,上传至区级远教平台并刻发至基层站点。挑选《兴村三十六策》《创业故事汇》等专题,组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农业市场信息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学用转化能手开办“远教讲坛”,宣讲网络致富信息、科技实用知识,感化教育身边人。2013年,该区刻发课件光盘1800份,开展集中种养加培训2000次,就地转移回乡人员680人,转化致富项目42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够。

基层工作事务繁杂,干群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规模化开展远教创业的外部环境;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倾向,对学用远教、科技致富的主观重视不够,被动、应付参与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片面地认为远教创业市场局限大、科技要求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现实素质跟不上,基本创业条件不具备,导致部分村居干部怕麻烦、不配合、不敢试,远教创业参与率、知晓率低,与创业相关的系统地产业科技培训得不到有序开展,远教创业局面打不开。

二是创业主体的广泛性不够。

虽然远教创业没有特定的门槛,但受学历、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投身远教创业的主体目前仍然相对单一,主要是基层远教管理员、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以及部分产业合作社成员,其他各类党员群众的兴趣习惯和参与激情还未被有效点燃。受镇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产业质态影响,党员群众思想解放程度、创业致富愿望以及远教平台作用发挥程度、群众认可度等有所区别,导致远教创业在不同乡镇、村居之间存在不均衡现象,差距比较明显。

三是职能部门组织指导合力不够。人社、农委、经信等部门均设有创业指导机构,也经常组织专家开展创业技能指导,但存在办学质量不高、开班时间短、教学不成体系等现象。各个创业指导部门各行其道,没有形成协调运作、广泛参与的整体格局,教学课件资源的开发没有形成合力,专业性、针对性不强,并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辅导。远教创业活动与政府扶持创业的各项政策尚未做到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创业指导、创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也相对缺乏,创业者得不到及时指导和有效支持,导致创业成功率较低,存活期较短。专业化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会计、法律、管理、注册等社会化服务资源稀缺。

四是平台综合服务功能不够。

远教平台虽在全方位培训、多层级服务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服务具体创业的内容还不够丰富,服务的范围还不够全面,培训内容形式仍不能紧密贴近群众创业生产需求。原有远教网络平台技术层次较低、服务功能较弱、服务领域难以拓展,不具备远程诊断、项目孵化等功能,和服务对象间没有建立便捷有效的沟通互动,未能有效整合科研技术服务机构、信息咨询中介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信息服务的普及程度不高,培育和发展网络创业的承载能力不强。

三、对策建议

一是培育带头人、以点带面,提升影响力。不仅要让返乡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青年团员等有优势的群体投身远教创业,也要积极引导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居干部、合作社成员等投身远教学用和创业富民,同时加强对镇、村干部的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远程教育创业富民是服务“三农”、践行群众路线、致富百姓的重要工程,通过开展“创业强基”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群众观念意识强,带头富、带领富、带村强”的“三强三带”型带头人队伍,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助推群众致富的良性互动,促使远教创业项目快落地、成规模、出效益。

二是牵头抓统筹、整合推进,提升融入度。远教创业富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必须努力构建“全融入”的远教创业富民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各部门和各方力量,形成统筹协作、注重成效的工作模式。组织部门要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征集需求、解决困难、求实达效。通过建立镇、村两级远教创业富民服务中心和指导站,培育各具特色、涵盖多种产业、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远教创业孵化中心和创业实践基地,打造远教创业“生态课堂”,强化教学组织,保证远教富民作用的发挥。

三是健全大网络、优化服务,提升适用度。要打造条块部门联动共建的远教综合服务平台,收集汇总各有关部门的民生信息、惠民政策、课件资源,通过网台、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发布,远程办理企业注册、资费上缴、保险补助等行政事务,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办证,不断延伸远教站点服务功能。设立专家视频对话平台,增强互动交流功能,定制个性化服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涉农企业信息发布、交流、展销,促进农企增收、农民致富。

四是扩大覆盖面、拓展规模,提升长效性。建立远教创业富民长效机制必须下力气做好全面覆盖工作,只有深入扩大远教富民惠民覆盖面,远程教育才能更深入地影响群众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浓郁的创业文化和创优环境,相关制度的建设才能更公平公正并执行有力。要通过远教全媒体“零距离”宣传、远教平台“一条龙”培训、站点扁平化管理以及创业大户结对帮扶、抱团发展等举措,化解远教创业富民的制约因素,扩大远程教学培训规模,带动广大党员群众自觉成为远教创业富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作者为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远程办干部)

猜你喜欢

富民群众培训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富民,幸福如花绽放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