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研究

2015-03-29杨露露汤先萍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院系师生基层

杨露露,汤先萍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当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1]。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新媒体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容忽视的是,网络等新媒体也是国外敌对势力对高校师生进行思想渗透的主要手段,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因此,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引导网络等新媒体发挥正面作用,必将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基层院系是直接培养青年人才的机构,做好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一些网络媒体充斥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和思想,严重影响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国外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对高校教师和青年大学生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面临很大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手段,把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突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紧迫。

二、新媒体对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作用

(一)丰富了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院系可以利用手机微信、微博、校园网络等新媒体形式,线上开展基层院系党建工作,如“网上党建理论学习”,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及时更新党建信息,广大师生通过网络、手机“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最新的党建信息,共享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对事关基层院系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通过网上公示,使人人都参与网络监督,净化基层院系党建工作,从而促进基层院系的廉政建设。

(二)提高了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效率

一般来说,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方式通常是通过纸质文件传达上级指令,这种传统党建工作方式的开展,由于层层环节的“过滤”,导致工作程序烦琐,不利于保证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相比较而言,新媒体在信息即时传播和双向互动方面更具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为高校基层院系及时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搭建了工作的平台,从而使得基层院系的党建工作更能够时刻契合社会热点,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实效。

(三)拓宽了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渠道

以往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开展,基层院系党委主要通过面谈,查看思想汇报材料等传统渠道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设置网络“书记信箱”“校长留言板”等栏目,不仅使得网络上的信息各个年龄、职务、民族的师生都可以平等地获得,而且能够参与其中,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和基层院系党委沟通的互动性,这样一来,拓展了基层院系党委、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沟通的新渠道,来自基层真实的呼声、意见、愿望和要求将会更容易“浮出水面”,这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党内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基层院系个别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不同社会思潮夹杂而来,这对高校基层院系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一种考验。再加上漠视道德修养,忽略理论学习,导致一部分基层院系领导干部精神上“缺钙”,不仅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差,而且没有应有的理论自信、价值自信,精神迷茫、信仰迷失,无法高举旗帜正确引领社会思潮。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性,个别基层院系党员干部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不足,趣味低级,思想媚俗,道德素质亟待提升。在媒介素养方面,一些基层院系党员干部固守旧观念,不愿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有的党员干部甚至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二)国内外不良社会思潮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国外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论坛、社区、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利用网络的快捷性,把互联网作为渗透西方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针对高校师生传播有害信息,在网上实施“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高校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重要战场。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在网上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致使高校网络思想舆论领域形成错综复杂的局势,导致校园网络舆论对高校党委的主导权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做到“疏堵”两手抓,“疏”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堵”指的是坚决杜绝各种“噪音”“浊音”“杂音”对校园舆论环境的干扰。同时,高校院系党委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的研判,探求如何紧紧握牢校园网络舆论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三)基层院系党支部活动质量不高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院系党支部活动主要以集中听报告、组织座谈会等形式为主,这样一来形成支部组织活动质量不高、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支部活动往往局限于“学习、研讨、交流”的“传统老三篇”,形式固定、内容局限、针对性不强,创新性、吸引力和渗透力有待提高,无疑在一定意义上减弱了基层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另外,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也是一个较突出问题,部分支部把组织生活纯粹当作一种任务,流于形式,草草了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四、加强高校基层院系党建工作对策

(一)强化政治意识,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高校基层院系党委要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更新党建工作观念,树立网络党建意识。一方面,要运用新媒体加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形成网络正面舆论优势。另一方面,对网上有害信息要始终保持防范、批判态势,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建立网上“防火墙”,即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对一些有害、违法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防御和消除。同时强化网络传播管理,逐步创建和完善网络监管制度,优化网络环境,提升高校基层院系党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控制能力。

(二)充分运用新媒体,拓宽基层院系党建工作平台

良好的传播载体、创新的传播途径,对于提高所传播的内容被受众所接受的效率和效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等特点,深受当今大学生的追捧,并逐步成为基层院系开展党建工作有效形式之一。在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纸、橱窗等传统媒体,校史展览馆、学生社团和内部刊物等各种平台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在基层院系之间、党支部之间、班级之间建立党员之家QQ群、微信公众平台,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探索基层院系网络党建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开辟党建网页,设党课在线、入党导航、学习交流、专题学习、党建论坛、时事快报等栏目,建立“红色网络资源库”[4],充分运用新媒体,提高基层院系党建工作效率。

(三)提高媒介素养,强化责任意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增强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能力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5]。通过开展网络知识培训,提升党建工作队伍网络应用素质。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研究信息网络知识,重视在网上传播信息,提升传播、使用媒介的能力。使得基层院系党建工作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所以,在新媒体形势下,高校基层院系党委要注重对党员干部的网络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党建工作队伍媒介应用能力。

(四)利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内容

基层院系党建工作的内容要与党员群众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结合起来[6]。根据党建工作重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定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微博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把党建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师生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的活动形式与载体中去,重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将其作为高校党建基层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校园网上及时更新师生员工的学习动态,通过党员QQ群、微信、支部书记微博等,与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交流。将网络思想教育渗透到师生常用网络中,加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覆盖面,把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广大师生,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发挥基层院系在党建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

(五)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党建工作体系

做好基层院系党建工作,需要创建和完善线上线下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党建工作体系,这是保障基层院系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结合学校和基层院系实际需要,以大型主题教育为抓手、以日常教育为辅助,结合个性化关怀工作,将“大水漫灌”和“细水滴灌”、点面结合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同时启动新媒体网络空间全天候“细雨浸润”的宣传优势,建立并坚决实施基层院系处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较高理论水平和加强党建工作教育说服力的作用。同时在校园网上围绕党建工作热点问题开展日常教育引导工作,积聚正能量。

[1]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洛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2014-07-21.

[2]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2/29/c_1113818177.htm,2014-12-29.

[3]王庆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319.

[4]王学利,裴英海.党建“五进”是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81-83.

[5]本书编写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陈七三.浅论如何当好高校院(系)基层党总支书记[J].前沿,2013,(24):18-19.

猜你喜欢

院系师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走基层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麻辣师生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