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的用人观及其启示
——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

2015-03-29刘金友许全红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陈云干部标准

刘金友,许全红

(1.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1;2.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陈云的用人观,即陈云的用人之道,包括陈云在组织工作实践中创立、制定和实施的有关干部使用的一系列思想和政策,内容非常丰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是我们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主要体现在陈云的《论干部政策》《加强党内团结,掌握用人之道》《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等讲话和论著中。认真学习和研究陈云用人观的不同思想内容及其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不但是对陈云诞辰110周年的纪念,而且对全面推进落实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更好地做好干部工作也有重要启示。

一、前提:干部决定一切必须重视干部

陈云用人观的前提,其含义是干部决定一切必须重视干部,没有对干部重要性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地重视干部,就不会有用人观的其他一系列科学思想和正确政策的产生和实施。陈云指出:当领导者,用人之道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这样的话:“干部决定一切。”这是通用于全世界的,不但外国通用,中国也通用;不但共产党通用,其他政党也通用。陈云在延安担任7年党中央组织部长和后来担任党中央其他重要领导职务期间,始终强调干部的重要性和干部决定一切的观点。

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形势的发展,都说明需要有大批干部。陈云结合陕甘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以及后来这一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和二、四方面军长征落脚点的情况时指出:可惜得很,中国共产党在过去10年斗争中,干部损失了十几万,没有陕北根据地的话,连现在这一点干部也保存不了。[1]109党在全国需要用很多干部,如果没有大批的新干部补充到干部队伍中来,我们的革命事业就要停顿不前,就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没有知识分子,革命就不能胜利。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力量,并且是重要的力量。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我们也要抢,抢得慢就没有了。日本帝国主义也在收买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在扩大干部队伍上,中央组织部在陈云的直接领导下,坚持“广招天下士”的方针,在抗日高潮兴起的时候,选拔出来的广大干部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解决干部交接班问题,必须成千上万地培养年轻干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呼吁全党,要“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他说:“这个问题现在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就有可能出现曲折。”早在1979年他就风趣地说要培养“后排议员”。1982年7月30日,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党必须让精力旺盛、德才兼备的干部站在第一线工作,使他们在党的事业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2]509

学习陈云用人观的干部决定一切思想,要提高对干部重要作用的认识,更加重视干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岗位重要、责任重大。领导干部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可以说,有没有一大批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敢想敢做敢担当的领导干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和中国梦的能否实现。目前,与党所承担的任务和党对各级干部寄予的希望相比,一些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二、基点:辩证方法看待干部了解干部

陈云用人观的基点,其含义是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了解干部,是科学选拔干部和合理使用干部的基础。如陈云所说:“了解干部是制定干部政策的基点”。[1]146他结合组织工作实际,阐述了如何辩证地看待干部和了解干部的问题。

要全面地看待和了解干部。陈云指出:有的人是用一只眼睛看人,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不能面面都看到。只看到坏,不看到好,或者只看到好,不看到坏。如分配干部时,往往听到许多不好的话。陈云对这些话进行分析之后说: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短处里同时也含着某些优点。

要发展地看待和了解干部。陈云在看待和了解干部时遵循了这一点。他列举了当时党内存在的形而上学对待干部的现象。了解人的时候,只看他的今天,不看他的昨天,或者只看过去,不看现在;只看见功不看见过,或者只看见过不看见功;只看见今天的好,不看见昨天的坏,或者只看见今天的坏,不看见昨天的好。这种毛病表现在随便把干部提上来,又随便放下去。我们共产党中也有过这种情形。

要本质地看待和了解干部。陈云说:对一个人“不但看言论和态度,主要看本质和实际”。看问题要全面,要看本质,不要只看局部,看现象。[1]146他还说:对于一个人没有根本的估计,用人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陈云所说的“根本的估计”,即看人要看人的本质,看人的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看言论和看行动结合起来,以看行动为主;要把看票数和看业绩结合起来,以看业绩为主;要把考察人和考察事结合起来,以考察事为主。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陈云的小女儿陈伟兰回忆说:父亲陈云有一种很善于识别人的眼光:‘他只要跟这个人谈三分钟,就大概知道他是哪种类型的人,适合搞什么工作。’”[3]77陈云在延安担任组织部长期间,由于和很多干部交谈过,又调阅过大量档案,他记住的干部名字不下3000人。因此,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需要重新启用大批干部时,中组部常常征询老部长陈云的意见,称他是“活字典”。[3]80

学习陈云用人观的辩证方法看待干部了解干部思想,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了解和考察干部,全面科学地评价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要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要求干部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就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在当前看干部,必须以辩证思维的观点来看,尤其对干部政绩的考察,不能单纯以GDP论英雄,必须全面地进行考察、历史地考察,不仅要看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还要看环境指标。同时,对政绩的真与假,要准确鉴别;对政绩的显与潜,要科学识别;对政绩的得与失,要正确估价。

三、核心:德才兼备以德为主选拔干部

陈云用人观的核心,其含义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标准选拔干部,这一标准在陈云用人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重视干部的体现、看待了解干部的依据、使用干部的条件、教育干部的目标。陈云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主”[1]147的用人标准,是对毛泽东关于“德才兼备”选拔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

用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1]146

陈云把用干部的标准概括为“政治”“能力”两个方面,是对毛泽东提出的德才兼备标准的科学诠释,是这一标准的具体化、通俗化。其一,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和忠实于党,要做到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其二,与群众有密切联系。其三,能独立工作,具有创造精神。其四,守纪律。因为纪律是保证政治上组织上统一的武器。

才和德应该是统一的,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4]354这是陈云对德和才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表述。陈云讲的以德为主和以政治为主是一致的。在实践中要坚持以德为重,以德为先,以德为导向。陈云指出,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才和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陈云的论述阐明了德和才的辩证统一关系和紧密的内在联系。

考察干部的才和德,主要看其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1]147陈云的这一论断,其实是提出了考察干部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我们考察干部提出了一个客观标准。陈云所说的“表现”,就是干部在履行本岗位工作中,通过主观努力所取得的客观效果,也就是我们当今所说的“实绩”。陈云指出:德,不能是空的,必须在完成任务中表现其党德,应该包括工作做得好。不能完成革命任务之德,是不完全的德。才,不是空才而须完成任务。基于这种科学的考察干部的方法和依据,陈云在延安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在他直接领导下的中组部,在挑选和提拔干部时把德才标准统一起来,在坚持以德为主的前提下,认真而全面的考察每一名干部,用工作实绩来衡量干部的优劣。从陈云主持中央组织部工作至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我党干部人数由3万余人发展到40万人左右,为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后来改革开放的成功选拔培养了大批干部。

学习陈云用人观的德才兼备、以德为主选拔干部思想,要正确认识好干部标准,努力争做好干部。2013年6月,习近平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五条标准,这是对我党历史上包括陈云选拔干部标准在内的一系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有历史上思想的精华,又有现时代的新鲜内容;既是选拔干部的标准,也是做好干部的标准。学习陈云的选拔干部标准思想,有利于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加深对五条标准的理解,更好地贯彻以德为先的干部条件,正确处理德才统一的辩证关系,把握标准选好干部。对于干部个人来讲,通过学习陈云选拔干部的标准,了解我党组织工作的传统,了解我党历史上选拔干部的条件,进一步理解五条标准的内涵,特别要自觉遵守政治规矩,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更加自觉地用五条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努力争当五好干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四、精髓:坚持实事求是思想使用干部

陈云用人观的精髓,其含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使用干部,这一思想贯穿陈云用人观的全部并起着思想统帅和领先的作用。纵观陈云的论著,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最集中体现陈云用人观的几篇著作中多处谈到“实事求是”问题,在使用干部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体现。

任人唯贤路线。陈云指出:使用人才的原则,是用人唯贤。陈云提出了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批评了主观唯心主义,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主张在使用干部上公正、公平,一视同仁。他还特别指出:看人要大公无私地看,能提意见的干部是好的,不提意见的不见得是好的。用人要气量大,要能用方方面面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要用。

人事相宜原则。陈云指出:坚持人、事两宜的原则,用人得当,适得其所。按照才干,按照需要,同时兼顾。量才为主,应急也不可免。能力大小和工作历史必须符合于位置,即工作称职。不越级提拔,越级提拔一般证明有害无利。提拔干部还是要有台阶。

放手信任理念。领导要人敢说话,领导态度要好,不能给人戴大帽子。要能善意地、诚恳地批评人,还要指出犯错误的原因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要人敢做事,就不要怕人家犯错误。总结起来说,使干部敢说话、敢做事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干部的积极性,使干部安心地工作。因此,对干部必须放手使用,同时要经常地适时地检查和帮助。

扬长避短方法。陈云指出: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1]46我们量才的原则是用其长,不是用其短。发挥长处是克服短处的最好办法。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发扬干部的长处,克服干部的短处,扬长避短,用其所长,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配干部方针。陈云指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干部应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从事部分工作的干部应当学习全面工作;部分地适当地进行军队与地方干部的交换;秘党干部要学习根据地经验;留必需的秘党干部;机要部门及有专门技能或正在学习专门技能的干部不应调动,并应使他们长期安心工作。[4]

学习陈云用人观的坚持实事求是使用干部思想,要从干部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出发,发挥干部的更大作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有了这样的队伍,关键是科学合理使用干部,用人得当。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用干部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千方百计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要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坚决克服和改变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的问题,使人才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各级各类干部用得其所,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倾其力量。

五、战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干部

陈云用人观的战略,其含义是培养干部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干部是百年大计,没有人才的培养,重视干部、选拔干部、使用干部都是空谈。如何培养干部,陈云指出:革命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教育要一致起来。新老干部都需要这样教育。

思想理论上采取多种形式武装。理论教育的对象,一种是有较长实际工作经验的干部,一种是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认识的知识分子。其一,理论学习。处在领导地位的同志,不要因为怕犯教条主义错误而不敢读书。反对教条主义,不是不读书。现在的毛病,是马列主义不够。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读书要有信心。读得进的关键,是痛感知识少,下决心读。理论上、思想方法上搞好了,对党对革命是有很大好处的。其二,知识强化。不学文化不得了,就会赶不上革命的需要。有很多马列理论著作,如果不识字,没有相当的文化程度,要学懂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的。其三,批评鼓励。适当表扬优点,适当批评弱点,对犯一定错误的人在批评时也要给以适当鼓励。其四,形式多样。能够进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当然很好,但不能大家都去。还有毛主席说的进“长期大学”,坚持自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工作实践上多渠道多类型锻炼支持。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其一,要求干部能上能下。对于新干部的锻炼,必须从下层实际工作开始。干部下到基层,以弥补工作经验之不足。其二,关心爱护各类干部。要多方面帮助干部,不使他垮台;对不安心的问题,要耐心地去解决;对干部政治生命问题,要郑重谨慎处理;对于干部,不要“抬轿子”,要实事求是。其三,放宽视野广揽人才。要突出青年干部培养。要团结非党干部。没有党外人士的同情和合作,革命胜利就不可能。

学习陈云用人观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干部思想,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创造条件,保证干部健康成长。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补足精神上的“钙”,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为干部成长插上实现理想的理论翅膀,扬起胜利前进的动力风帆。要为干部成长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干部成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干部成长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1]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陈云文集(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叶永烈.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4]陈云文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56.

猜你喜欢

陈云干部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