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姜无公害生产技术

2015-03-26

农家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玉米螟保温生姜

一、选好品种

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选择栽培品种。在生姜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有大白姜和大黄姜两个品种。大白姜富含水分,辣味稍淡,纤维少,宜作调料、适宜深加工开发和作姜种栽培。

二、整地施肥

对生姜喜温但怕强光照射,既怕旱,又怕涝,收获物又是地下部分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土壤时,要选择土层深厚(50厘米以上),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前三年未种姜(生姜种植地一般实行三年水旱轮作)的疏松土壤土和沙壤土,前季作物以种水稻为最好。

姜地要提早深挖50厘米。在深挖前每亩铺施入畜粪等有机肥4000~5000千克,炕晒发白,然后翻松,2.4米开厢,厢面平整,理好主沟、厢沟和围沟,降低地下水位。沟深50厘米,以利排水,确保雨停沟干无水。

三、选种消毒,催芽播种

严格选种消毒是预防姜瘟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每年的3月上旬,选晴天姜种出窖,选择饱满生长势强的姜种,置于阳光下摊晒2~3天,用78%的姜瘟灵3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清水洗干净姜种表面的药液进行催芽。在催芽期间,应注意升温和保温,温度控制在21~30℃范围内,以利于种芽生长和防止高温烧芽。经30~40天后,就可出芽移载。

四、规范种植,合理管理

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海拔600米左右地区,宜在4月上中旬播种: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在播种过早,气温低,易烂种死苗;过迟则上市晚,价格低,产量又不高。

合理密植是生姜高产的保证,5000万亩生姜基地以窝姜栽培为主,配套栽培埂子姜和沟姜。窝姜每亩植8000~10000窝,用专门的姜铲挖直径13~15厘米宽,25~35厘米深的圆形窝子,窝距30厘米,每个窝栽1块发芽姜种,芽子朝上,轻按入泥,栽后用潮土或草木灰和腐烂的有机肥覆盖。

2.薄膜覆盖,保温栽培。姜种放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以提高土温,地膜四周用细土压实以利增温保温,促出苗快而齐。待姜苗出土后去膜,让其正常生长。地膜栽培生姜具有提早季节,产量高,病虫害少,提早上市的特点。

3.多次培土追肥,科学配方施肥。栽生姜的整个生长期中,应多次进行中耕培土,时间栽姜苗出土后进行,一般3~4次。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中耕培土进行追肥2~3次,菜取N、P、K配合的原则,1~2次以N、K肥为主,最后一次适当追肥N肥和P肥。一般在整个生长期内,亩用尿素40~6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钾肥30千克,或生姜专用复合肥100千克。

4.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姜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和姜瘟病。玉米螟俗称“钻心虫”,为害后造成植株“枯心苗”,在6~7月开始进行为害,防治时间掌握枯梢出现初期,在幼虫未钻入茎秆造成枯心前用800倍敌百虫喷雾基部,同时要防治好周边玉米上的玉米螟,以减少虫源。

由于姜瘟病主要是因姜种、土壤、肥料带菌引起,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防治措施以种姜药物消毒、土壤消毒为主,消毒农药以姜瘟灵、姜瘟杀1号、2号为主。严格选种、选地,实施深沟高厢,多施钾肥,严禁漫灌等。药剂防治,在生姜初发病时,选用姜瘟杀1号或2号药剂300倍进行灌窝,每10天1次,连续2~3次,可以有效抑制姜瘟病的发展。

5.适时采收。根据栽培目的和市场情况选择采收时间,嫩姜从8月上旬开始菜收,作姜种用的在11月上旬采收。在早霜来临前,选晴天收获,收获过迟不利于储藏。

孟丽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玉米螟保温生姜
嚼生姜对付小感冒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浅谈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
保温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巧用生姜防治猪流感
一种充电保温鞋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