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三农

2015-03-26

农家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村支书大娘村官

微话题一:

老人进城带孩子,却因教育观念不同得不到理解,你怎么看?

近日,河南郑州一位75岁的大娘,从老家来到城里照看孙子,却被儿子埋怨“孙子没带好”,大娘最后选择了跳楼轻生。现在,很多老人从乡下进城,照看孩子、料理家务。但是因为与城市有隔阂,与子女观念不同,老人陷入了压抑和失落当中。照顾好“一小”的同时,我们该如何关爱家中这“一老”呢?

网友回复:

@内蒙古草药:从农村走进城市看孩子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又不高或者没文化,让老人达到你们城市的需求那可不容易。做儿子的要正确理解老人,更不能埋怨老人。

@尹希东:农村老年人与城里的年轻人生活方式根本不一样,作为年轻人就要处处顺着老年人,不要动不动就把城里的观念强加于老年人。要多关心老年人,尊重他们的生活传统观念和习惯。

@大平山黄国军:老人们有自己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我们做晚辈的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要学会设身处地,多多理解,这也是我们晚辈待老人必须做的功课。

@汶上马银生: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大娘已是古稀之年,本该好好安度余生,却走上了这样的不归路。相信她的儿子也一定会自责,也许老人没有多少知识,却把你扶养长大。不管怎样的方式她爱你的儿子就像当年爱你一样。祝愿每个儿女给父母多些理解和尊重,祝愿每位父母都能晚年幸福!

@天涯望博:大娘能走出老家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再去挑肥拣瘦的太不近人情了。

@潾波仙子:每个人的心理世界是不一样的,当自己的辛劳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是最痛苦的事。

@星语叶澈:隔代是有代沟的,几十年前的教育方式也不适合现在。自己的孩子最好自己带,老人只会这么带孩子,他们没有权利非要带孙子,我们要理解老人。

微话题二:

农村党员干部怎么做才能让群众满意?

有这样一名村支书,几十年带领群众把全村1.3万亩荒山变成林海,被誉为“搬动贫穷大山的老愚公”;他卖掉自家猪牛,接济困难村民;他自己掏钱,为村民购买种子。他就是贵州海雀村原村支书文朝荣。村干部也要养家糊口,要求村干部都像文朝荣一样,现实吗?农村党员干部怎么做才能让群众满意?

网友回复:

@乡村之声:村官虽小,责任很重。乡亲们要致富得靠你,邻居家有困难得找你。田间地头有你的身影,丰收硕果里有你的汗水。你总是舍了小家顾大家,得到乡邻的称赞,却背负着亲人的埋怨。其实只要你行得端,做得正,老百姓心里也有杆秤。

@长安卧龙:农村要发展,村官很重要。懂得奉献、心有信仰的村官更重要。

@用户至上:心有生民,仁德永存。

@一介村民:为这样的好村官点个赞。在我们村,村支书和村长只看重自身的利益,家都安在城里,很少见到他们到农户家坐坐,了解民情,多年来也没为村里做出点像样的事。

@爱经济之声:村支书身处党组织的最基层,与百姓血肉相连,党员干部就应该这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希望田野:他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榜样,为民谋利,解民疾苦,两袖清风。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支书大娘村官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葡萄熟了
葡萄熟了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推销
我只是个村官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王大娘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