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2015-03-26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训师德师师德

訾 冉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师风则是师德的外化表现,是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具有鲜明思想指向的行为定式或习惯,具体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行为风尚。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以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仅是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一所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力。要使学校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规范显得至关重要,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保证,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提。师德师风的好坏,决定着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决定着高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它既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又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师德师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高校青年教师是最易和大学生接近的教师群体,也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高校教师只有以高尚的师德,才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地增长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三)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师德师风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高尚的师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青年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强的典范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有了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教风,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并带动良好校风的形成,进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当这些高素质人才步入社会后,必将带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类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现状分析

近几年,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快速增长,使得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在各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大幅提升,致使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些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已占全校教师总量的近2/3,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新建本科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在年龄结构上,大都是70后和80后,他们已成为新建本科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1〕纵观当前高校的青年教师队伍,总的来说是政治可靠、思想先进、业务过硬、爱岗敬业、值得信赖的,他们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对青年教师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职业信念动摇、职业意识不健全、教学科研工作被动消极、职业行为不规范、职业目标不明确、重视物质利益、缺乏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2〕这严重影响和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同时也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涉及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社会风气、国家政策等社会因素,也涉及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教师培养制度、育人目标等高校内部因素,还涉及青年教师自身的因素等。〔4〕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与校训相结合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正如一个人需要一种精神支撑,一所学校也要靠校训所倡导的精神支撑,方能一步步地实现办学目标。而校训正是学校精神的具体表达,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与校训所传达的原则和目标必须一脉相承。校训引导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决定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终极目标。因此,校训所传达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最终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与影响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和贯彻校训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应该与校训相结合,要重视校训的德育作用,以校训带动师德师风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校训的传承。

就目前现状来看,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层次与性质也出现了明显区分,使得校训的内涵更加丰富。纵观现代学校的校训,基本上体现以下原则:不仅阐明学校的办学理念,突出学校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更是把道德操守特别是师德放在了重要地位。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意指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其八字校训既是学校对于学子的期许,也是学子正己立身的镜鉴。河南大学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则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其办学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告诫师生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优良品德,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将自己的美好道德推己及人,不断求取进步以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许昌学院将“崇德砺志、博学敬业”作为校训也体现了这一点。其中把“崇德”列于首位就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有关爱的情怀,要有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训练和教育,要求学生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学会做人。引导师生积极向上,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

(二)学以致用,以师德师风建设带动学风校风转变

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高水平师资队伍必须具有一流的师德师风。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必坏事,对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大学教师尤其如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有形的校园环境和无形的学风校风构成校园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功能。注重发掘和宣传校内的先进典型,以师德标兵、师德模范、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为载体,通过网络、报纸、广播、宣传橱窗、展板等校内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报道,展示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褒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标杆作用,激励和带动全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使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不断扩大。通过对师德师风深入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形成良好的教风以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衔接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其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衡量一个教师的素质,重在师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古以来师德师风都是教师整体素质中最宝贵、最重要的品质。大力弘扬良好的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之一。〔6〕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基于坚定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集中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真正认识到所从事事业的价值,并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时,他才会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进而产生新的力量和精神动力,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名教师都应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形象,培养高尚的师德,养成良好的师风,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柯益群.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2〕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9).

〔3〕李焱,叶淑玲.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11(8).

〔4〕陈润羊,李勇.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11(2).

〔5〕赵河,赵冬冬.崇德励志,博学敬业〔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3).

〔6〕朱九九.浅谈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J〕.成功(教育),2012(11).

猜你喜欢

校训师德师师德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