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教育与互联网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26周建波朱振林刘晟楠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教师

周建波,朱振林,刘晟楠

(1.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研究所,广州510521;2.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一、个性教育的价值导向

个性教育是个动态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者对其理解各有不同,如曹兆文认为,“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1]。个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勤奋等个性品质。刘献君认为,个性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2]。有日本学者认为,个性教育就是尊重受教育者每个人的个性,重视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的教育。这种教育强调受教育主体的自学和其个别经验,强调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和教师对每一儿童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准确把握。因此,个性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学习者每个人的内在世界为对象,以实现自我教育为终极目的。这是个性教育的真谛。另一些学者,如李晖认为,“个性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3]。“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使其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活动,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4]。刘文霞等指出,个性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包括以下四层含义:一是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包括教育的时代背景与教育模式);二是指教育的个人化或称个别化(包括教育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三是指教育的特色化(包括有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科研优势,有个性特色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四是指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5]。

综合以上见解,可以给个性教育下这样的定义: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为出发点,以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保障,通过个性化与社会化、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品质,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品质,以塑造人的理想个性为目标的教育。简言之,个性教育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良好个性素质。个性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它还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种教育方法。

个性教育的价值导向包含以下内容:

1.个性教育的基本理念: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个性,包括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的个性,二者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承认人的个性,就要承认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承认、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则必然要求个性教育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个性教育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发挥其主体性就要通过另一个教育主体,即教育者与之互动来培养受教育者即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由此,个性教育是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的互动过程,也注定其基本教学模式是互动式的。

教育组织的管理者是管理服务者,是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环境的构建者,是教育系统的客体,而绝非主体。由此,教育组织的管理者要意识到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不能是被管理者硬性管理的对象,而是其管理服务的对象,只有在违法前提下,才能够使用硬性管理。教育者也要摒弃学生是被塑造和被教育客体的观念。

2.个性教育的基本目的:个性潜能优势挖掘。个性教育作为尊重人的教育,其目的是激发、唤醒、发现、发掘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以“实现真正的自我”。人的个性潜能是无限的,现代生理学揭示:人的智能、智慧、智谋等只用了10%,还有90%的潜在能力未被发挥出来。人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人的嗅觉、视觉也远未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人的个性潜能是巨大的,若不被唤醒,就会萎缩乃至泯灭。个性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亦即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其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潜藏的那条“含金的矿脉”。

3.个性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从价值评判的视角可以将个性分为良好的、中性的和不良的,每一个体身上都体现了这三种个性,只不过在不同个体身上,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与个人特性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品质,或良好的个性品质占主导地位,或不良的个性品质占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讲,个性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培养良好个性主体个性化发展,主要是指:(1)人的“类特性”在个人身上得到符合社会性的均衡发展,即个人特性和社会特性的群己性。如理性、自由、劳动、文化、创造性,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2)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身上得到个人性的均衡发展,即社会性和个人性的群己性。主要是指个人积极参加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交往,同社会群体进行交往和交换,使个人摆脱个体的、职业的、地域的和民族的局限,摆脱陈旧的狭隘的社会关系,形成个人独特的相对全面的社会关系和观念。(3)“个人特性”在个人身上的个性化发展,包括个人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挥、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个人兴趣和创造性的个性化发展。其中,自我意识发展是人的良好的个性独特发展的核心。由此,人的个性培养主要是从强化良好个性品质和改正、预防不良个性品质两条路径进行的。

4.个性教育的实现途径:教育过程个性化。个性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具体化的、系统化的教育实践。教育过程个性化即具体教育系统和过程的独特性,它是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是个性发展与形成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的教育和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功能定位、办学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应具有自己的特色;(2)同一层次、同一种类、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也应具有自己的特色;(3)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特色化;(4)教师的个性,尤其是教师的道德、智慧、审美等方面的个性品质,教师应不断修养自己的个性,从而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影响学生,这是以个性培养个性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二、个性教育所面临的时代环境

20 世纪末至21 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基本共性,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社会生活最为差异的是文化,而中国文化体现和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与当下的独特性。

1.互联网环境的信息特性。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人类交流环境的结构属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亦即人的、组织的和社会的沟通方式与认知范式发生了翻转性变化。

人类社会从“信息短缺”时代(环境)跨入了“信息过剩”时代(环境),在“信息短缺”环境,信息的生成、传播和获得困难,信息的认知和识别容易;而在“信息过剩”环境,信息的生成、传播和获得容易,信息的识别和认同困难。网络信息环境是一种信息过渡环境,信息具有极速性、共享性、多元性和一致性,人类的信息行为首先体现为快速认知的范式。

基于互联网Web2.0(注重与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浏览者也是创造者)和UGC(用户即公众生成内容)时代,经验、知识和信息的碎片化,即意味着自媒体形态呈现了多元化、多中心和快速更新。由此,学生的搜索、创造和生成体现了经验、知识和信息的快速更新性,因而认知能力成为能力的核心要素。为此,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中的第一个要素是学生认知主导,即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学习过程,学生自学能力成为排位第一的要素。

2.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科技、自然、人口和人类生活等构成的社会环境之差异依然存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不同的种族人群,其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习惯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即文化的差异,文化体现为不同社会的思维观念、生活习惯和运行机制,其根本是思维行为方式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德”与“利”的二元结构,表现为伦理的关系本位,演化至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意言行”错位结构。这种文化结构体现了个人、组织和社会群体的“意言行”的实际不一致,但表达情境却体现为知行一致与表里如一,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亦即差别意义上的文化个性。从管理微观形态的文化心理反应上来看,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意言行”错位结构属于复杂的分层型结构,其分层特征是:“意层”属于隐秘性与目的性的本意层;“言层”属于隐喻性与环顾而言它的伦理层;“行层”属于最直接具体的利益行为,并内化于组织的行动层。

3. 互联网环境下的个性教育。著名人类学家米德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基本类型[6]。中国传统文化过分注重过去和已有经验,是一种典型的前喻文化;互联网信息文化则体现为快速认知性和更新性、多元性和创新性,是一种典型的后喻文化。

信息化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与全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趋同了群体的多元性,因而并未导致中国文化方式与形式的密码遗失和脐带断裂。当下中国社会环境、行为主体依然处于理论体系和行为心理的历史惯性与互联网思维范式的冲突、交织、混合以及序变的过程。由此,导致理论知识系统与实践实务系统之间的联系、作用和转换呈现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必然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尤其体现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为此,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环境下,无论是从创新还是从实践的视角,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都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的个性教育教学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个性教育即人才培养要以并喻文化为基本理念,也要以并喻文化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架构体系。由此,本科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方式和线上线下践行能力素养的人才。因而个性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学生认知主体+教师识别主体+环境激励运行机制的互动生态模式。进而,其教学模式主要围绕以下四个具体模式展开:

1.互动互学式教学模式。互动促进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的同时,更需要有意识地巧妙引导。学生在认知基础上的思考、整合、讨论和在修改,也会开拓教师的视野,增进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观念变化。互动互学式教学模式约束了教师的随性,既可以避免教师的思维定式,也可以避免被动跟随学生的思维而偏离课程目标,加上内容的更新、创新和良好环境的支持条件,会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互学。

2.案例研讨式教学模式。案例研讨式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前认真准备,事先充分了解并熟悉商业实践案例,可以结合教师、学生参与的商业实践案例,也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加入教学环节,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案例库、仿真模拟平台,讨论分析商业案例的成功或失败之处,并探讨其改进路径、策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升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案例导入、案例讨论、案例总结等环节实现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典型案例讨论,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个性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构新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

3.模拟实战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通过信息技术软件和设备平台的模拟管理实战,再通过实验教学过程完成模拟集成,生成实验式模拟实战;二是通过语言推介展示和文本方案的特定情境管理实战,再通过情境教学过程完成模拟集成,生成情境式模拟实战。该教学模式重在模拟过程的角色展示,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选择策略的能力提升,以及解决问题之文本的规范性、思维的创意性和实战的可操性。

4.主体实践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理论互动教学、案例讨论教学和模拟实战教学之后所采用的让学生自主到商业活动中实践、到企业经营中实践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以主题参与并置身于商业实践活动过程,接受真实的商业实践训练,完成知识转化为实务的训练体验,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执行能力。

四、网络环境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高校生毕业选择创业者不超过2%,同样统计显示,创业成功率不超过3%。但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个性教育,其最为典型的人才培养范例是创业型人才培养,这是因为大学生创业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显示其未来发展方向和竞争能力。之所以说创业型人才具有竞争能力,是因为创业型人才具有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品质:一是具有捕捉机会嗅觉或同样感受机会的抢先进入的行动能力;二是具有胜出的冒险精神、坚持的意志力品质、百折不挠的勇气与韧劲;三是具有更新思维、创业意欲和竞争观念;四是具有突出的环境文化的适应力、卷入力、黏性力和改变力;五是具有突出的决策力、组织力、领导力和执行力。

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型人才选拔可以面向80%以上的学生,30%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创业的知识性素养和认知性实践,在校期间尝试性创业和毕业后直接选择创业的学生可以达到5%以上。对于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的学生,往往是通过选拔、培养、更换、再培养的过程来实现的。由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具有“破立”能力的人。“破”意味着否定、超越原有的思维和模式,“立”意味着敢想敢做、否定之否定的创新,意味着新事物和新人、新科学和新知识、新模式和新产品的源源不断更新,意味着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不断进入新境界、新形态。

从培养模式和模式设计上,要从“学生认知主导”的“后喻文化”理念,设计组合成以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并喻文化”为框架、为基础,学生认知主导的“后喻文化”为先导理念,教育教学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为环境平台和机制,形成学生、教师和环境的互动生态模式。由此,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学生认知主导与教师识别激活+管理环境激励运行的互动生态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要素含义:

1.学生认知主导。学生认知主导是一种学习范式和教育理念,体现了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和网络环境下人类的主流思维、认识、学习、创造、生产、传递、消费的范式和模式,而在这样的时代、环境和主流范式中,年轻人则成为这种范式的主要生成者、传播者和消费者,由范式到模式到文化到行为,已演化成年轻人自然的行为、习惯和意识。由此,学生认知主导主要包含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依据兴趣即依据搜索、表达和储存的知识信息,通过课堂等教学空间来完成自我收敛、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更新、自我表达、自我更新、自我创造(由模仿、复制到创意点、线、面、体的局部推旧出新和结构整合、产出和生成)。学生认知主导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主体主动认知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体系和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之个性教育的最高境界,完成人才产品,即该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自我更新的思维方式和践行的能力素养。

2.教师识别指导。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共享化、海量化、极速化、全球化从而快速认知化和快速更新化的信息智能技术的平台上和互联网信息环境下,教师首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亦即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话中解脱出来,要软着陆接“地气”,教师也是人,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通过理论知识传递的方式来培养人才的工作,其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在明确职能任务边际范畴之后,教师要基于环境变化、学生学习之大脑认知结构变化,直面现实识别接受培养对象的认知接受方式,在范式、方式、方法和技术上找到接受沟通和激励认知的培养模式,并建立起教师自我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个具体行为的情境,对教师的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的识别层次,即对问题运行的机理、问题解析的深度与问题认识的高度。对于任何理论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切的核心,在于对问题的识别即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对问题结构的识别,这个识别技术犹如老子之庖丁解牛的刀、手、人高度合一之行动。同时,其识别战略犹如老子的大道,即对规律和未知的判断和科学解构,只有如此,才会有应对的战略和策略以及有效的行为。教师只有针对学生主体的真实状态设计学生认知主导,并在教学过程应对学生有效认知的问题与之互动,施之以更深层面和更高层面的识别解构,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提升。

3.管理环境。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管理环境。高校管理环境是由高校组织所主导的,组织运行机制或称机制环境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当代中国高校的治理结构、组织管理架构、管理权力惯性、管理者践行意识、政策理念、主客体互为转换的行为环境等组织体系内部环境与时代大环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这不仅是结构惯性,也是文化惯性。

但是,管理环境也在试图变革与改变,尤其是在局部、单项、个例的层面与环节上,这种从管理体制、机制层面的变革冲动和涌现,体现了创新愿望和尝试。为此,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即互联网环境下的个性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教育管理层面所考虑的环境理念、导向、变革、建设和支持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需要管理组织扁平化,亦即在管理层面针对具体情境的授权,构建动态的、应变的、激励的、支持的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例如,跨系统的创业型人才的选拔、教学计划安排、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配置,以及激励措施和评价体系等问题的情境建立与管理,都需要改变垂直的、程序的刚性管理机制,建立柔性的管理支持机制和动态变化的管理环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其是动态的、跨部门条块管理模式的、要兼容校内外环境链接与整合资源配置、是以教和学双主体互动为核心的。具体表现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即使很优秀也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改进和完善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和学生不断学习提升的环境激励机制、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有效运行的情境更新机制、教师与学生不断自我更新的思维机制和能力机制。因而就需要其人才培养环境能够鼓励教师和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方能践行该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任务,方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业型人才。

五、高校个性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等教育机制既存在数量和文件(命令链)层面上运行的有效合理性、发展性和正面性,也存在着质量和结构层面上的严重缺陷性、滞后性和负面性。其负面性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模式过度的计划性、功利性和所谓科学的程序性,实则是机械性、教条性和保守性,最终导致在时代发展、环境变化和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过程,高等教育却实际运行在计划惯性之中,一切所谓改革都窠臼在行政配置资源、等级优化资源和关系获得资源的模式中。

从1997 年至今,高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则采取了流水线式的大批量生产的数量管控方式,教育方针被机械式地误解,并在误解之上实施以所谓科学程序的机械式管理。高校所谓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在就业导向下,人才培养被就业导向通俗化为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往往陷入为实践而实践、为就业而就业、为创业而创业的严重功利性轮回之中。

要完成高校的个性教育模式建立并有效运行,除了研究自身理论体系和实践运行模式之外,还要在实践研究与改革践行中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国家教育部与各省教育厅的行政决策权扁平化与资源处置权稀释化问题;二是高校组织行政管理权与教学管理部门职能权的柔性化问题;三是高校差别化与高校个性教育的环境机制问题;四是互联网信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践行能力问题;五是互联网信息环境下个性教育内容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机理与路径问题。

当下,人们开始审视高校个性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1985 后、90 后、00 后,他们的认知范式与方式较之以前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尽管他们身上有缺陷和不足,但他们与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环境同步也是不可逆转和进步的,更是高等教育必须要面对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并喻文化即年长者与年轻者互动互学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只能是微观手段和特殊情境下的模式。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要建构这样的思维理念,并在这样的理念下建构自己的能力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

[1] 曹兆文.对“个性教育”本质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6,(8):4.

[2] 刘献君.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1,(3):4.

[3] 李晖.个性教育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其实施[J]. 教育评论,1991,(3):10.

[4] 王少华.大学实施个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4,(6):10.

[5] 刘文霞. 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J].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 -8.

[6]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教师如何说课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