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预防和补救措施

2015-03-24夏兵

新农村 2015年3期
关键词:赤霉素药害调节剂

夏兵

化学除草是农田杂草防治中最重要的手段,具有省工、省时、高效、快捷的优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发展高效与优质农业的重要措施。但随着除草剂的大面积使用,相继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除草剂药害的频繁发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

导致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比较多,生产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除草剂的质量问题。除草剂的加工质量差,导致除草效果和安全性下降。

2.使用技术不当。在生产中,许多药害是由于使用技术不当造成的。如使用时期不正确、使用剂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等都可能造成作物药害。

3.雾滴飘移或挥发。喷施易挥发的除草剂,如短侧链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其雾滴易挥发、飘移到邻近的作物上而发生药害。

4.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喷施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或盛装过除草剂的药桶,应清洗干净。如未清洗干净,残留有除草剂,再次使用时,有可能会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

5.土壤残留。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比较慢,活性又极高,常会造成后茬作物的残留药害,被称为长残效除草剂,如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嗪草酮、莠去津、唑嘧磺草胺等。使用这些除草剂后,如果下茬种植敏感作物,就有可能发生药害,这种药害通常被称为残留药害。

6.气候条件。异常的气候条件也能导致除草剂药害的发生,有些除草剂施药时如果遇到高温、强光照就容易发生药害;有些除草剂在施药时遇到低温、高湿容易发生药害,不同的除草剂对施药时以及施药前后温度、湿度、降雨等环境条件的反映是不同的。

7.除草剂混用不当。除草剂混配不合理,应用技术不成熟,导致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8.误用。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导致药害发生。

二、除草剂药害的预防

1.在使用某种除草剂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明确此种除草剂的适用作物,适宜的施药时期、用药剂量、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至少可以避免用错药、超量用药和安全施药期外用药。

2.选用质量可靠的除草剂,适时、适量、均匀施用。施药后,彻底清洗施药器具。

3.施用长残效除草剂,应尽量在作物前期施用,严格控制用药量,并合理安排后茬。

4.施药时要尽量避开高温、强高照、低温、高湿等不良的气候条件,以减少和避免药害的发生。

5.选择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施药,同时要注意邻近是否有敏感的作物,防止药液漂移,造成飘移药害。

6.合理混用除草剂是防止药害的有效方法,对一些不太安全的除草剂,应加上安全剂后再使用。

7.要了解施用除草剂地块的土壤条件,根据土壤类型选择除草剂品种,避免药害的产生。

8.施药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

三、发生除草剂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多表现为抑制作物生长,缺乏营养。解除除草剂对作物的抑制可使用促进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生长素等,不能用抑制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否则会加重药害。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与作物没有亲和性,用量不好掌握,用量过大会加重药害。植物调节剂中的内源激素与作物有亲和性,使用过量,作物吸收后能自身调节,对作物安全。

1.水田

(1)排水降低药量。用药量过大的地块,应立即排掉田间灌溉水,数次用新水冲灌。注意单排单灌,避免产生二次继发药害。若水稻叶片上附着过量除草剂时,可用喷灌设备实施机械水洗后,再排掉田间灌溉水。

(2)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生长,缓解药害。可喷施赤霉素乳油、天丰素或芸苔素内酯等。

(3)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灌溉,促进水稻生长,减轻药害危害。

2.旱田

(1)如果喷错药,可喷洒大量清水淋洗,但注意排灌。

(2)应用赤霉素乳油、天丰素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生长,缓解药害。

(3)加强田间管理,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0601)

猜你喜欢

赤霉素药害调节剂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分蘖洋葱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
噻苯隆与赤霉素在骏枣上配合使用效果初报
蔬菜巧用赤霉素提质增产措施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