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母乳喂养对预防坏死性小肠炎的作用

2015-03-24吴珍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坏死性肠炎母乳喂养

吴珍琴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早产儿母乳喂养对预防坏死性小肠炎的作用

吴珍琴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目的: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在预防坏死性小肠炎中的作用。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人工喂养,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比较两组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后3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炎,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5例发生小肠炎,发生率为37.5%)(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90%对小肠·坏死性小肠炎预防方法满意,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早产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患儿出生后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对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预防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早产儿;母乳喂养;坏死性小肠炎;作用

坏死性小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是一种局限于小肠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坏死性小肠炎主要是由于产B霉素的C型魏氏杆菌所引起,且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对于这种疾病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如:坏死性溃疡、穿孔等,威胁患儿生命。因此,临床上早产儿中研究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母乳喂养在早产儿预防坏死性小肠炎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1]。为了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在预防坏死性小肠炎中的作用。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婴24例,女婴16例,平均胎龄(30.2±2.1)周,出生体重(1650±150)g;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婴25例,女婴15例,平均胎龄(31.0±2.0)周,出生体重(1648±152)g。两组患者家属对其喂养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人工喂养,具体方法如下:早产儿出生后根据患儿需要进行人工喂养,如:牛乳、羊乳等代替母乳。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具体方法如下:产妇分娩后均行母婴同室方式,产妇分娩前后对医护人员向孕妇宣传母乳的相关知识,告知孕妇母乳喂养对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当新生儿断脐后医护人员对新生儿体重进行测量,并新生儿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并将新生儿放在红外线辐射台复温,然后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母乳喂养,吸允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婴儿的吸允能力等[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实验结果采用(n(%)或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后3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炎,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5例发生小肠炎,发生率为37.5%) (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90%对坏死性小肠炎预防方法满意,高于对照组(60%)(P<0.05)。

3.讨论

坏死性小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于新生儿的确切病因并不完全知晓,但是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和造成、感染以及患儿喂养方式等关系密切。由于早产儿胃肠激素分泌较低再加上患儿胃肠功能不全再加上部分患儿出生时窒息等加重胃肠负担等。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坏死性小肠炎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母乳喂养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炎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后3例发生坏死性小肠炎,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5例发生小肠炎,发生率为37.5%) (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90%对坏死性小肠炎预防方法满意,高于对照组(60%)(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3]结果类似。母乳喂养和其他喂养方式相比优势较多,母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婴儿能够将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钙、铁和维生素A、D、B等营养物质吸收。此外,母乳中富含免疫物质,如:IgA、IgG、IgE、IgM等婴儿饮食后能够有效的增强婴儿自身抵抗能力,能够有利于减少婴儿在进行相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再加上,母乳中富含物质较多,母乳喂养能够有效的增加新生儿肠道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水平,更加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从而能够促进早产儿更好的成长、发育。

综上所述,早产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患儿出生后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对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预防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1]王蓉,刘杰,刘锦桃.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率及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22

[2]蒋洁,尹新红.不同孕期孕妇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54-2255.

[3]谢晓琴.产后康复仪在促进产妇康复中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杂志,2010,7(7):81.

R516.1

A

1009-6019(2015)02-0164-02

猜你喜欢

坏死性肠炎母乳喂养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