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2015-03-23鹏,陈

关键词:图们江珲春东北亚

尹 鹏,陈 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面向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尹 鹏,陈 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基于SWOT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研究了对内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和战略任务,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和对策.结果表明:边疆近海的地缘区位、较为丰富的产业类型、开放政策的不断出台是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开放水平整体不高和现代物流水平较低是劣势,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和政府的重点支持是机遇,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竞争的国内环境是威胁.据此,以提升中部长吉图开放开发水平、实现开边通海为核心,以开放东部沿边城市带、推进与朝鲜整体经济合作为重点,以拓展西部“两山”铁路、打通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为目的,提出了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开放型经济;吉林省;区域合作;东北亚

0 引言

开放型经济作为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背景下区域发展的主流选择,是以利益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是基础要素和经济实体在市场主导下优化配置、自由流动、互利共赢的一种经济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外学者对其始终保持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依赖与相互依赖、空间非均衡、梯度推移”等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策源地[1-3].当前,学术界利用日渐成熟的方法手段,集中研究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特征、发展水平、发展模式、运行机理、突破路径等[4-6],多数成果集中于全国层面或发达的沿海地区,针对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较少.

吉林省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生态示范基地和科技文教大省[7],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2.07%,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8].2003年东北实施振兴计划以来,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内外资的引进和利用连续翻番,外贸产品结构逐渐改善,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加,先后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合作,与20个国家和45个省、州、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通过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长春国际汽车贸易博览会、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等搭建了与东北亚各国合作与开放的平台.但是,内陆省份和老工业基地的“先天不足”使得吉林省开放水平和开放程度整体滞后于发达地区,处于半封闭状态,开放力度不够且质量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空间近邻优势[9].因此,本文运用SWOT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条件,旨为各级政府制定战略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为吉林省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行政区经济的有效缓解以及老工业基地的再振兴与再辉煌等提供实践参考.

1 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strength)

1.1.1 边疆近海的地缘区位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经济区中部,地处大图们江经济区和东北亚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带上,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望(见图1),边境线总长1 438.7km,其中中俄232.7km、中朝1 206km,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重要地位[10].其中省会长春市作为东北亚区域国际化大都会和近海沿边开放城市,享有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的诸多优惠政策,所处的长春平原是东北亚经济区十字走廊的核心;东部现代国际窗口城市——珲春处于东北亚经济区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km,距俄罗斯波谢特湾4km.总体来看,吉林省边疆近海的地缘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具有开展面向东北亚区域合作较为独特的优越条件[11].

1.1.2 较为丰富的产业类型

吉林省依靠种类丰富的土地资源、以非金属和能源为主的矿产资源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等,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与加工业大省、以汽车产业和有轨车辆为主的制造业大省、科技文教大省以及未来的旅游大省,初步建成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储备基地,确立了汽车、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冶金等在东北地区和全国的比较优势,形成了汽车产业、石化产业、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建材、新能源与新材料、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和现代服务等多个产业集群,借助中新食品园区、长春国际物流园区、兴隆综合保税区、九台空港经济开发区、中俄互市贸易区等合作平台和日益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开展了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1.1.3 开放政策的不断出台

1992年,中俄朝韩蒙共启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1995年,中俄朝签订《关于图们江地区开发协调委员会的协定》、中俄朝韩蒙签订《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和东北亚开发协商委员会的协定》;2008年,中俄达成“以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为契机,推动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建立中俄东北亚铁路运输网,首先是打通经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的跨国陆海联运大通道”的共识;2009年,国务院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实施边境与腹地联动开发开放;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深入推进图们江开发开放,促进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俄、朝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探索沿边开放的新路径,保障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中朝共启黄金坪和威化岛两个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开发罗先经济贸易区;2014年,吉林省与俄苏玛集团签署了合作建设扎鲁比诺万能海港的协议,对于吉林省“借港出海”战略的实现、中俄国际通道的进一步畅通以及图们江区域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1.2劣势(weakness)

1.2.1 开放水平整体不高

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腹地支撑实力不强,前沿服务作用不足,窗口开发力度不够,腹地、前沿和窗口的关系尚未理顺,东、中、西经济潜力尚未充分发掘.两大核心城市长春市与吉林市的发展水平高、速度快,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聚效应明显,但周边外围县市尚处于孤立边缘,受到辐射带动较少,涓滴效应不强;延边州边境地区人口集聚度差、产业竞争力弱,经济体量小、发展水平低,不能有效支撑国际性区域开发合作,延龙图一体化进展不大,很多措施仍停留在建议和设想阶段,与开放前沿的功能定位有很大差距;对事关开放成败的珲春-图们江这一战略支点的关注力度不够,虽然在“借港出海”、与俄朝合作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涉及我国主权的开边通海战略实施方面略显不足,另外,宣传不够、管理混乱、责任不明也是制约图们江地区实力不强、人气不旺的重要原因.

1.2.2 现代物流水平较低

随着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的愈发凸显、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和东北亚战略地位的显著提升,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组成即“物”和“流”明显制约着吉林省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联系差、产业链条短,各地区忽视自身特色,“大而全、小而全”,招商引资相对盲目,产品结构高度趋同,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多数企业独立作战,难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集群优势,资源集约化程度较低,总体功能定位尚不明确,物流状况尤其是东西向的物流很不理想,整体处于初级阶段.另外,吉林省东西向铁路等级低、设备陈旧老化且运输效率低下,多断头路和等级不对称公路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物流业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3机遇(opportunity)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转折的需要,是城市转型及健康稳定的全新引擎,是传统城镇化在特征本质、目标内容和实现方式的全面提升,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强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统筹,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强化产业就业支撑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等[12],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对内开放的职责和方向,推动了城市间、城乡间经济产业、社会文化和地域空间的联系;提出了全位开放带动型的新型城镇化通用模式,面向全球配置资源,顺应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外促内,通过国际化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扩大农业、矿产资源以及能源的海外供给通道,搭建企业与合作国的经贸合作平台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13].另外,《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发展壮大重要节点城市,加强与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合作发展,推动中部城市群和城镇组团联动发展,培育壮大哈长城市群,深入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提升城市开放水平,逐步探索设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园区,促进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开放发展[14].

另外,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强调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全方位扩大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扩大向东北亚区域及发达国家开放合作,打造一批重大开放合作平台,完善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为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1.4威胁(threat)

1.4.1 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

就周边国际环境而言,主要威胁来自于朝鲜半岛紧张的政治局势和中日关系的干扰,投资贸易与合作开发的环境相对较差.俄朝多从自身利益考虑,在我国实现图们江通海航行问题上基本不合作,并一直采取拖延、推诿、作梗等阻挠策略,日韩则持观望与慎防态度,大企业难以进入图们江地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与出口加工区相对冷清;由于大国竞争,尤其是俄罗斯的政治影响,以及中蒙两国间的历史与民族因素等,使得蒙方对中方提出关于改造与修筑“两山”铁路(阿尔山至乔巴山)的建议顾虑重重,消极应对,致使便捷的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迟迟得不到开通等[15].

1.4.2 周边竞争的国内环境

总体而言,东北四省区之间竞大于合,在涉及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即图们江通海航行和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开辟上,难以获得其他省区的实质支持,反而形成相互竞争的严峻态势.这源于与吉林省毗邻的各省区均有各自的便捷出海通道,并在极力维护、巩固和扩大这种利于自身发展的优势局面:内蒙古与黑龙江省拥有东北第一条亚欧大陆桥,又紧邻俄西伯利亚与远东,满洲里与绥芬河两口岸全国闻名;辽宁省拥有以大连港为首的沿海港口群,整个东北都是其腹地,直通太平洋与日本海;蒙东虽深居内陆,但在辽宁省的帮助下,大力开发煤田和发展煤化工,并建成了由锡林郭勒至锦州港的运煤大通道.

2 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依托开放开发基础,利用资源与经济优势,打造对外贸易强势,优化外资利用结构,扩大外资利用规模,以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和提升开放开发质量为纲,加强吉林省与东北各省区及东北亚各国的交流合作.以提升中部长吉图地区的开放开发水平、实现开边通海为核心,以开放东部沿边城市带、推进与朝鲜整体经济合作为重点,以拓展西部“两山”铁路、打通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为目的(见图2).具体而言:

(1)以长吉都市圈和中俄朝边境经济特区为核心,长吉图高速公路、铁路和信息通道为轴带,突出六大基地和四大工程建设①六大基地:东北亚总部基地,包括长春国际物流园区、空港经开区和兴隆综合保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外围四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支撑,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最高端的核;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位于长吉交界处,包括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神农和圣德泉温泉旅游度假区及中新食品园区,涉及健康温泉、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和冰雪旅游等;现代化工基地,位于吉林市,包括吉林高新区和经开区、永吉经开区、龙潭经开区,涉及化工加工、新型装备、科技创新、服务业和医药等;建材产业基地,位于蛟河与敦化之间,包括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区和敦化木材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基地,包括延龙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延吉高新区,涉及服务外包、科技创新、现代服务、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和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以环保装备制造为主体,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物流发展和对外贸易合作.四大工程: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农业合作投资、旅游合作、煤炭开发、木材加工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朝罗先经贸区(路港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合作和旅游合作);中日珲春新潟跨境经济合作区(航线建设和临港物流加工建设);中韩珲春东海跨境经济合作区(航线建设和经济合作区建设).,完善经济合作平台体系,形成“哑铃型”合力,提升经济总量、质量和开放度,实现人口、产业、城市功能以及现代物流等的集聚,加快推进长吉图一体化.(2)以中朝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两个经济区的建设为牵引,依托现有省级开发区建设图们、和龙、长白、集安四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并各自申请设立国家沿边开放城市,全面推进与朝鲜的整体经济合作,为资源引进与利用提供保障.(3)建设白—阿高速公路,改造白—阿铁路,积极推进中蒙“两山”铁路建设,形成横贯吉林省的国际大通道,带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以松原地区为重点,提高粮食加工、食品化工、原油加工与石油化工的建设力度,以松原经开区、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基础,构建中蒙国际交通运输经济走廊;通过水库建设和引嫩工程,在白城及周边大力发展水稻等特色农业种植、畜牧业与加工业,引进内蒙古煤炭,发展风电和火电产业,建设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拓展西部开放合作领域.

3 吉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协调省内发展,激活体制机制

区别对待,搞活吉林省东、中、西经济.在重视中部长吉图开放开发的同时,加大东部沿边和西部内陆的开放开发力度,将长吉图作为开放开发的支撑点,提升各主要高新区的产业层次,整合珲春各类开发区,建设与俄、朝、日、韩的经济合作区;完善西部基础设施,发展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建设省内能源基地,早日开辟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远期建立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东部沿边建设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加强与朝鲜的全面经济合作.

借鉴深圳模式,提升珲春市的行政管理级别为副省级并计划单列,提升延边自治州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将省政府和自治州有关图们江开发开放管理单位移至珲春市,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在省政府只保留图们江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行使对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的领导责任.

3.2密切省区联系,加大招商引资

从吉林省对外开放角度考虑,急需加大与其他三省区的联系.首先,积极与蒙东地区合作,加快西煤东送和西电东输,缓解吉林省能源紧张局面;其次,与兴安盟密切合作,推动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尽快开通;第三,引进黑龙江省东部的煤炭与大庆油田的原油,解决吉林省能源与石化工业原材料短缺的问题;第四,吉林省的工农产品需经辽宁省的港口与铁路运往外地,辽宁省有些先进技术也是吉林省所需要的.

在政策和财税方面营造宽松的环境.强调节约用地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资源,建设生态吉林.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集团公司等落户长吉,引进日韩和国内的大型企业落户珲春-图们江地区,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与人才,实现利用外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3建设通道口岸,维护出海权益

首先,吉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应加强沟通、取得共识,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外交部和商务部,将“两山”铁路建设纳入中蒙两国领导人会谈内容,列入双边政府间合作项目,尽快开通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蒙之间要多做宣传工作,强调互利共赢,不要造成中国只为“掠夺”蒙古资源的误解和假象;与此同时,加强对我国入蒙企业和个人的正确引导,建议亚洲开发银行、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尽早提出“两山”铁路改造建设规划和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口岸建设规划.其次,在我国实现图们江通海航行权利和维护我国在日本海权益这一主权问题上,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举行与俄、朝双边总理会晤,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尽快实现通海航行.

3.4培育壮大物流,加强横向联系

深入研究与培育东西向物流是今后较长时期吉林省和珲春-图们江地区引进现代产业、发展旅游、聚集人流、活跃经济的重要任务.短期内应依据珲春的产业与资源基础,出口木材加工品、金属加工品、轻纺产品和吉林省的粮食与农牧产品,进口的物流主要应是俄远东的煤炭、木材初加工产品、金属矿砂及制品和日韩的机电产品;吉林省的工业强项是汽车与石化产品,但它目前与日韩俄并未形成产业互补,物流量有限,而大量的产品通过海运进入内地也不经济,对此应进一步研究;未来蒙古国的资源型物流将成为珲春-图们江地区过境出口的重要货流;随着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与零部件将成为大图们江地区进出口的主要物资,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现代农畜产品加工品必将成为向日本海沿岸各国出口的重要内容.

3.5扩大与俄联动,稳妥与朝合作

扩大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经贸合作.积极争取外交部支持将中俄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纳入中俄两国总理会晤会谈内容;扩大港口投资合作,在已完成的扎鲁比诺港一期工程改造的基础上,加快二期工程建设,推进斯拉夫扬卡港投资合作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中俄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口岸设施建设,实现全面运营;继续抓好煤矿、铁矿开发和木材加工、农业合作以及跨境旅游合作;积极促进中俄口岸通关便利化,争取将韩国东海—日本境港—俄罗斯海参崴航线延伸至俄罗斯扎鲁比诺—中国珲春,实现俄罗斯哈桑港口经济、珲春口岸经济和腹地经济的联动发展.

积极慎重、稳妥推进对朝合作.重点推进路港桥工程建设,慎重推进其他项目合作.积极协调商务部,进一步发挥中朝科技贸易联委会的机制作用,将茂山铁矿、青年铜矿和煤炭开发等项目纳入中朝科技贸易联委会会谈内容,并对上述项目批准纳入相关法律保障与政策范围,切实保护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致谢:承蒙吉林省经济技术合作局的大力帮助,并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材料,在此深表谢意.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詹新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9):141-146.

[3] 华民,黄列.中国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非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1997(11):43-50.

[4] 陈子曦.中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5):5-10.

[5] 黄伟新,龚新蜀.我国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1):39-45.

[6] 田伯平.江苏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体制、政策和环境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1(3):236-243.

[7] 尹鹏,陈才.基于GIS-ESDA的吉林省经济格局空间演变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18-20.

[8] 吉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吉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9] 丁四保.吉林省对外开放先导战略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1999,8(2):75-79.

[10] 李诚固,董会和.吉林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 尹文书,刘铮.关于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的理论思考[J].经济纵横,1993(8):49-56.

[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 方创琳.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4]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R].2014.

[15] 梁振民,尹鹏,陈才.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区域经济价值、建设障碍及对策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105-113.

Research on ope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oriented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YIN Peng,CHEN Cai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this article studys the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op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the frontier offshore geographical location,rich industrial type and the open policy introduced gradually are strengths in Jilin Province ope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open overall level is not high and the low level of modern logistics are weaknesses,new urb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support are opportunities,and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ve domestic environment are threats.In view of this,should enhance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of Chang-Ji-Tu,and achieve open side sea as the core,open up the eastern border city,and promote the overall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North Korea as the key point,and expand“two mountains”railway,and get through the second Northeast Asia-Europe land bridge as the purpose,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f op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open economy;Jilin Province;regional cooperation;Northeast Asia

F 114.46 [学科代码] 790·47 [

] A

(责任编辑:方林)

1000-1832(2015)01-0152-06

10.16163/j.cnki.22-1123/n.2015.01.028

2013-1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SSXT106);中国海洋发展研

究中心重点项目(AOCZDA201304).

尹鹏(1987—),男,博士研究生;陈才(1931—),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地理研究.

猜你喜欢

图们江珲春东北亚
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回顾与展望
“图们江论坛2018”在延边大学举行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
图们江流域朝鲜族特色旅游景观设计与文化研究
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之户口册浅析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