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房水库现状与工程质量评价

2015-03-21李洪颖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洞溢洪道漏水

李洪颖

(丹东市三湾水利枢纽及输水工程建设管理局,辽宁 丹东118000)

1 工程概况

英房水库位于海城市马风镇朱红峪村附近,在海城河右侧的腰岭子支流上。英房水库是海城市马风镇海城河上游的控制性工程,主要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库。英房水库主要由拦河大坝、输水洞、开敞式溢洪道组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工程规模属于小(1)型水库,所以英房水库现状工程规模为: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 级。水库的设计标准是50 a一遇,校核标准是500 a一遇。设计灌溉面积14 km2,英房水库下游有一条中长铁路,马风镇共有28 km2耕地,32 000多人口,水库一旦失事,经济损失严重,社会生产秩序混乱。

2 工程建设情况

英房水库于1958年开工建设,196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典型的“三边”工程。水库当时的设计标准是50 a一遇,校核标准是100 a一遇。由于原设计标准低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于1975年进行扩建至1978年竣工,将水库的校核标准提高到了500 a一遇。1978年由于溢洪道泄洪时直冲大坝坝脚,严重威胁大坝安全,为了确保大坝安全,做了70m 长一道防洪墙工程。防洪墙位置在溢洪道左侧,大坝右端一个小山包上,防洪墙从山包起,末端距大坝脚30 m左右。

1982年又进行维修,为了使出口水流畅通将右侧山头和局部边坡较陡部位进行削坡,在溢洪道闸后右侧增建浆砌石导流墙20 m,高2 m。英房水库由于扩建后尾工没有完成,溢洪道岩石风化严重没有衬砌,出口右侧山头坡度较陡影响洪水宣泄。

3 工程现存主要问题

1)大坝迎水坝原系干砌石护坡,现在坝坡回填料及护坡干砌石大片下滑深陷。背水坡为草皮护坡,复盖良好,背水坡脚滤水设备主斜卧式,现已不甚分明,大坝渗流比较严重,坝脚形成渗流。

2)英房水库溢洪堰底板,由于多年的岩石风化、泄洪淘冲、地震等原因造成溢洪堰出口段底板严重破坏。出口底板出现横向坡降,易发生侧向淘冲;出口底板出现小体积坑洞,洪水下泄不畅;出口底板出现大面积岩石破碎,易发生向下淘冲;出口底板出现横向裂缝(地震原因),易发生渗漏;出口底板两侧山体风化岩滑坡严重,易堵塞溢洪道。泄槽未作任何衬砌。岩石节理,裂隙甚多,临空面犬牙交错,溢洪较大时会有轻度冲刷,坍塌现象。溢洪道闸门多年不用,启闭电机设备年久失修,不能正常开启。

3)输水洞工作及检修闸门的操作室破损严重,屋顶漏水,门窗损坏;启闭机电动部分丢失,无电源;工作门槽及检修门槽间隔墙漏水点多处;输水洞系圬工结构。两侧为浆砌石墙,顶部条石盖板,水库蓄水后历年来均发生漏水现象,越演越烈,闸后10 ~15 m区内,洞体条石盖板严重漏水。整个洞壁浆砌石墙水泥沟缝上呈现无数气泡。

4 工程质量评价

4.1 地形地貌

英房水库位于海城市马风镇的东部,地处海城河流域,该区地形比较复杂,总属山地,山脉绵延,溪沟较多,整个地形东高西低,高程相差在30 ~40 m,个别地段高差50 m左右,倾斜方向大都南北向,地面坡降一般在15%左右,个别地段在15%以上。渠首地势较高,控制在110 m其于渠沿左侧山坡延伸,右侧山坡较陡,岩石裸露,左侧山坡较缓,多为坡耕地覆盖层较厚,沿山坡主要有些果树,也有些松树,植被状况一般。

4.2 水文地质评价

根据辽宁省水文地质大队于1974年对海城市进行水文地质勘测调查的材料对英房水库地区叙述如下:山区构造断裂比较发育,断裂以北东为主也有近东西向和南北向,浅状充水带以北东向为主,其它方向次之,浅状充水带多分布在岩溶发育的大理岩和构造断裂贯通以及地形被切割或易汇水的地方。本区为海城河河谷降地从上游向下流各阶地由窄渐宽,最大宽度2 ~3 km。第四纪松散层厚度由薄渐厚,为10 ~70 m,含水层主要为砂卵石,砂砾石厚度由薄渐厚一般为10 ~40 m,地下水埋深2 ~5 m,局部为7 ~9 m,下流多是微承压性,富水性由小渐大,水位降深5 m时,单井出水量一般为100 ~1 500 t/h,矿化度为0.2 ~0.5 g/L。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钙型为主,它存在碳酸钙或钠钙型水。

4.3 水库安全评价

4.3.1 拦河坝评价

英房水库拦河坝迎水坡以干砌石护面现有局部变形损坏,背水坡为草皮护坡,覆盖良好,背水坡脚滤水设备主斜卧式,现已不甚分明。英房水库拦河坝坝型为黏土心墙,其黏土系利用坝址南面山坡上取得的山体表层积土填筑而成。由于某种原因英房水库没有进行过钻探,所以无法从钻探数据上来确定水库的黏土心墙质量,但多年水库的运行当中并未发现心墙有大的渗漏,还可以满足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大坝坝壳采用砂土,与心墙之间也是采用砂土作为过渡料。由于没有钻探资料,无法从钻探数据上看出坝壳土料,故无法确定坝壳填筑的标准。历年来发现坝脚处不远已形成地面径流现象。根据渗透性指标评价坝身填筑质量,英房水库拦河坝质量不合格[1]。

4.3.2 溢洪道评价

英房水库扩建后尾工没有完成,溢洪道泄槽岩石风化严重,未作任何衬砌。岩石节理,裂隙甚多,临空面犬牙交错,溢洪较大时会有轻度冲刷,坍塌现象。出口右侧山头坡度较陡影响洪水渲泄,为了使水流畅通,故将右侧山头和局部边坡较陡部位进行削坡,泄洪闸消力池出口右侧坝脚在泄洪是有被冲和淹没的可能。建议对溢洪道工程进行改造。

4.3.3 输水洞评价

输水洞系圬工结构,两侧为浆砌石墙,顶部条石盖板,水库蓄水后历年均发生漏水现象,越演越烈,闸后10 ~15 m区内,洞体条石盖板严重漏水有7 处,最大水股1.5 cm,整个洞壁浆砌石墙水泥勾缝上呈现无数汽泡,闸门槽左下角也脱落混凝土一块。从底槽上量20 cm,侧槽上量50 cm,落闸时喷出水股直径3 ~4 cm。

由于上述问题,闸门不敢大幅度开放,实际放水量只到0.2 m3/s或0.3 m3/s,直接影响了灌溉用水,大大挫伤下流生产,搞渠系配套的积极性,大汛时期按挖制运用计划急需腾空库容,实际几个月也不腾空,直接威胁整个工程的安全。建议对其进行修复处理。

5 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由于英房水库为“三边”工程,而且在运行期间经过多次扩建与改造,施工中无质检资料,因此无法从施工角度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水库没有任何工情、水情观测设施,且没有任何洪水观测资料和大坝运行管理资料。但从现场检查和运行几十年来的情况,结合本次安全鉴定的地勘资料对其进行现状质量评价。英房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在运行中已暴露出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溢洪道未作任何衬砌,岩石节理裂隙甚多,溢洪较大时会有局部轻度冲刷、坍塌现象。输水洞出现裂隙和严重漏水等问题等。故认为工程质量不合格。

[1]夏丽卿. 陡河水库工程质量分析与评价[J]. 河北水利,2010(04):59-60.

猜你喜欢

水洞溢洪道漏水
GFRP筋替代钢筋在溢洪道泄槽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青山嘴水库工程(溢洪道)
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的阶梯溢洪道消能研究
不同来流条件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本溪水洞杯”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启事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漏水的鞋
下雨时才漏水
本溪水洞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