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凌河凌海段治理保护的探索

2015-03-21李彩霞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凌河凌海市大凌河

李彩霞

(凌海市凌河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凌海121200)

1 大凌河概况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呈西东走向,大凌河上游分为南、西两支,两支在喀左县大城子镇东南汇合后,流经朝阳县、朝阳市区、北票市、义县、凌海市,于盘山县与凌海市交界处注入渤海。河流全长447 km,流域面积23 263 km2,在凌海境内河长为84.95 km,流域面积842.8 km2。

2 河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体系不完善:凌海市防洪标准低、现有堤防断面瘦小、很多堤段达不到20 a一遇的标准;河道游荡、险工较多,严重威胁着村屯、堤防的安全;洪水预报预警系统不健全等。

2)侵占河道严重:凌海市部分河段主河道被耕地、林地挤占;河道内存在着违章建筑;河道内砂石尾料、弃料堆积如山,淤堵河道;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倾倒入河等。

3)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本地区干旱少雨和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人为活动的干扰,使植被退化严重,生态功能下降。每到春季,在干旱、少雨、大风等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沙尘暴,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生产生活。

4)水污染突出:大凌河凌海段污水由于上游支流细河的汇入,还有本地区企业污水的不经处理排放,严重影响了沿河城市景观和下游水质[1]。

3 凌河治理保护的实践

2010年省委省政府对大、小凌河划区设局,将水利、环保、国土、林业等7个厅局的相关职责划入省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开创了凌河流域干支流全面整治的新局面。凌河治理保护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凌河治理保护的最主要任务是恢复生态,全面整治岸线,彻底整治滥采滥挖,减少人工干预,涵养水源;下决心整治污染,建立严格的“河长”责任制,实现水质达标;要把生态恢复与发展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综合治理、科学发展,打造沿河生态带、旅游带、城市带。要全力推进凌河治理保护各项工作,确保“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工作目标的实现,让凌河造福辽西人民[2]。

凌海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凌河治理保护的目标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优先,探索确权划界、生态林带、退耕封育、管护到位的治河新模式,实现岸线清晰、堤路结合、林护滩绿水清、河畔城镇景美,河与自然、河与人、河与文化、河与经济社会和谐的治河新目标。

3.1 退耕封育,生态效应初步显现

凌海市凌河干流退田还河、生态封育涉及14个乡镇、49个行政村,退田封育8 647 hm2,经过全面封育,封育区河滩地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32.1%提高到现在91.5%。栽植生态林200 hm2,建设大凌河西八千湿地、大凌河京沈高速公路桥湿地两处共80 万m2。退田封育取得显著成效,茂密连绵的草木植被,淡出多年肆虐的沙尘天气,迎来多种生物的欢快栖居,焕发出不是草原、胜是草原的勃勃生机[3]。

3.2 深入推进重点段生态治理典型示范工程建设

1)大凌河城区段示范区,本着生态、防洪、景观、城建多元素相融合的原则,进行了设计和施工。北起沈山铁路桥,南至秦沈客运专线桥之间,东西两岸兼具防洪、景观与城建特色的生态护岸,西岸建成1 300 m长的带状公园,南端水域建成一座304 m长的壅水橡胶坝,数座岛屿星落在2.5 km2的人工湖之中,构成人文与河流亲密相依的滨水空间。大凌河城区段典型示范区工程通过对防洪安全、景观布局的综合设计和科学实施,将防洪功能从20 a一遇提高到50 a一遇,同时,创造了景观与生态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的典型生态环境。

2)大凌河京沈高速公路桥生态区,北起秦沈客运专线桥,南至京沈高速公路桥,长度4 km,面积13.12 km2,栽植乔木2.98 km2,灌木0.13 km2,种草4 km2。在已形成万亩河滩草地的基础上,于京沈公路桥上游500 ~1 900 m,修建一座宽度100 ~250 m的人工湿地。0.35 km2的人工湖、12 km2大草原和2.67 km2丛林的错落分布,勾勒出波光潋滟、碧水一色带状景观。

3)大凌河小黄生态示范区。此区位于大凌河左岸凌海市右卫镇小黄段,面积2 km2,采用人工种植沙打旺和紫穗槐为主,自然恢复为辅的生态措施,全部实现绿化。

3.3 整治河道,采砂疏浚

通过开展河道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砂场进行集中整治。采取制定方案、出台文件、召开会议、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逐个砂场进行治理。全市关停、取缔非法砂场56 家,本着“公开挂牌、有序竞争、规范管理、合理开采”的原则,组织河道采砂权挂牌出让活动,挂牌出让砂场43 家,河道疏浚134.5 万m3,清障21 处。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河道平顺、下泄顺畅、水清岸绿的治理目标[4]。

3.4 水质达标河长制工程

凌海市委、市政府按照水质达到“四类”标准的目标,落实“河长”责任制,确定政府行政首脑为第一责任人,签订《水质达标责任状》,出台《凌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制度》、《凌河流域干支流水质监测断面巡查制度》,严密监测境内大、小凌河干支流的综合理化指标。同时,在城区大力开展控污工程建设: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厂净化能力、改造金城造纸公司入河排污管道、扩建百通集团污水处理系统,使城市污水入河总量得到了严格控制;在农村严厉打击倾倒垃圾行为,使沿河乡村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大为减少。

3.5 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凌海市政府加快了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公安机构组建步伐,强化了管理人员的配备工作,组建了保护区公安分局。管理人员基本到位。本市凌河保护区基本形成了有机构管事、有人干事的格局,解决了多龙治水、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等弊端。

通过几年来的生态治理保护,大凌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大凌河干流河滩地植被覆盖率由32.1%上升至91.5%;水质全部达到四类标准;同时,河道内的动植物多样性也明显改善,部分河段尤其是河口湿地,吸引了更多的鸟类驻足觅食,繁衍生息,部分河段内鱼的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增多。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对大小凌河“划区设局”、全面整治的决策是正确的,凌河保护区的工作思路和治理保护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4 结 语

基于大凌河凌海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凌河治理保护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凌河保护区会继续加大治理保护力度,实现岸线清晰、堤路结合、水清滩绿、城镇景美的治河新目标。

[1]王海芝. 大凌河存在问题与治理保护必要性[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0):59-60.

[2]李德华. 大凌河河道生态治理措施探讨[J]. 东北水利水电,2013(04):32-33.

[3]王辉. 大凌河流域生态治理措施与成效分析[J]. 广西水利水电,2014(04):126-127.

[4]才厚. 凌海市凌河流域生态带建设规划[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10):36-37.

猜你喜欢

凌河凌海市大凌河
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大凌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北凌河
北凌河
秋辞(组诗)
亩产过万斤的希森6号马铃薯在凌海市试种成功
紫鸢花开
辽宁省凌海市大刘台山遗址金代遗存发掘简报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河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