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文化差异与女性悲剧命运
—— 以苔丝和曼桢为例

2015-03-21常慧慧

文教资料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德伯苔丝张爱玲

常慧慧

(青岛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社会文化差异与女性悲剧命运
—— 以苔丝和曼桢为例

常慧慧

(青岛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托马斯·哈代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与张爱玲创作的《半生缘》有诸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均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能干的女子,她们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品质,家庭出身还是爱情经历都颇为相似,但由于二者思想观念和所处时代的不同,导致命运迥异。本文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出发,分析苔丝与曼桢的悲剧命运,彰显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差异。

苔丝 曼桢 文化精神 社会心理 悲剧命运

综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历代作家对女性的关注众多。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到《雷雨》中的繁漪;从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描绘的安娜·卡列尼娜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金陵十二钗”。每一个丰满的女性形象都鲜活地跃动在读者的视阈中,同时深深地烙上了一个民族和社会历史和发展的印记。

面对悲剧命运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她们有的选择忍气吞声,默默承受,有的却富有觉醒意识,选择叛逆与反抗,追求个性解放,勇于冲破藩篱。笔者选择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与张爱玲女士描绘的女性形象做比较,张笔下女性人物众多,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在某种程度上,虽与苔丝有着相似的遭遇,但因其对虚荣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物质世界无止境的追求,注定无法与“一个纯洁的女人”——苔丝相提并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们选择 《半生缘》中与苔丝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品质,家庭出身还是爱情经历都颇为相似的顾曼桢,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出发,结合中西方两位作家对人物命运的不同处理,分析二者不尽相同的悲剧命运。

苔丝和曼桢是东西方文学史上独具内涵和特色的女性形象,本文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的角度,比较分析二者不尽相同的悲剧命运,有助于揭示东西方社会和人性共通的东西,彰显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心理差异,突出反映社会文化差异对女性命运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爱情经历相似,命运出路迥异

哈代作品中的苔丝是一个纯洁善良、勤劳能干的农村姑娘,由于她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听从昏了头的父亲的要求,去认冒牌本家,被假冒德伯后裔的亚雷施计诱奸而失去贞操。醒悟后的苔丝顶着巨大的压力毅然离开了这个自己并不爱的男人,而后被世俗视为不洁的女人,生育的孩子不能接受教会的洗礼,病入膏肓却投医无门。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具无形的枷锁,压得苔丝喘不过气来,直到她再次迈出她父母家的门槛,来到塔布篱的牛奶场,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的爱情,克莱视苔丝为“一片空幻玲珑的女性精华——从全体妇女里化炼出来的一个典型仪容”①,在克莱心中,苔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苔丝对克莱也是一片至诚,二人真心相爱,结合得那么完美自然。然而,在新婚之夜,天真善良的苔丝向克莱坦白了自己的经历后,却惨遭抛弃,再次流离失所。更何况,命运对她的不公远不止这些——父亲去世,母亲患病,弟妹失学,一家人沦落街头之际,亚雷的频繁出现,又让她委曲求全,为了家人再次牺牲自我,成为了亚雷的情人。最后,克莱悔悟,欲与苔丝破镜重圆,于是,追求完美爱情和个人幸福的苔丝手刃亚雷,证明了自己对克莱的爱,也度过了人生中真正甜蜜而幸福的几日光阴。

张爱玲笔下的曼桢是一位纯洁善良、温文尔雅的知识女性,在工作期间遇到了深爱的男人——世钧,二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化解家人的误会,处理豫谨出现的插曲,一起期待未来。“星期六这一天特别高兴,因为期待着星期日的到来。他没有知道他和她最快乐的一段光阴将在期望中度过,而他们的星期日永远没有天明。”②期待无果,却也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这是作家在小说开篇便奠定的苍凉基调。曼桢的姐姐曼璐出于嫉妒心理和变态的报复心理,更重要的是为了取悦丈夫,而将自己一手成就的妹妹送入虎口,使其失身于鸿才,且瞒天过海,要挟家人,软禁妹妹。曼桢借生产之机逃离祝家后,误以为曼桢与豫谨结合的世钧已另娶佳人,心如死灰的曼桢做出了令其懊悔一生的决定,为了孩子下嫁鸿才,百般波折后又结束了这场有名无实的婚姻。多年之后,曼桢与世钧虽得重聚,却已时过境迁,回不去了。

我们不难发现,曼桢与苔丝的经历极为相似,只是顺序有所不同。她们都纯洁善良,不慕荣利,敏感刚烈,却为了家庭和孩子一次次委曲求全,成为他人刀俎上的鱼肉,忍受所有的不堪,只为心中对完美爱情的期待。然而,与爱人再次相聚后,她们的选择却大相径庭,进而导致命运迥异,展现出中西方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不同。苔丝选择了一种破釜沉舟的方式,将破坏自己一生幸福的敌人亲手毁灭,为追求极致的个人幸福,不计毁誉。受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的曼桢却表现出相对保守的一面,与世钧重聚时,经年的满腹苦楚只化作一句“我们回不去了”。所谓相见争如不见,这短暂的相聚却意味着更大的诀别,彼此为各自的生活轨迹所束缚,曾经灵魂深处的共鸣与精神情感上的寄托现已荡然无存。

另外,中西方两位作家性别和所处时代的不同,也是影响苔丝和曼桢不尽相同的悲剧结局的重要因素。西方的悲剧一悲到底,哈代给予苔丝无限的同情和关怀,称之为“一个纯洁的女人”,他关注威塞克斯破产农民,以现实主义的敏锐观察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最终以美的东西的毁灭表现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宗教法律、婚姻爱情、教育制度等重大主题,揭露、控诉和批判社会,悲剧力量感人。中国的文学大抵受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的影响,张爱玲作为女性作家,从小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温良恭俭让的教诲,她真正了解女人所处的环境和所承受的压力,因而作品内容充满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同时,张的笔触设身处地用各种方式回归家庭,描写男女婚恋的离与合,从人性出发,让结局顺其自然,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同时,考虑到中国人的心理预期,设定一种阴郁而怅惘的结局,这种结局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顺其自然和无为而治的精神,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之美。

二、西方封建文明的挽歌与东方现代文明的生机

两部小说均从对本国最平凡女性的描写入手,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深刻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精神内涵,比较分析女主人公爱情选择的差异性和命运悲剧的必然性,对洞悉东西方特定的社会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苔丝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已大体上被资产阶级社会所占领,社会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丧失了拥有的土地和生活资料,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寻找一条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苔丝是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无疑是悲剧性的。一方面,苔丝所生存的时代与传统威塞克斯农村的环境无法为她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母亲也尚未帮助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使她在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时缺乏理性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加之其本性真诚、善良,很容易误入歧途,成为命运的弃儿。另一方面,维多利亚的道德观把女性的贞操看做高于一切的价值,将女性视为“家中的天使”,实则体现了一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处于依附男性的集体无意识状态,苔丝也毫不例外。命运非但没有给予真挚可爱,品德高尚,富有热情,能够容忍和自我牺牲的苔丝以优待,反而让她一次次为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伪善买单,乃至成为传统观念的牺牲品。

封建道德与传统的贞操观念使苔丝因失身而感到自卑,“这种幸福太过分了,我已经享够了,现在我不会亲眼看见你看不起我了”③。虽然选择了一种进取的方式与自己的过去决裂,但自始至终,苔丝一直承受着精神重负,为自己的心灵戴上罪恶的枷锁,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洁的女人,不配拥有命运如此优渥的待遇。从历史的观点看,苔丝的命运代表着英国南部农村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小说开头特林汉姆牧师对德伯家的考古发现,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苔丝毁灭的历史必然性,苔丝的毁灭典型代表整个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过程中遭到的悲剧性命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大机器生产的工业文明已然到来,其毁灭是一曲正在消逝的封建文明的挽歌,演奏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哀伤。

半个多世纪后的曼桢,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新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经济相对独立,有明确的选择和思想,能够自觉抵制落后的传统观念,追求人格独立。作者曾这样描述失身后的曼桢,“她的贞操观念当然和从前的女人有些不同,她并不觉得有什么愧对世钧的地方。”④在曼桢被软禁的日子里,支撑她的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有朝一日见到世钧,告诉他自己的遭遇。毫无疑问,人格独立与自尊在曼桢心理上占绝对优势,她忠诚且坚信自己的爱情。除此之外,作家还极其重视对人性的剖析,作为悲剧主体的曼桢,弱小善良,虽有改变命运和反抗不公的独立意识,但与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姐姐的嫉妒与报复,鸿才的贪婪,母亲的保守和世钧的懦弱相比,这种意识如同栗风中的火苗,不堪一击。当自我意识和伦理亲情发生冲突时,曼桢选择了后者而牺牲了自己。但值得庆幸的是,她迷途知返,及时醒悟,不惜一切结束与鸿才的婚姻,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重生。

妇女解放是建设现代文明的标志,寄托着知识分子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从曼桢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人格独立、女性解放、自由平等等社会面貌得到充分彰显,同时折射出新女性身上特有的光芒,觉醒意识的星星之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煦风中足以形成燎原之势,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黑暗,孕育东方现代文明的一抹生机。

注释:

①哈代.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②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③哈代.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④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1]哈代.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高瑾.文化的差异与女性的选择——苔丝与曼桢的爱情悲剧比较[J].名作欣赏,2011(12).

[5]黄玲.同一种桎梏,不同的挣扎——从苔丝、曼桢两个形象浅窥中西小说文化精神的差异[J].安徽文学,2009(2).

猜你喜欢

德伯苔丝张爱玲
九月雨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托马斯·哈代的宗教思想探究——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基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对苔丝悲剧的语用学研究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