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5-03-20罗蔼瑞覃慈

右江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诊断

罗蔼瑞 覃慈

【关键词】高频彩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5.704.45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1.033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发儿童急腹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误诊误治。近年来,高频彩超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出率,减少小儿急腹症的误诊率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06例,对治疗前后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106例,男66例,女40例,年龄2~12岁,平均7岁。所有患儿入院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腹症,呈间歇性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右下腹和脐周疼痛87例,伴发热、咳嗽或恶心、呕吐症状23例。

1.2方法应用飞利浦系列彩超影像仪,探头频率5~12 MHz。患儿取仰卧位,常规检查腹腔脏器以排除其他病变,重点对脐周及右下腹区域进行多切面扫查并适当加压,以获取清晰声像图,确认淋巴结后,记录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测量淋巴结长径(L)和横径(S),计算L/S比值。

1.3诊断标准[1]凡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长径大于10 mm,横径大于5 mm,长径与横径比大于2,或淋巴结呈簇状、串珠状排列,彩色多普勒(CDFI)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加,均视为淋巴结肿大。2结果106患儿均可探及肿大淋巴结,治疗前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1)肿大淋巴结位于右下腹、脐周87例(占82.3%),左中下腹19例(占17.9%)。(2)肿大淋巴结呈长椭圆形,包膜完整,中央髓质呈高回声,周边皮质为低回声,皮髓质分界清晰,沿肠系膜走行呈串珠状、簇状分布,数量多于3个,可见重叠现象但无融合,纵径10~28 mm不等,长径/横径(L/S)大于2(见图1A)。(3)CDFI示:肿大淋巴结内可见点状、短棒状、树杈状血流信号,典型者可见血流信号从中央淋巴门处向内呈放射状延伸,多在Ⅱ级以上,可见动脉频谱,测得流速为8~20 cm/s,阻力指数为0.45~0.68,呈低速高阻改变。患儿经抗炎、抗病毒、对症和支持等治疗后,腹痛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高频彩超提示肿大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缩小,数量减少或消失,CDFI示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见图1B)。

图1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前后高频彩超声像图表现。A:治疗前,淋巴结

肿大,L/S>2,血流信号丰富;B:治疗后,淋巴结缩小,血流信号消失。

3讨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继发于消化道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小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所累及的淋巴结多为回肠末端及升结肠区域的淋巴结,这可能与小儿的特殊解剖结构有关,本资料显示,患儿右下腹及脐周淋巴结肿大87例(占82.3%),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似[2],因此,在行腹腔淋巴结超声检查时应重点扫查该区域的淋巴结。

高频彩超是目前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3],其不但能够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而且操作便捷、无创伤,便于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声像图。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多具有以下特点:①肿大淋巴结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以长径增大明显,肾形结构存在,L/S大于2,数量较多,≥2个,呈簇状、串珠状,偶有重叠但无融合现象;②淋巴结形态呈长椭圆形,皮髓质分界清,内部回声均匀,无液化及钙化征象;③CDFI提示:淋巴结内可见分布规则的点状、短棒状、树杈状血流信号,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改变。如急腹症患儿高频超声有上述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成立,为了减少误诊或漏诊,笔者认为,超声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适当扩大扫查范围,观察是否还存在其他异常声像,如有应分析是否与肿大淋巴结有因果关系,最后客观如实得出超声报告。有些患儿在病变早期超声仅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应及时复查超声动态观察腹腔内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文献报道,由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呈急性炎性反应,肿大淋巴结内可见出血与坏死而呈低回声改变,与一般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的淋巴结炎声像特征有所不同[4],应特别注意。

临床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易与以下疾病相混淆,应注意鉴别:(1)急性阑尾炎:部分阑尾炎患儿可探及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应注意分辨淋巴结数量、大小、内部回声和血流信号等情况,急性阑尾炎时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一般较少(通常少于3枚),还须注意仔细扫查阑尾区,如发现有管状低回声或混合性包块,应高度怀疑阑尾炎性改变,以免误诊。(2)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临床有慢性消耗表现,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在上腹部,多呈椭圆形或形态不规则,L/S小于2,边界欠清,常融合粘连,内部回声强弱不均,部分可见液化及钙化,淋巴结内部血流丰富、不规则,频谱呈中速中阻改变,可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腹部包块或腹腔积液[5],一般抗炎治疗无明显效果。(3)恶性淋巴瘤:肿大淋巴结分布广泛,多伴颈部、腹股沟区淋巴结病变,失去正常形态,呈圆形,L/S接近于1,内部回声较均匀,髓质消失,常融合成团,血流信号较丰富、不规则,动脉频谱多见,呈高速高阻改变。

总之,高频彩超成像清晰,分辨率高,对小儿腹腔内结构层次显示较为清晰,对腹腔内淋巴结病变有良好的定位定性诊断,对邻近器官病变,如阑尾炎、小儿肠套叠、恶性淋巴瘤等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意义,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李卓然,师少锋.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156-157.

[2] 孙宝珍.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7):1035-1036,1040.

[3] 孙利群,王翠玲,杨虹,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72例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63-1164.

[4] 张庆,刘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B):130.

[5] 杨清.小儿腹痛84例的超声诊断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3):223-224.

(收稿日期:2014-10-30修回日期:2015-01-18)

(编辑:潘明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