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做农业机械化的“领头雁”
——记蒙山县建龙农机合作社董事长余建龙

2015-03-20关一帆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领头雁机收社员

◎关 新 关一帆

(蒙山县农机局 546700)

勇做农业机械化的“领头雁”
——记蒙山县建龙农机合作社董事长余建龙

◎关新关一帆

(蒙山县农机局546700)

深冬时节,蒙山县新圩镇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该镇建龙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正在田野里翻耕起垄,忙得不可开交。“我几乎全年都在各地奔走,前段时间刚从广东割完稻谷回来,现在刚好又可以在年前帮助镇上的村民耕整田地,每亩收费200元,年底两个月估计有15万元收入。”蒙山县建龙农机合作社的董事长余建龙边忙边高兴地对笔者说。

抢抓机遇,牵头创办合作社

余建龙是蒙山县有名的农机大户,在他的牵头下,在2009年成立了农机合作社,起初只有7个农机户加入合作社,十分弱小。后来通过自筹资金,把本打算用来盖房子娶儿媳妇的12万元全投进去,共筹到65.68万元,购进了一台水稻收割机和两台耕整机,并且凭借优质的服务和一流的技术,开展“先作业后收费,不满意不收费”的农机作业服务承诺,在短短5年间,发展成共有社员40余人,拥有各类农机具60多台套,年收入200多万元,成为周边地区远近闻名的农机合作社,许多种田大户纷纷走上门或打电话请余建龙前去帮忙收割水稻。每年6月水稻开始收割季节,合作社机收队伍就由桂林地区开始机收作业服务,然后一路向广东等地扩展,跨省、市为农民服务。而到了冬闲时节,余建龙便回到家乡蒙山,为群众耕整冬闲田,做好来年的春耕准备,不仅增加了合作社社员的经济收入,而且使合作社在农村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规范管理,发展壮大合作社

在成立农机合作社至今的几年时间里,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合作社从生产经营服务到内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化运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近两年,蒙山县以及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原本种水稻的农民开始大面积转种经济效益高的砂糖桔,导致适合大规模化作业的水稻收割机在本地市场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面对这一新情况、新变化,如何才能更好的带领合作社向前发展,是余建龙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他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巧借广东的经验,依靠社员的力量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大胆“走出去”,不仅走出蒙山县,而且走出广西,向外省拓展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合作社决定,从2015年起,扩大规模,延长作业期,拉长作业线。计划从4月份开始北上湖北收割小麦、油菜,6月份南下广东收割水稻,作业期长达8个月,2015年作业面积预计达到1000多hm2,收入达到300万元。

领头带路,当好带头人

提起余建龙的“农机经”,他便会滔滔不绝的一一道来。他说:“合作社成立当初没钱、没技术,全靠白手起家。为什么我们能够在短短的几年迅速发展,是因为我们取信于民,讲求信用,热情服务,质量至上。一方面在收割稻谷时认真细致,把稻谷收割得干干净净,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对机具的保养和维修,特别是在农忙时,合作社的农机具不会因为故障而停工,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这几年,合作社不断购进水稻、小麦收割机、土地深松机等先进适用机械,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上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建龙农机合作社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农户,带领周围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无偿帮助困难户机收水稻,深受社会的好评。作为合作社社长的余建龙,更是心系社员,不断探索经营发展新思路,为社员谋福利。他坚定地表示,要紧跟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发展,为当地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领头雁机收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回乡创业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