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州县六举措强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2015-03-20龙州县农机局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耕甘蔗全程

◎龙州县农机局

龙州县地处中越边境,为山地丘陵区,下辖12个乡镇,总人口26万多,农业人口22万多,耕地面积4.86万hm2,其中甘蔗种植面积3.85万hm2,是以蔗糖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农业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发展甘蔗生产,2014年,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3%,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达62.1%。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宣传,营造甘蔗机械化生产氛围

舆论是先导,龙州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手段,多层次广泛宣传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和应用效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甘蔗生产机械化的优势与相关优惠政策家喻户晓,提高蔗农对甘蔗生产机械化作用的认识,自觉接受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

二、完善设施,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良好物质条件

针对县内地势不平整、耕地不规则、土地不连片、田块细碎化,不利于规模耕作,特别是不利于大中型农机具作业,造成机械使用率低等制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有效推进的诸多因素,首先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并户联营等工作,至2014年,已实施小块并大块1.2万hm2,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基础;其二是加大农村机耕道、机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农民修建农村机耕道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三是加强并规范农机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

三、优化配置,确保甘蔗生产各环节实现机械作业

近3年来,龙州县利用购机补贴资金2600多万元,推动农机拥有量的增长,目前拥有各类拖拉机拥有量7868台。其中,中耕机1858台、破垄盖膜机209台、甘蔗种植机62台、甘蔗收割机1台。但是,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客观上制约了甘蔗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主要表现在机种、中耕管理、机收等机具少,成为推进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为解决这些短缺机械,我县通过农机市场化作业服务,引进6台甘蔗收割机作业,县财政与制糖企业对购买甘蔗重点机械都给予相应的资助和补贴,调动农民购置使用甘蔗机械的积极性。

四、出台政策,助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龙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甘蔗机械化生产,出台了《龙州县2014~2015年甘蔗产业农机化发展扶持实施办法》,决定:用两年时间,通过县财政投入700万元,对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作业用油、甘蔗种植机、中型拖拉机配套甘蔗中耕管理机具、甘蔗联合收割机等予以补贴;另外,出台了《2014/2015年榨季切段式原料蔗入厂运输补贴办法》,规定每吨入厂运输补贴25元;对甘蔗“双高”建设基地,实行机械中耕管理达到标准的,给予每亩20元的作业补贴。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土地“小块并大块”、“并户联营”的发展,促进甘蔗生产耕、种、管、收四个环节普遍实施机械作业。

五、加强培训,增强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信心

受传统人力+畜力种植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民担心农艺+农机的甘蔗种植技术比不上传统的种植模式产量高,习惯沿用传统模式种植,致使甘蔗中耕田间管理、甘蔗收获等重要生产环节无法实施机械作业,直接影响甘蔗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我县在加大对农机作业优势宣传的同时,着重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农机、农业、糖业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蔗区村屯举办农机技术培训,3年来平均每年培训农民430人。通过开现场会,对农机农艺结合、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等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农机的使用范围和工作效率,使各个农机化生产环节普遍实现节本增效,达到农机服务主体与蔗农双赢的目的,增强蔗农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决心和信心。

六、示范带动,发挥基地效应

典型是最具有说服力。龙州县已培育发展1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136个农机服务队,并充分发挥12家农机合作社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中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全县的典型和标杆。以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开展农机化技术作业服务、现场演示、展示会等示范活动,发挥其优势和示范效应,带动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如龙州节节高农机合作社,2012年参与土地流转经营,建立了甘蔗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220hm2,作业服务效益达160万余元,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逐卜乡弄岗村建立甘蔗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86.66hm2,采用深耕深松、机械种植,实行良种良法,水肥一体化,经测产,平均亩产达9.3t,是典型的农机与农艺优化结合的示范基地。

猜你喜欢

中耕甘蔗全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