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翻译理论视野下的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

2015-03-20罗建忠史亚菊

文化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拼写错误易懂汉英

罗建忠 史亚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陕西 咸阳 712100)

公示语英译对以英语为母语、二语或外语的外籍人士在华的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拼写错误、互译乱译、译文不统一等,给来华外籍人士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一、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威米尔(Hans Vermeer),贾思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凯瑟琳娜·赖斯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1]她指出在翻译中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她的学生汉斯·威米尔发展了这一理论,摆脱了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束缚,创立了翻译目的论这一功能派的奠基理论。贾思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诺德则提出了功能加忠实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拓宽了翻译途径,使翻译操作更有规律可循,并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二、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

“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解释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2]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对外交流发展,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越来越引起各界重视。然而,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国的旅游形象。

(一)译文不统一

在陕西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中,译文不统一是普遍现象。以垃圾箱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翻译为例,译文就有好几种。如“可回收”译为“Recycle”“Recycled”“Recycling”“Recyclable”“Recyclables”等,“不可回收”英译为“Not Recycle”“Organism”“Not- Recycling”“Non - recyclable”“Non-recyclables”等。同样的标识译文千差万别,让游客感到费解。垃圾箱上“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标志是在提醒游客正确投放垃圾,游客只需要做出判断,将垃圾投入正确的垃圾箱中,因此,没有必要使用“Recycle”“Not Recycle”这样的动词翻译。

(二)拼写错误

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中的拼写错误也使外国游客对旅游景点的印象大打折扣。如在某处商场的电梯口有这样的标识,“勿靠侧板”,英文译文为“Do not lean againest the side of the secalator。”显然,该译文有两处拼写错误,把“against”误拼为“againest”,把“escalator”误拼为“secalator”。这样的错误提醒管理部门加强对公示语牌示的质量审查和管理。

(三)机械翻译

在信息时代,机器翻译大大减轻了人工翻译的负担,提高了翻译效率,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译文不能准确传达原公示语想要表达的信息、信息不对称、意思表达截然相反等。例如,在陕西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地板上有这样的一条公示语“小心滑倒”,英译为“Carefully slide”,这显然是一种字对字的机械翻译,忽视了公示语所要达到的目的,很可能成为外国游客茶余饭后的笑柄。

(四)中式英语

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由于译者缺乏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认识,或者翻译水平局限,经常出现一些中式英语。例如,在某处卫生间的地板上有这样的标识“小心滑倒”,英文译文为“Preventing falls”。这样的译文显然不太地道,属于典型的中式英语。这一公示语的目的是提醒公众当心地板湿滑,防止摔倒,译为“Caution!Wet floor”可以充分体现其目的。中式英语经常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指示牌或餐馆的菜单上,被许多外国人当作津津乐道的笑料。译者在翻译此类公示语时,一定要考虑到英语读者不同于汉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的表达习惯,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

三、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翻译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是汉斯·威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公示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在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中,应以实现公示语的目的为基础。“功能对等,情境相同,对象一致,目标明确,转换对应,触景传情是公示语汉英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标准。”[3]在旅游景点的公示语翻译中,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简洁性原则

旅游景点的公示语意在传递信息,引起游客的注意,并采取相应行动。“英语公示语大量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短语、缩略词,文字和标志组合等,力求简洁。简洁性是英汉公示语显著的语言特征。”[4]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中,应准确理解公示语要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功能,尽可能采取简洁的翻译,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以“小草微微笑,请您走便道。”这一公示语的翻译为例,对于这一公示语,有的译为“The grass will thank you for keeping off it.”,也有“Little grass is smiling slightly,please walk on the pavement.”这样的译文显得有些累赘。这一公示语目的是提醒游客不要践踏草坪,不妨译成“Keep off the grass”更加简洁。

(二)统一性原则

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译应尽量做到译文统一,以方便外国游客。译文不统一的状况随处可见,前文已有描述。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应尽量做到译文统一。例如,对于垃圾箱上的“可回收”及“不可回收”标志,建议统一译为“Recyclable”和“Non-recyclable”;对于道路名称的翻译,如“XX路”,建议统一译为拼音加通名的形式,译为“XX Road”。同样,对于某项活动的宣传语“新起点”,曾出现“New Beginning”“New Start”“New Starting”等不同的译文,影响了当地在外宾心目中的旅游形象,建议统一译为“New Start”。

(三)易懂性原则

由于公示语旨在为公众提供方便,公众一般没有太多时间去仔细阅读和认真思考公示语的意义,因此,对于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应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公众的需求,尽量做到译文简单易懂。例如,对于“严禁吸烟”这样的公示语,有两种常见的翻译方式,“No Smoking”和“Smoking Prohibited”。从易懂性角度考虑,笔者建议采用前者。同样,有些场所有“外来人员禁止入内”这样的标志,按照易懂性原则,可译为“Staff Only”。这样的翻译简洁易懂,也充分实现了公示语的功能。

(四)参照性原则

国外使用公示语的历史悠久,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过程中,对于在英文中有直接对应译文的,不妨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直接采用。美国是世界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大国,也是旅游大国,系统引进国内明显“空缺”或“急需”的公示语“必将有力支持我国世界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人文与语言环境建设,充分满足来华旅游者和常驻外籍人员信息服务需求,使他们以高满意度体验中国、感受中国、了解中国”。[5]

总之,功能翻译理论是公示语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方向和研究视角,对于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公示语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公示语的目的及其所要实现的功能,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同时,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示语英译的质量监管,为外籍人士在华生活提供方便,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1]孙红.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得与失[J].名作欣赏,2014,(5):133 -134.

[2]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

[3][5]吕和发,蒋璐,王同军,等.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35.45.

[4]岳中生,于增环.公示语生态翻译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2.

猜你喜欢

拼写错误易懂汉英
易懂是优点
农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单词拼写错误现象原因探析和改进策略
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究
极简垃圾桶
从2017年6月四级翻译阅卷看段落翻译中的词汇错误类型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由wrong错拼成worry引发的行动研究
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