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达人秀》成功密码浅探

2015-03-20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期
关键词:真人秀

娄 聪

《中国达人秀》成功密码浅探

娄 聪

[摘 要]《中国达人秀》以其为大众服务的定位与快乐、和谐、积极的理念,自播出以来得到了观众、媒体和社会的广泛赞许。作为一档引进海外版权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给国内电视人带来了专业化的节目制作思路和科学化的制作流程,这些新的理念也给中国的电视同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中国达人秀》根据中国国情,在《英国达人秀》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成功的本土化改造,也为中国电视媒体引进国外其他优秀电视节目提供了思考、启示和宝贵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真人秀;平民选秀;本土化改造;《中国达人秀》

[作 者]娄聪,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2010年《中国达人秀》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广受好评。在当时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因节目同质化、程式化和庸俗化、低俗化引发众多社会话题和争议批评时,其以优良的制作和高品质的节目内容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一边是观众的热情关注和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另一边是社会舆论的大加赞扬和广电总局的肯定。

作为一档版权引进、“标准化”制作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在很多方面给国内电视制作人带来了冲击,这其中最明显的是达人秀团队专业化、科学化的节目制作理念和流程。这种理念涵盖了节目制作的方方面面,从节目策划、流程到摄影、舞美、灯光甚至广告运营和市场营销等许多具体细化的环节,在一些细节上量化的执行标准(如各个机位的设置和每个机位担负的职责都在“制作宝典”中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这种标准化、产业化的节目制作理念带给变革中的中国电视和电视人很多思考和启示。

一、东方卫视携手《达人秀》

《中国达人秀》是一档引进海外版权的电视节目,在制作流程、灯光布景、拍摄剪辑等技术层面都严格按照“达人宝典”的标准执行,但是也充分考虑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需求,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改造,而这些成功的经验也为以后更多地引进节目落户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英国达人秀》又名“英国星光大道”,是一档平民选秀节目,由英国独立电视台制作。该节目旨在发掘英国的业余表演人才,自2007年6月9日开始播出。

作为《中国达人秀》前三季总导演的金磊介绍说,《英国达人秀》的版权代理方公司2008年在中国调研“达人秀”项目的合作对象,世博会的契机让Fremantle Media注意到上海东方卫视,加之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之前在英国参加培训时与《英国达人秀》有过一些接触,Fremantle Media公司最终决定与东方卫视合作,将“达人秀”落户上海。

《中国达人秀》自播出以来,其积极、和谐、快乐的理念和草根选手的定位,得到了社会、观众和媒体的一致认同,还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特许令”。广电总局明确规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各省级电视台、副省级电视台的上星频道制作的群众参与类的选拔活动,必须设立科学的评选标准和赛事规则。2009年,广电总局在给湖南电视台《快乐女声》节目下发的批文中就明确规定:“不得采用手机投票(包括以发送短信的方式给选手打分)、网络投票、电话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而2010年的9月27日,广电总局特批《中国达人秀》的全国总决赛全程直播,并发文允许《中国达人秀》恢复手机短信方式投票,这也是数年来广电总局第一次允许卫视的选秀节目采用手机短信的投票方式决定冠军归属。

二、草根阶层的平民选秀

《中国达人秀》一经推出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面向普通百姓,面向草根阶层。从第一季到第五季的《中国达人秀》舞台上,选手的才艺、职业各式各样,选手的文化程度、年龄跨度也很大。我们可以看到参赛的“达人”选手大多都是来自于民间的普通老百姓,地道的“草根”阶层,而选手们参加《达人秀》的目的也褪去了以往很多选秀节目中强烈的功利色彩,不是简单地希望通过这个舞台成名、成家、收获名利,而是想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梦想或是得到人们的认可。

电视节目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也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变化。《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在于契合了变革中的社会文化和观众的心理,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共同造就的产物。

在这个体验经济盛行的时代,席卷全球的娱乐化伴随着兴起的草根文化和消费文化给改革开放环境下的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化媒体的蓬勃发展让海量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今天的中国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同时经济的巨大成就让今天的中国人渴望成功、实现自我价值,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而《中国达人秀》恰恰提供了这个让普通人圆梦的舞台,它让中国老百姓在这里实现梦想、获得自信、抒发情感,获得更大的心灵释放空间。

三、全民性和参与性

《中国达人秀》的核心理念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梦想,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中国达人秀》不限阶层,不限才艺,打造了一个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参与的狂欢舞台,普通人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才艺,更展示自己的生存状态,找到情感的共鸣。《中国达人秀》肯定真善美,弘扬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是这种价值观的深度契合让它抓住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庞大的主流受众群体。

作为“全球最大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的核心标志就是“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作为《达人秀》全球系列的一分子,《中国达人秀》也致力于做一档真正面向普通老百姓的电视选秀节目,让那些热爱生活、追逐梦想、平凡但不平庸的普通人在这里展示他们的天赋才能。金磊(前三季总导演)曾表示,《中国达人秀》就是要选出那些拥有梦想和才华并渴望创造奇迹的普通人。《中国达人秀》是一场面对普通老百姓的平民电视选秀节目,全民性和参与性是它的内核。

《中国达人秀》注重精神内涵,不炒作选手,门槛低、参与面广,将视角对准草根阶层,为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公平善意的舞台。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有农民工也有企业高管,有小商贩也有学者,有下岗工人,有流浪者;有稚气孩童,也有古稀之年的老人;有孤儿,有残疾人,也有拾荒者。当这些人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歌舞才艺时,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和情感状态,透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故事,感受他们的善良、执着,体会新时期中国人的“真、善、美”。在这个舞台上,我们通过节目看到他们的才艺,感受他们的梦想,被他们对梦想的坚持和付出的努力所震撼,更被他们的信念和善良所感动。

四、专业化的制作理念

在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方面,引进海外版权的《中国达人秀》让东方卫视的制作团队吸收了国外标准化的节目模式和制作流程,带来了先进的舞美效果,更给中国的电视人带来了科学化、专业化的节目制作理念,提供了新的经验启示。《中国达人秀》的核心理念是要实现普通人的梦想,给“草根”群体一个圆梦的舞台,并通过一个个节目向观众展示一段段自强不息、不离不弃的百姓故事。这样的定位不仅让观众获得愉悦,更在情感上被打动,在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获得了更大的满足。

作为人们认识世界、获得信息的一扇窗,电视节目只有与时代主题、社会需要、文化价值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文化。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每个人都面对着生存竞争压力大、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现实。《中国达人秀》结合广大受众的社会心理需求,在节目的制作中充分考虑广大受众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积极渴望成功的社会现状。《中国达人秀》通过展现一个个“草根人物”追求梦想、坚持梦想的故事,弘扬真善美,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让观众在欣赏节目、获得娱乐放松的同时也受到精神鼓舞与激励,在无形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媒体发展迅猛、节目竞争激烈,中国的电视节目要快速发展就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多学习、多借鉴国外成功的优秀电视节目,并要根据中国观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可行的本土化改造。对于《中国达人秀》的成功,我们要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从社会、文化、传播、心理等层面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探析,并及时追踪研究节目的新变化。作为一档成功“落地”的版权引进节目,我们在看到它巨大成功的同时,也要注意《中国达人秀》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仍要敏锐的根据观众和社会的需要适时做出完善和调整,而关于《中国达人秀》的进一步讨论也要根据节目的新变化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真人秀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从使用与满足角度探讨国内亲子类真人秀的走红——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分析与思考
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研究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姚明:演戏不是理想不会再上真人秀
论真人秀节目的剪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