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疏解

2015-03-20陈学智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

陈学智

转型期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疏解

陈学智

[摘 要]在新媒体手段日新月异、期刊体制改革逐波推进的大背景下,许多编辑身上存在的职业倦怠感已影响到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具体有学报办刊体制滋生的职业倦怠、工资低待遇差引发的倦怠、核心期刊评价机制造成的倦怠和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而产生的倦怠。疏解职业倦怠,一是需要积极探索学报管理体制的创新;二是强化激励因素,提升职业满意度;三是编辑应与时俱进,自我调适,适应编辑技术、学科成果的不断更新。

[关键词]期刊转型;高校学报;编辑心理;职业倦怠

[作 者]陈学智,硕士,讲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期刊由平面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成为必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一发布,期刊界的重要成员——高校学报的从业者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众声喧哗地参与有关改制之路的探讨,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甚至更多。然而审视学报编辑界自身,我们发现许多编辑身上明显存在的职业倦怠感已影响到学报进一步发展,应引起各方重视。

不容否认,职业倦怠实际上是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各层面矛盾频现的大背景下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是许多职场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具体到学报编辑,表现为对编辑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对期刊体制改革消极应对,工作投入度降低,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对待编辑工作,编辑校对草率应付,还有的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缺乏信心,对周围的人或事态度漠然,不愿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办刊质量。

二、转型期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

(一)学报办刊体制滋生的倦怠

学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曾为促进高校学术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提速,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学报“全、散、小、弱”的缺点愈益显现,引来上至出版管理部门下至期刊界一片质疑。从刊名到办刊理念、办刊实践再到办刊效果,绝大多数学报都带着计划经济时代公有制的烙印,包含校名的刊名——综合、内向的理念——封闭、刻板的办刊方法——门户壁垒的形成,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高校学报广受批评的办刊之路的写照。它们依靠高校的出版经费维持生存和发展,一般不需考虑开拓市场、发行盈利的问题,也不用考虑品牌打造和市场竞争,什么层次的高校办什么水平的学报似乎为人们“心照不宣”,自身缺乏发展提高的欲望和动机。而对高校来说,学报只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一张学术名片,学校领导层一般不太在意如何办刊及办得怎么样,大量非核心期刊学报所属高校更是如此。只要能按时出刊,不出现大的差错,学校一般是不闻不问的,编辑们也乐于躺在体制的温床上依惯性前行,在没有压力、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下,个人能力一般得不到合理发挥,当然也就谈不上成就感,年复一年,自然会滋生职业倦怠感。

(二)核心期刊评价机制造成的倦怠

当然,非核心期刊学报也面临着跻身核心期刊的压力和动力,但就我国现行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而言,这种动力又相当有限。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形式,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平台和媒介作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无疑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质量,为科研人员提供良性发展的平台。然而,现在的学术评价机构及科研管理部门却把本是为图书情报单位采购期刊优化馆藏提供依据、为读者重点阅读提供服务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引进了学术评价制度,造成了目前从科研人员到期刊编辑“唯核心是举”的不正常心态,“核心期刊”成为学报人难以摆脱的“指挥棒”,为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办刊成了许多学报的办刊取向。已进入核心期刊行列的学报以千方百计保住核心名号或排名为旨归,尽管稿源丰富,受众多科研人员追捧,但受体制的困厄仍十分明显,排名靠前的学报大都无法与社科院或一些专业协会主办的专业期刊抗衡,非核心学报则因吸引不来优质稿源而视核心为遥不可及的事,编辑们以能按时出刊来要求自己,觉得即使偶尔发一两篇好稿子、编校质量再高一些,核心期刊依然遥不可及,那倒不如得过且过,何必再想办法提高稿件质量。审稿不认真,对关系稿、人情稿不严格把关,编校不细心,对作者漠然应付、缺乏诚意的倦怠表现自然就会出现。

(三)工资低待遇差引发的倦怠

在现有办刊体制下,学报只是高校一项无足轻重的工作、一件附属品,各高校的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都被看做附属单位或教辅部门。学校制定的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福利待遇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同时,却忽略了同样具有较强专业素质要求和工作强度、与一般行政机关管理工作迥然不同的学报编辑人员。他们的岗位津贴明显低于教师,有的高校甚至低于行政人员,显示出明显的歧视倾向。更令人不解的是,高校教师系列的岗位津贴一般都有上岗与上浮条件,鼓励其出成果出业绩,而编辑虽大多属于专业技术岗,但主要是为满足评职称的需要,并没有相应的业绩要求与激励机制,从政策上就营造了一种在较低的工资待遇下,只要办好学报,不必考虑其他的工作机制,极不利于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与上进心。相反,还会导致编辑因自尊心受压抑而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甚者,由于高校对学报工作的轻视,致使许多学报编辑部或期刊社缺编运行,三个人办一家双月刊、四五个人办两种期刊的情况非常普遍,短期的超负荷工作尚可以承受,时间久了,看到与他人一样忙忙碌碌,却享受着与他人无法相比的物质生活待遇,心理失衡就难以避免。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国内大环境,价值观、成就观、幸福观等势必受到猛烈冲击,新的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社会现实和职业理想的错位、劳动付出与实际回报之间的反差,必定引发编辑对工作的倦怠心理。

(四)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而产生的倦怠

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日复一日地重复机械、单调而无趣的工作,人们一般都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表现为对工作失去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凭着一种惯性来工作。有调查表明,职业倦怠最易在教师、编辑这类助人的职业中发生。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往往过分执着于生活的理想和方式,但现实又往往无法让他们获得期望的美好,当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又无从补充时,势必会产生疲倦和衰竭。另一项调查显示,现代人产生工作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才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学报编辑每天面对枯燥而艰深、理论性与专业性兼具的学术论文,在斟词酌句、审标点校符号中度过人生岁月,如没有对编辑工作的热爱,没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没有因人而异的激励机制,必然会滋生职业倦怠感。这在一些资深编辑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职业倦怠使他们开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待编辑工作,日常编辑工作让他们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理,不再对编校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职业倦怠的疏解

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曾提出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也叫激励—保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两个因素,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无法接受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由前文可知,编辑职业倦怠所表现出的自尊心低、不平衡感、委屈感,大多来源于这一因素不能被满足。针对此,疏解职业倦怠,需要做到:

(一)积极探索学报管理体制的创新

高校学报“全、散、小、弱”日显僵化的办刊模式已成为制约学报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体制改革的钟声已经敲响,但那是一个需要集多部门、多高校从顶层周密设计、统筹兼顾才能完成的工作,短期内难以付诸实施。期刊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机理需要有关部门设计得更加合理,这样才能调动学报编辑的办刊积极性。就目前而言,解决人员紧缺、待遇低的状况,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是较好的方法。也就是在拨款经费确定的情况下,制定出学报编辑从业人员的岗位目标考核体系,使期刊各个评价指标与编辑的收入待遇紧密挂钩,以调动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

(二)强化激励因素,提升职业满意度

按照双因素理论,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后,就很难再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时就需要激励因素的推动作用。激励因素是指能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只有这一因素得到满足才能继续调动人的积极性。具体到学报编辑,从高校领导到期刊管理者都应努力从政策上纠正目前学报过于边缘化、附庸化的窘境,提升编辑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包括对其成就的认可、对其工作态度与作风的赏识,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自己工作的挑战性与责任感,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成长和发展等。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学报编辑得到的激励将更为明显。具体做法如:定期给每一位编辑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积极发挥资深编辑的经验优势,让他们发挥“传帮带”功能,帮助年轻编辑尽快成长。另外,建立切实可行的业绩评价制度和鼓励措施,为每一位编辑提供充分的展示个人才华的空间等也是目前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三)编辑应与时俱进,自我调适,适应编辑技术、学科成果的不断更新

虽然职业倦怠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症状,但其形成是个体、组织和社会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编辑个体的人格特征是一个重要因子。研究表明,具有下列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对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平衡感觉较为敏感等。因此,处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办刊环境下,疏解职业倦怠尤需从编辑自身做起。网络化数字化对编辑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

期刊体制改革的雷声阵阵,编辑必须要有一种紧迫感,不断学习,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要自我反省,建立契合自身的职业期望。在我国社会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每种职业也渐渐回归其本位,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成为一对基本关系,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败。编辑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人之为人奉献社会的一种途径,“甘为他人作嫁衣”实际上是一种职业道德,谈不上多么崇高、多么伟大。认识到这一点,编辑才能从个体心理上克服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高校学报编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关键力量,只有多管齐下,持续培养编辑们高度的责任心,帮助他们避免陷入职业倦怠的误区,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学报发展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江星.学报编辑的心理困惑与对策[J].学报编辑论丛(第13集),2005(9).

[3]安献丽.别做失去水的鱼——工作倦怠的心理调试[N].楚天都市报,2004-04-12(11).

[4]张行勇,李明德.论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体制创新[J].编辑学报,2002(3).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干预机制研究
驻疆官兵成就动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