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京时报》小说的现代性分析——以穆儒丐《香粉夜叉》为例

2015-03-20王晓恒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代性

《盛京时报》小说的现代性分析——以穆儒丐《香粉夜叉》为例

王晓恒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1918年后的《盛京时报》上发表了大量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小说作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作家。《神皋杂俎》的主编兼主笔、满族作家穆儒丐为东北现代文学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发表了大量的原创小说及翻译作品,其长篇小说《香粉夜叉》在东北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作品出现的时间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期及中国文学的转型期,其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艺术特征等方面都符合现代白话小说特点,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盛京时报》;现代性;穆儒丐;《香粉夜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 2015) 09-0125-03

收稿日期[]2015-03-16

作者简介[]王晓恒( 1975-),女,吉林农安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37号)。

现代性是文学界一个讨论不尽的理论话题,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文学的现代性转化。在众多阐释者竞相研究阐释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化的发生、发展的时候,地处偏远的东北文学往往被研究者忽略。然而,在东北现代文坛上,文学的现代性转化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就已经发生了,这与东北的一份报纸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盛京时报》。它以报纸为媒介参与了东北现代文学的进程,促进了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更在东北现代文学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文学一直以沦陷时期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而闻名,很少有论者提及更早出现于东北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穆儒丐的《香粉夜叉》。从文学史的发生实际情况考察,“穆儒丐创作的长篇小说《香粉夜叉》,1919年11月18日至1920年4月21日连载于《盛京时报》,照比《冲积期化石》和《一叶》的出版时间,提早了大约两年。从这个单纯的意义上讲,东北现代长篇小说又确确实实地应列居于新文学史的显赫位置。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香粉夜叉》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1]虽然学界对《香粉夜叉》是否可以担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的称呼还存在异议,但这部用西方现代小说艺术形式与表达方法写作的长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上都已具备了东北现代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它是《盛京时报》所刊载的现代小说向现代性转化倾向的代表。

正如严家炎所说:“考察‘五四’以后小说是否现代化,应该综合起来看,也就是从小说内容到小说形式,从创作方法到创作技巧,全面地衡量,而不是光看小说的叙述角度之类形式或技巧问题。‘五四’以来小说的现代性在于:现代的思想主题获得了现代的存在方式,这是一种全面的根本的变革。”[2]据此,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首先,从小说创作时间上看,《香粉夜叉》发表于1919年,“是‘五四’文学革命已经发生了两年之后的东

北文坛”[3]。当时的东北文坛,“大部分作家已经开始使用白话文进行创作,《盛京时报》的文艺副刊《神皋杂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不久就已经全面刊载白话文作品”[3]。严家炎指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2]。《香粉夜叉》发表前,穆儒丐的长篇小说《女优》《梅兰芳》已于1918至1919年间在《盛京时报》上连载完成。这两部小说虽然已经具备了现代白话小说的形式特征,但由于保存不完整,现均难窥全貌。1919年11月18日至1920年4月21日连载于《盛京时报》文艺副刊《神皋杂俎》上的近八万字的《香粉夜叉》,从创作时间上看是符合中国现代小说产生的时间范围的。而且,作为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东北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保存完整的白话长篇小说,它也代表了东北现代小说的现代化进程。此后《盛京时报》所刊载的小说基本上以现代白话小说为主。因此,《香粉夜叉》可以作为《盛京时报》东北现代小说向现代化转变的代表作。

其次,从小说内容上看,《香粉夜叉》具有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人生的现代小说的特征。五四时期的新小说家都是以此为旨归,以现代小说参与社会文明进化为目的而从事创作的。《香粉夜叉》具有五四文学即现代小说追求的明显特征:既具有理性精神的张扬,又具有感伤精神的标记;批判了旧道德,肯定了个性精神,这正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产物。

《香粉夜叉》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贪婪、愚昧的人性,具备现代小说思想主题的反映现实、揭示人生的文学描写特征。小说讲述了民国初期,一对青年男女魏静文和夏佩文的爱情悲剧。青梅竹马的二人由于佩文及其父母的攀附权贵、贪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加上贪婪、奸恶的富豪老黎、武大人的利用破坏被拆散。静文投奔了“胡匪”,最终被武大人杀死;佩文精神失常并失宠;夏中日夫妇受到舆论的谴责和群众的攻击,最终被一把大火烧毁了全部家当,凄惶地返回了老家。

小说故事完全符合五四时期批判旧道德、旧观念,弘扬新思想、歌颂新精神的时代思想,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相及人性的复杂状态,具备了现代小说的思想特征。小说以悲剧结尾,就是为了警醒世人要看清这个黑暗的社会的世态炎凉。正如文中静文对女学生堕落之事分析的三个理由:“第一是我们男学生把她们女学生给误了。第二是社会不良。第三是官僚的罪恶。”[4]静文的命运悲剧就是这个黑暗的社会和被这个社会所污染了的自私、贪婪的人性造成的。虽然穆儒丐没有像鲁迅那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叙述方式同样表现出五四以后中国青年一代的人生及精神状态,反映出中国社会的现实状态,传达出作者对这个急需“救治”的中华民族的关切之情。

第三,与小说的现代思想主题相适应,小说的描写对象为普通的小市民家庭,普通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五四’以后小说的描写对象也从总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从封建时代小说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从近代谴责小说中的官僚商贾、政客妓女,一变而为‘五四’以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普通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市民,而且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在写他们,这同样体现了现代民主主义的倾向。”[2]

《香粉夜叉》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三大类:以静文、佩文为代表的受过教育却有着不同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的青年学生;以夏氏一家为代表的愚昧无知、攀附权贵的小市民阶层;以老黎、武大人、大府为代表的贪婪奸恶、粗劣丑陋的权势者。这三类人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小说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淋漓尽致的刻画,反映了人性的堕落、世态的炎凉及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混乱、腐败的现实状况。

第四,从形式上看,《香粉夜叉》已具备了现代小说的特征。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东北现代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具备现代形式特征的白话长篇小说。

“现代中国小说采用连贯叙述、倒装叙述、交错叙述等多种叙述时间;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纯客观叙事等多种叙事角度;以情节为中心、以性格为中心、以背景为中心等多种叙事结构。”[5]根据陈平原先生的这段概括,我们对《香粉夜叉》在叙事方面的现代性特征分析如下:

从小说所使用的叙事语言来看,通篇运用白话文进行叙述,这是新文学的重要标志。五四文学革命革新

文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反对文言文,使用白话文。这一点是鉴别新旧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小说的整体结构来看,采用以情结为中心的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以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为结构小说的情节线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选取了特定的环境,介绍了军阀混战时期的历史环境。同时,小说结构完整、布局灵活,不再使用传统的章回体排列小说结构,而是采用西方现代小说的结构方式直接将故事分为22章,结构组织上已经脱离了古代小说的模式,显现出现代小说的特征。

从小说的叙事角度来看,小说采用的是全知叙事和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全知叙事是传统小说常用的叙事视角,如“闲言少叙”“读者请看”“作书的……”“看书的……”“却说……”“前文已经表过了”等带有说书人叙事特征的叙事语言,是传统小说全知视角的典型特征。从这部小说的总体叙事视角来看,作者主要以第三人称的限制视角进行故事的讲述,全知视角只是偶尔出现于文中,这已经表现出了作者着力挣脱传统小说的由说书人充当叙事者的樊篱而变全知视角为特定观察视角的革新倾向。作为这些传统说书人的特定语言的使用只是作为作者的一种说话习惯,而不是小说的主要叙事方式。

从叙述时间的选择上看,在连贯叙述的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小说常用的倒叙、交错叙述等叙述方式,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灵活多变的叙述空间。叙述时间的使用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连贯叙述,使小说具备了现代小说的基本特征。

此外,小说还调动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现代小说创作手段,多层次、多侧面铺展故事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故事情节的展开,注重通过人物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而缺少细腻的心理描写。五四以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吸收西方小说心理描写、心理分析的写作手法,并将之运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中。

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表明,《香粉夜叉》已经具备了现代长篇小说的特点,其现代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其后《盛京时报》上刊载的小说作品延续了《香粉夜叉》的现代小说创作模式。《香粉夜叉》能够代表《盛京时报》东北现代小说创作的现代性转型,其对东北现代文坛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高翔.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导言[C]∥张毓茂.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18-19.

[3]王晓恒.从《香粉夜叉》到《福昭创业记》——论穆儒丐对东北现代小说的贡献[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 1).

[4]穆儒丐.香粉夜叉[M]张毓茂主编.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C].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24.

[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猜你喜欢

现代性
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观念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日本近代汉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初探
浅空间的现代性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