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青马工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范式

2015-03-20杨立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马党组织

杨立敏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高校党建和“青马工程”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个载体,因最终目标的一致性,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助推各高校基层党组织为社会诸多领域培养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奋进有为的优秀青年干部,因此探讨“青马工程”对现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作用意义深远。

一、“青马工程”与高校基层党建内涵

“青马工程”培养目标明确,肩负使命重大,承担着夯实党的队伍建设后续培养根基的重要任务。项目一经提出,便引起社会各领域的普遍关注。探究“青马工程”与高校基层党建的关系及相互作用,首先必须厘清二者内涵。

(一)“青马工程”的实施及其使命

为了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迄今为止,该工程实施已有八年之久。回顾以往发展之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各地高校基层党团组织的凝聚力有所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更加牢固。

从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历程来看,通常都是思想先行。因此,以加强青年人思想教育为核心的“青马工程”的推进是高校整体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进一步强化我国青年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使我国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根基牢固、能力素质过硬,为其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在新形势下,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青马工程”的完善途径,以期把更多的大学生骨干培养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任务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高校学生党建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大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培养工作等。本文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指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

二、“青马工程”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关系

高校党的基层建设与“青马工程”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为党的事业培养大批的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青马工程”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作用

1.“青马工程”为基层党建工作输送优秀人才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这一任务要求必须在青年学生中确立人才选拔机制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把优秀的学生力量吸纳进党组织当中。“青马工程”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它成熟的遴选机制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优秀学生信息库,是基层党组织人才选拔的必要补充和有力保障。

2.“青马工程”为基层党建工作开拓崭新的培养渠道

在“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高校按照多层次、多渠道的原则,采取多种培育路径,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实践砥砺,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自我修缮。这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渠道在开拓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的同时,也有效深化和延伸了党建工作,有利于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由点向面铺开。

3.“青马工程”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完成“双培养”目标

在实现基层党建“把有能力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塑造成有领导力的学生骨干”的双重目标中,“青马工程”发挥了核心作用。“青马工程”的实施,能够把“有能力的学生骨干”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在现实中,高校培养的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导致很多青年人有能力但没有工作思路,或有想法但不具备执行力。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面人才的培养,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真正的接班人。

4.“青马工程”反映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未来任务

近些年来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对我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组织发展工作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重选拔轻管理等问题,学生整体理论水平较低,学生党员的各方面素质有待提高。“青马工程”的实施弥补了党建工作在党员教育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透过“青马工程”,可以看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未来的工作任务,即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党员的理论水平提升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做好党员培养的“覆盖”工作。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对“青马工程”的价值体系验证

1.“青马工程”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基层党建工作来验证

“社会价值是指人通过自身和自我实践活动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实施“青马工程”,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青年成长,指导他们从事社会实践,并在自我实践过程中不断发挥领导和核心能力,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大计。因此,培养出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的领导的后备力量,是实施“青马工程”的社会价值所在。而这一社会价值只有通过党建工作才能得以验证。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到党的事业中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政治方向,则越能验证“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2.“青马工程”的个体价值可以通过基层党建工作来体现

人的个体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明确自己的定位及核心竞争力。“青马工程”每个成员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累积起来的。学员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阶段性的自我剖析,认知自身不足,在自我否定中不断成长,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青年学生,让他们在党的事业中发挥作用,使他们的个体价值通过党建工作得以充分体现。

三、基于“青马工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范式

从本质上来看,“青马工程”不仅是一项促进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核心工作内容,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拼搏进取、勇于承担精神的一项优质示范工程。基于“青马工程”,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范式,将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以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为根本,优化党建工作软环境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冲击很大,他们“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控力相对较弱,极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主要目的就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建设。高校各基层党组织应以此为契机,强化“两课”教学管理,并辅以讲座、报告会、选修课等形式,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经典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帮助他们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进而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二)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模式为手段,开拓党建工作新思路

“青马工程”在人才培养上不断进行模式创新,采取理论武装与实践砥砺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我修缮相结合、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等多种培育手段,切实加强了对“青马”学员的培养。与“青马”学员培养模式相比较,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结合“9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兴趣,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如以教师支部带动学生支部,搭建两个群体共同成长平台;以传统媒体结合现代新媒体传播手段,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

(三)以激发大学生骨干政治使命与责任感为任务,增强党建工作战斗力

精神力量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与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马工程”的顺利推进,使高校学生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树立起成为党组织中骨干力量的远大抱负。各基层党组织要珍视并营造这种氛围,帮助广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伊始就明确发展目标,使其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下奋发图强。要大胆培养学生干部骨干,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创造锻炼才干的机会,让他们在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担任领导者、讲解员、策划人等,使其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政治使命感,自觉投身到党的事业中来,增强党建工作的战斗力。

(四)以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为目标,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既要侧重于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内聚力;又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党的外聚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借助“青马工程”,从以下三方面提高自身凝聚力。第一,要加强党建工作者的培养,让他们参与到“青马工程”人才培养项目中来,担任导师或助理,在工作中得到实战锤炼和理论升华,进而提升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第二,重视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优秀学生党员成为生活中的模范、学习中的榜样、工作中的标杆,在广大同学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向心力;第三,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青年心中,使他们拥有在社会复杂诱惑下的信仰坚守能力,使其满载正能量步入社会各行业建设中,为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着力探讨“青马工程”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机理和路径,实现二者的有机渗透、相互融合,更好地发挥对人才培养的叠加和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1]黄金虎.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路径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5):7-9.

[2]杨晓慧,周明亮,蔡有柱.“青马工程”:高校党团联动的新载体[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9-51.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马党组织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参考答案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青马工程”在高校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