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中话语标记语“你懂的”的语用分析

2015-03-20杨松梅钟庆伦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杨松梅,钟庆伦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2014年年底,《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年度十大流行语,“你懂的”位列其中。“你懂的”本是从英语“you know”翻译而来的网络流行词,来源于2008年国内两大著名论坛天涯和猫扑上关于求索某淫秽套图的隐语。2014年3月3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针对记者关于周永康事件的提问时,用“你懂的”作了巧妙回答,将这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推向高潮。2015年3月“两会”期间,证券时报发表文章《去年“你懂的”今年“很任性”》,印证了这一流行语的方兴未艾。随着“你懂的”在网络话语中的频繁使用,其已经失去了汉语中本身固有的语义,基本结构开始渐渐固化,其功能也逐渐语用化,从而成为一个新兴的话语标记语。

话语标记语这一说法最早由Schiffrin提出,是说话人为了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语言标记。话语标记语在话语建构和理解方面表现出极强的解释力,这使得学界越来越热衷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微博以其自主性强、信息简洁、传播迅速以及影响广泛的特点成为广大网民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微博语言”。本文拟从认知语用的角度,以新浪微博为考察对象,对话语标记语“你懂的”进行界定,然后从语篇组织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这两方面分析其在微博中的语用功能。

一、话语标记语“你懂的”的界定

学界普遍认为话语标记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语音上,话语标记形成独立的语调单位,与其他语言单位之间可以有停顿;语法上独立,常出现在句首或句尾,不与相邻成分构成任何语法单位;语义上具有非真值条件性,即话语标记不构成话语的具体语义内容;语用功能上,衔接前后语句,从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产生影响。

在现代汉语中,“你懂的”这一语言结构显然不具有话语标记语的基本特征。以“你懂的”为关键词,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共出现18条语料,发现“你懂的”主要以形容词和代词两种形式出现。如:

(1)我忙宽慰她说:“那些书,多数是课本,用不着保存。”奶奶说:“不能那么讲。你懂的许多事,还不是从那些书里学的!”

(2)“现在你当然不会懂的,”黑衣人又叹了一口气,“等到你懂的时候,只怕已经太迟了。”

(3)你把你女儿嫁给我,我会成今天这个样子吗?你要弄权,你爱整人,你懂的我都懂。我什么都安排好了,也什么都想明白了。

例(1)(2)中“你懂的”均是以定语的形式出现,分别修饰“许多事”、“时候”;而例(3)中“你懂的”后显然省略了“事情”,代指前文已经提及的内容,不能省略或删除。以上例句中“你懂的”在语音语法上不独立,语义上均影响话题的命题意义。由此可见,“你懂的”在汉语传统用法中并没有话语标记语的特征。

随后,以“你懂的”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进行搜索,随机抽取例句。如:

(4)在非洲,交警必须穿荧光服,否则后果,你懂的。

(5)但借车的都是自己亲朋好友……不借好意思?借吧……你懂的。

(6)一位信徒虔诚地问神父:“你说过上帝关上一道门的时候,会打开一扇窗。为什么我看不见他开窗呢?”神父无奈地答道:“天庭经济衰退,上帝也只能住经济适用房。所以那窗……你懂的。”

从上例可以看出,微博中“你懂的”与前文所列“你懂的”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语法上,微博中的“你懂的”多位于句尾,往往单独使用,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固化形式;而现代汉语中常用作定语,与被修饰名词短语结合成更大的语言单位。语义上,现代汉语中“你懂的”表达了它本身固有的命题意义“知道的”,构成话语的具体内容;而微博中的“你懂的”用来表达双方心领神会的认知,即使去掉也并不影响句子的语义真值。如例(4)中,话语本身已经使受话人脑海中浮现出夜晚没穿荧光服的黑人警察在马路上如同隐身人一样执勤的后果,一句“你懂的”只是说话人心照不宣的诙谐表达。例(5)中的“你懂的”则表达了博主面对亲朋好友借车所无法言表的无奈,亦不影响全句语义。语用功能上,微博中“你懂的”使得话语间的隐含关系得以外显,表示了说话人的态度和心理倾向等,帮助受话人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如例(6)中,神父说上帝也只能住没窗的经济适用房,用“你懂的”提示受话人,说话人所表达的真实意图是房价居高不下。

可见,“你懂的”在微博中形式多已固化,既不影响话语的命题意义,又对其所指向的话语的理解具有某种引导作用,其功能已经语用化,因此可以把它界定为新兴的话语标记语。

二、“你懂的”的语用功能分析

当代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韩礼德认为,从社会符号的角度来看,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就是向听话人传递信息,是一种意义潜势,即语言单位的语义所指;人际功能是指人们利用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的功能,包括表达社会和个人关系的所有语言使用;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将任意一段话语组织成语篇,使其语义、结构衔接连贯统一的功能。

作为语言标记,话语标记语原则上也具有这三大元功能,但话语标记语不影响句子的真值条件,即没有语义所指,因此不具有概念功能,所以我们主要研究其语篇和人际功能。话语标记语的语篇功能体现为说话人对交际话题本身的语言、组织结构等的关注和调控,我们称之为语篇组织功能;话语标记语的人际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们对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状态所发挥的作用,我们称之为交际互动功能。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对微博中的话语标记语“你懂的”进行语用分析。

(一)话语标记语“你懂的”的语篇组织功能

话语标记语的语篇组织功能主要表现在交际双方对言语交际中语篇连贯性的关注。微博作为网络交际的一种方式,尽管带有明显的口语交际特征,但主要还是依靠文字符号等进行交流,缺少口语交际中副语言的辅助。因此,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微博中的交际者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常会借用多种手段来组织话语,使之成为语言组织连贯、结构协调的语篇,而话语标记语显然是组织语篇的有效手段之一。话语标记语“你懂的”的语篇组织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话语结束的标记

话语标记语“你懂的”常被用来表达网友们彼此的心照不宣、心领神会,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往往位于话题的结尾,预示话题的结束。如:

(7)mini小蛋糕,四寸小蛋糕的美味,戚风蛋糕现场烘焙,鲜奶现场打发,口感,你懂的!

例(7)中,说话人假设受话人是顾客。对于买蛋糕的顾客来说,当然希望买到既新鲜又美味的蛋糕,而说话人只是用“现场烘培,鲜奶现场打发,口感”这些不完整的字样,然后加上结束语“你懂的”引导受话人推导出蛋糕既新鲜又美味。

2.话题信息的补充标记

某些时候,微博中的说话人为了达到最佳交际效果,故意或不愿清楚地对某一情况进行陈述,同时又需维持话语连贯,便会用“你懂的”对一些信息进行补充说明。话语标记语“你懂的”也被看作信息补充的一个形式标记。如:

(8)就在刚才,我一个同事被经理打电话骂了。因为他把彩铃设为“对不起,您的电话已欠费,请您续缴话费。”这么大雨,你懂的,经理去缴费路上,他摔了一跤……

上例中,话语标记语“你懂的”及其后作为补充说明的信息,既丰富了语篇的内容,又缓和了话语,为受话人留出了推导思考空间,使补充性功能更加凸显,语篇内容更为丰富完整,说话人意图得以彰显。

(二)话语标记语“你懂的”的人际互动功能

话语标记语的人际互动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们对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状态所发挥的作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需要借助一些语言的或非语言的策略来提示或引导对方,而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便是发话人用来吸引听话人注意,调动听话人参与意识的互动语用策略。在微博言语交际中,人际互动是通过发话人运用语用策略构建认知语境来限制或改变隐含听话人对话语信息的理解而实现的。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标记语“你懂的”的使用在帮助听话人理解话语、识别发话人意图、实现交际双方的人际互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语境一:不必细说,你懂的

“你懂的”之前所要说的,是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共同经历或经验,彼此都明白,没必要再去重复。如:

(9)幸福,你懂的,要靠自己争取!晚安!

(10)很小的时候就听这歌了,但感触深还是在三年前,因为那年总是送人去车站,正所谓离别的车站,当时的情景真的历历在目!心情也莫过于这首车站的歌了!你懂的,因为你也唱过!

例(9)中,对于“幸福”的含义,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要靠自己,这是大家的共识,自不必说。例(10)中,显然是说话人假设看帖的是自己的朋友同学,有相似的经历,对话中提到的歌曲也是心知肚明,用“你懂的”表明了强烈的群体归属感。

2.语境二:不便细说,你懂的

所要说的,大家都知道,而说话人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委婉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和想法。

(11)觉得男儿有泪不轻弹……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孰能无过呢,只是希望你真的痛改前非、一辈子不再碰毒品,柯震东也希望某些人以此为戒,至于我说谁你懂的,作为好朋友我才相劝。

例(11)出自柯震东的一位影迷在柯公开向影迷道歉后,在微博上的发言,随后又附上“柯震东”“也希望某人以此为戒”,显然是柯震东的口吻。其中的“某人”,大家都知道是房祖名,但柯震东和房祖名本是好友,指名道姓肯定伤及友情,因此还是不说为好。

3.语境三:不能细说,你懂的

先对某个不合常理的现象进行陈述,然后以“你懂的”结束话题。话语标记语“你懂的”不是在意受话人是否真懂所述内容,而是对于这种现象的批判,同时也隐含了此方面的事情不能多讲的弦外之音。如:

(12)那只是说不得在文字条规中设置这些条件,但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常常是潜规则,这个,你懂的。

例(12)源于对一则通知的评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性别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尽管政府文件明令禁止不得设置种种歧视,但用人单位依然我行我素。博主用“你懂的”指向了中国就业市场的潜规则,对社会不公平现象进行批判。

三、结语

网络流行语“你懂的”因具有话语标记语的典型特征,可以被界定为新兴的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是当前语用学界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微博中的话语标记语“你懂的”,认为其在微博话语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为语篇组织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这两方面。

[1]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4).

[2]殷树林.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和定义[J].外语学刊,2012(3).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