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科学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

2015-03-19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四中学金冠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二力橡皮塞二氧化锰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四中学 金冠宙

研究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不仅对课堂教学的变革,而且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可以对初中科学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做些巧妙处理和优化,以实现完美的有效教学,下文就此谈谈个人几点肤浅的策略和做法。

一、巧妙利用不成功的实验结果,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探索加深理解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演示实验都能成功展示在学生面前,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如果教师机械地再重复操作实验,而不和学生一起深入分析失败的原因,就会让学生错失了一次最佳的思考问题和科学探索的机会。例如,有一次在做CO2熄灭台阶蜡烛的实验时,由于两支蜡烛的火焰都很大,结果倒完集气瓶中的CO2后,两支蜡烛都没熄灭。这时我并没有马上重新演示,而是抓住这个失败并把它当作一个探究问题提出,“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刚才老师的实验操作步骤有没有错误的地方?”一些观察仔细的学生马上回答,“没有。”“那么为什么实验不成功呢,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学生们开始主动思考并分析,最终有学生回答,“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太大,加热了烧杯里的空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流,把倒下去的CO2推到了烧杯外,导致CO2不能熄灭蜡烛。”“分析的很对。为了验证这个观点,让我们再重新做一遍实验。”我将两支蜡烛的烛芯剪短了一些,烛焰变小,第二次实验便成功了。“还能怎样改进这个实验?”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将CO2通过长颈漏斗倒入。”然后学生亲自演示,改进后的实验结果非常成功。

因此,巧妙处理失败的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可以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求异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自制或改进实验教具,打造高效课堂

在科学课堂中利用自制或改进的简易教具进行演示实验辅助教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这一节中要讲述膈的升降与呼吸,但实验室并没有现有的模拟装置。为了克服器材的不足,我把实验室里的玻璃钟罩(模拟胸腔壁)塞上单孔橡皮塞后,将一根Y形玻璃支管(模拟气管)从玻璃钟罩底部倒插入橡皮塞,再将两个小气球(模拟肺)分别套在两边的支管上,用透明胶带将气球口扎紧并紧粘在支管上,以防漏气,最后将保鲜膜(模拟横膈膜)粘在玻璃钟罩的底部。这样,一个自制的呼吸模拟装置就完成了。演示时教师只需用手指上推和下拉保鲜膜(模拟膈的升和降),气球由于罩内气压的变化时瘪时鼓(模拟肺的扩张与收缩)。借助于这个简易呼吸运动装置直观的演示,不但教师教的轻松自如,而且学生也能清楚地明白呼吸的运动机理,这就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补充实验,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当我们在课堂上讲解纯理论知识点时,光凭空洞说教就会使得教学形式变得晦涩乏味,学生不但学得无趣,而且又难以领会。这就要求我们适当补充一些相应的演示实验,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以达到对抽象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例如,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为了具体说明催化剂的作用,我准备了两支装有相同质量氯酸钾固体药品的试管,其中一支装入二氧化锰,另一支作为对比没有放二氧化锰。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结果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很快有气体产生,而另一支没有二氧化锰的试管迟迟没有气体产生。这个补充的对比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的理解,比起枯燥的理论讲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又比如,关于《二力平衡条件》的演示实验,教材上是让钩码处于静止状态下研究二力的平衡条件,为了避免学生因此而产生认识的局限性,我们需要补充一个演示实验。将弹簧测力计挂一个钩码后做匀速上升或下降运动,再一次研究二力的平衡条件,这样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认识就比较全面。因此,我们不应拘泥于教材上安排的演示实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演示实验,为学生搭建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

四、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

对于演示实验教学,如果我们教师一味地遵循“教师演示+学生观看”这种教学模式,这势必会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些演示实验,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探究性自主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我将原本是教师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分组实验活动。首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并画出I-U和I-R的关系图;最终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I、U、R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在这种变验证实验变探究实验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新知识的发现者,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动手操作技能。

五、让生活用品走进课堂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所需的器材不必非得从实验室获取,很多常见的生活用品本身就是一件合适的实验器材。例如,用携带方便的激光笔用来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让原来不易被发现的光路变得清晰直观。在课堂上用厨房内常见的食醋来演示怎样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 给教学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又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气体膨胀做功原理,我们可以找来一个空的大饮料瓶以及与瓶口相匹配的橡皮塞,再在橡皮塞上钻一孔并将气门芯插入孔中。演示时,往饮料瓶中加入少许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并将饮料瓶固定住后叫学生用打气筒从气门芯给饮料瓶不停打气,直至塞子从瓶口冲出和瓶内充满白雾。让生活用品当作器材来演示实验,既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能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科学就在自己周围,科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这就培养起他们关注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总之,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我们还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继续探索,逐步完善演示实验,尽力让演示实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二力橡皮塞二氧化锰
探究催化剂的作用创新实验设计
“二力平衡”知识巩固
“二力平衡”随堂练
追寻二力平衡探究之路
锰矿石中二氧化锰的快速测定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势均力敌”的二力平衡
电池用二氧化锰的生产方法与研究进展
氢气的制取及其爆鸣实验的改进
鱼沉浮与水面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