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初探

2015-03-19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第二中学朱洪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第二中学 朱洪毅

“课堂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设计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它是教师与学生以问题为中介进行正常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师科学地处理好何处提问、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等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与化解难点,开启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提问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有效的提问方案。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能注重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但是,我县由于种种原因,前段时间一些数学课上仍存在这种现象,许多老师对以“问题”为中介的教学方式的实质理解不清晰,致使课堂提问在新课程实施至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偏差。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一些数学老师在提问题中的问题设置、提问对象、问题导向三个环节出现的不妥现象进行探索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凌云的教学改革出一分力。

一、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问题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比较沉闷。很多老师都很重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然而,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对“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在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上不是很恰当。主要表现为:设计的问题偏离教学主题和问题没有启发性。

(二)问题设计门槛太高,学生没有同等学习的机会

依照课程标准,成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当是从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实际出发,即要求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然而在课堂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出现了教与学相脱节的现象:教师所设计的内容呈现少数优等生可以“吃得饱”;而中等生和后进生却“吃不了”的局面。

为了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我们可以这样思索。

第一,老师应以“同样的授课方式,不同的层次、区别的要求”来向全体学生提问。确保提问的价值与可行性,并积极鼓励和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提问可以将问题分类来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都能有所作为,而不能只设计成让学习好的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分析,否则将严重影响学困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二,在问与答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空档”,以便于学生深思,也就是说当老师提出问题之后不急于找学生回答,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不同的时间考虑。每位教师实际上都知道,对于事实性认知的问题,等待几秒钟为宜;对于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时间要依据学生的反应和问题的难易情况适当地延长。

(三)忽略学生思维过程,学生没有真正学会学习

很多老师只关注学生的答案,认为学生回答正确,就代表学生已经掌握问题了,或者曲解新课程评价的方式:对学生不妥当的回答老师没有做出明确的判断,或在问题卡壳的时候,没有及时给学生提出补充、点拨思路等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理解仍处于模糊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案例比较常见。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激趣式提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的一块巨石,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提问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非到学生“愤”“悱”之时,不可轻易提问。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3.诱思式提问

诱思式提问注重诱导、注重思维纵向的延伸,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这种境界,引发学生探索、思考。因此,诱思式提问要加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也要控制难度,保护学生探索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现今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启发性、新颍性,照顾全体性。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角度和表达,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当然,高效能的提问类型有多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不同的提问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能。日常备课时,倘若我们能依据教材资源,结合自身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收到预期的成效。同时,倘若我们还能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自己在问题设置、提问过程、提问效能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能不断加以发扬和改进,那么,我们教师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挖掘,我们的专业就会得到主动创新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氛围就会更加和谐,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