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建构

2015-03-19四川省剑阁县成教中心杨成永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四川省剑阁县成教中心 杨成永

四川省剑阁县文峰中学 杜立蓉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师安身立命展现才华的舞台,是中小学学生才智增进身心成长的摇篮,是中小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石。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

(一)基本概念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活动,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发展性。教学是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第二,互动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

第三,目的性。课堂教学有其教学目标。目的性是主导教学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依据。

第四,引导性。课堂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学”加以适当科学的引导。

第五,生成性。教学是实践性活动,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在具体情境中必定会产生预设之外的情况。

第六,实践性。教学活动要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是理论知识在实践领域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素

“三要素”观点就是学生、教师、教材。学生是教学基本出发点,学校就是为了教育学生而兴办的,学生就是教学的基本要素。学校需要教师发挥作用,学生需要教师引领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这个重要角色,无疑教师就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媒介,是教学活动直接所需的因素。

二、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就是指导教学的思想观念。常见的七种教学新理念有:有效教学,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生命化教学。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在共同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行动方式。教学方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具有目的性、交互性和可操作性。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三类九种。一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二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三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通常指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所采取的途径、形式、程序和手段等。最常见的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课堂教学的态度性、能力性、方法性问题

(一)态度性问题

一是“不愿学”现象。有的教师存在一种心里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不接受新课程改革理念。二是“不想改”现象。有些中老年教师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就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三是“不敢改”现象。面对新课改,有些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担心参与课程改革,影响原有的教学质量。

(二)能力性问题

一是教学基本功薄弱。教学基本功包括“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课堂表现力、现代教育技术等要素。由于训练不到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依然如故。二是组织教学能力不足。新课改要求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理解的偏差和运用的不当,致使课堂教学出现“放得开、收不拢”的现象。三是教学设计能力不强。有些教师对学科研究不够,对学情掌握不准,对现代教育技术不熟练,在教学设计方面力不从心。四是教育研究能力欠缺。不少的教师能够应付常规性教学,但是对学科教研的积极性不高。听课看课后,不能做出恰当评议。

(三)方法性问题

一是“拿来主义”比较普遍。有些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学设计,或者直接运用备课书上的教案,不假思索,不做取舍,没有扬弃,没有创新,纯粹搞拿来主义。二是教学方法选择错位。有些教师选择教法时张冠李戴,方法错位,致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三是“极端主义”表现突出。有些教师未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分寸,把课堂变成了娱乐场。

四、课堂教学的本土性、创新性、实践性建构

(一)课堂教学的本土性

一是教师队伍决定课堂教学的本土性。一些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几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探索性教学。二是学生来源决定课堂教学的本土性。农村家庭学生对外面的世界直接感知的很少。因此,农村生源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教育资源决定课堂教学的本土性。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多数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设备设施条件还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一是知识传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新时期的课堂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要用新思维新方法去引导学生良性发展、健康成长。二是人格塑造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适时融入德育教育的内涵,把德育元素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三是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先决条件,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课堂管控,知识归纳等三个环节都要实施好。四是提升质量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要质量;新授课要精讲多练,复习课要精讲精练;提问要注意对象,评价要表扬激励。讲练结合,动静搭配,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一是确立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课堂教学关乎学生的成长、关乎教师的业绩、关乎学校的形象。所以,一个明智的校长总是关注课堂,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改进课堂教学。二是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谨言慎行,准确传播科学文化,积极输送正能量,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三是丰富教学改革的理论素养。教育工作是一项不断推陈出新的劳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更新观念,研究新课标,熟悉新教材,适应新形势。四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运用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传递”“直观感知”“实际训练”三大类,要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做出选择。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