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学法制教育初探

2015-03-19贵州省贵定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中学法律

贵州省贵定中学 陈 健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黄金时代。对以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既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目前学校的法制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制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教育的创新,从而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一、丰富和完善中学法制教育的内容

法制教育中要依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成长需求。对中学生而言,主要的法制教育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视法治精神的内涵教育。法治精神它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公平与正义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具体事例上,要求以法律为准绳,在中学生中广泛宣传和酝酿教育公平、分配公平、机会公平等,教育学生要做人、做事要正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平等相等,和谐相处。

二是要教育学生权利和义务是一个有机体,一个中国公民,在法律权限范围内,规定着相应的比如,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选举权等,同时也规定着相应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参加服兵役的义务等。教育学生任何个人或组织不能任意侵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于违反者应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

三是让学生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含义,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积极抵制不良行为的诱惑,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懂得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受到国家保护,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掌握自我保护和维权的方法,学会采用诉讼或者非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二、加强学校教育者法律素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科书,一般法制教育的教师由班主任、政教处管理老师、政治课教师担任,他们当中有的对法律只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无所知,这样的教师法律素质水平相当低,根本就不具备胜任中学法制教育的能力。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法律素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条件,要求各学校把教师的普法学习培训落实到实处,加强中学法制教育者的法律理论素养培养,对专门从事中学法制教育的教师要定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教学技能的培训。

二是定期组织对各学校的教师、行政工作人员进行普法专题考试,以此引起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考核促进学习的目的。要求教师要摒弃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真正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做到不仅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同时要充分利用假期、周日等时间邀请大学法律专家、教授或司法部门的专业人士集中为中学教师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教学技能,不断深化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同时能有针对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三是中学应配置专门的法律专业的师资,走专业化的法制教育观念是中学法制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学校重视,学生认可的具体表现。专业化的教师法律意识强,法律知识较为丰富和全面,能够较全面地理解和诠释法律知识,给学生以权威感和信任感,学生可以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一种像学习语数外的思想来重视法制教育,从而在学习态度极为端正,兴趣上尤为浓厚。

三、探索中学法制教育的创新方法

中学法制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一直以来比较单一,一般是以全校性的专题讲座为主,主要是学生以听报告的形式被动地接受,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兴趣不高,效果不佳。因此,深化对中学法制教育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结合当前中学法制教育的现状,本文认为,中学法制教育要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应在教育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是中学法制教育应与专题性讲座相结合。首先,要求专题内容要力求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其次,专题讲座要与互动教学相结合,讲座上既是教师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的舞台。突出知识的讲授,伴随有学生的讨论交流。

二是法制教育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学生,怎样做好一名中学生。虽然相关规定没有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权威性,但是它都是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的要求,能很好地规范中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让中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作风。

三是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中共十八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进行概括,其内容具针对性,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形式具有层次性,先从个人层面入手,是对每个中国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依次上升到社会,国家层面。“每个人的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影响教育下,在个体成长经历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为中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从本根上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而法制教育又为中学生摒弃腐朽思想,低级的价值判断,出轨和违规行为提供评判标准。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和中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力量,构建起以学校为核心,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构成的法制教育网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学生法制教育尽自己的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和谐愉快,使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使我们的整个社会平安、稳定。我们要通过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努力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中学生中学法律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