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之我见

2015-03-19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廖小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眼朱自清背影

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 廖小珍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占据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且根据新课标对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所提的具体要求,散文教学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因此,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要做好散文教学,就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事、情、理的“赏析”中,把握文脉、揣摩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

那么,如何提高其有效性,达到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诵读美文,感知形象

散文,不管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记述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通过诵读美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这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当引导学生欣赏“春草图”时,我们的感官首先反应出来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彩“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是朱自清笔下的草,自然清新,调皮可爱。“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是朱自清笔下的人,自然休闲,更生活化。欣赏“春花图”时,我们的感官首先反应出来的是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是朱自清笔下的花,秀美诗意,富有生命力;欣赏“春雨图”时,我们的感官首先反应出来的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通过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整体内容的感知,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抓住文眼,理清脉络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文眼就是散文“心灵”的窗户。所谓“文眼”,是指在散文中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它一方面点明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是全文的脉络的焦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文眼是最容易找的,因为作为父爱代名词的“背影”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所以学生只要多读几遍,就会很容易找出课文的文眼——“我与父亲相见已有二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文眼”明显地暗示出,在“我”心目中,父亲这个熟悉的背影绝非寻常可比。围绕着这个文眼,作者写了生活中父子之间的许多琐事,由此逐渐将情感推向高潮,来表达父亲爱儿子和儿子思念父亲的深情。

“线索”是串连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没有它,文章将是“一盘散沙”。由此可见,线索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准散文的线索,因为只有找准了散文的线索,才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

三、研读细节,品味情感

散文中作者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常常撷取生活中的细节,进行“精雕细刻”。因此,精美的散文常常用一两处详写的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文章的深刻主题。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研读细节,因为动情点就包含在具体的场景中,就在一个个的细节里。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的动情点,就应该选描写父亲爬铁道为儿了买橘子的“背影”这个镜头。“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示努力的样子……”作者抓住“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肥胖’的‘背影’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可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爬铁道的动作,“探、攀、爬”等动词,让学生想象攀的吃力,并体会从“肥胖的身子”“蹒跚地走”等语句,突出爬铁道的困难。这些细节描写,情真意切地写出了父子至情,使儿子的爱和父亲的爱产生共鸣,同时也使“背影”成为了父爱的代名词,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四、揣摩语言,体味意境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而意境又往往是通过语言及意象传导的。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及意象,体味意境,就把散文的思想哲理、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且还散文之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教者首先要进入意境。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入感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在这里,教师的“带情”“导引”是重要的一点。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巧妙地带领学生一同遨游艺术殿堂,才能达到不断深化教学的目的。

五、含英咀华,学习技巧

选入教材的散文多为构思巧妙、用笔神奇的佳作,其借外在之景,抒内心之情,传神地状物,精巧地升华,造成情深意浓的美学胜景与极强的艺术魅力,往往使你沉醉在美的享受中。再加上其朴素而优美,自然而新奇,严谨而洒脱,通俗而惊人的语言,触及你的灵机,拨动你的心弦,更使你流连忘返。散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精读细研,努力挖掘其的语言特色,掌握其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语言、手法运用的分析,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的技巧,并尝试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运用学到的技巧进行散文作文练笔。

诵读美文,感知形象;抓住文眼,理清脉络;研读细节,品味情感;揣摩语言,体味意境;含英咀华,学习技巧;以上这些是我进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教无定法,妙在得法”,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吃透两头,要对大纲、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教学中时时注意把握教材重点,讲究策略、讲究方法,处处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入手,让学生真正品尝到散文甘美的果汁。

猜你喜欢

文眼朱自清背影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两个背影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