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2015-03-19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沈丽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 沈丽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而,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明白数学与生活是鱼和水的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回味生活。

一、挖掘教学资源,捕捉生活化教学素材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需,无处不用数学。”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把握儿童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让数学知识蕴含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现行的沪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主题图,这些色彩鲜艳的主题图,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能够吸引学生去观察,而这些美丽的主题图,多数和生活息息相关,为生活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小胖的一天》这节课,教材用丰富的主题图出示了小胖的一天,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认真观察小胖的一天,并将自己起床、上学、放学、休息等时间联系起来,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再汇报了解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学习《认识钟表》知识已是水到渠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教师就应具备生活意识,用一双慧眼发现数学信息,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利用自己的教学思想,对素材进行自主的深层次开发和加工,并将其与生活中积累的教学信息资料灵活整合,进行恰当重组,以使教学流程更加顺畅,教学效果更加。

二、实施教学策略,借助生活化教学

(一)课堂语言生活化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鉴于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把抽象化的教学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去理解和学习。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我把它说成“角的兄弟姐妹”,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这样一系列有生活趣味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又有用。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生活化的知识有利于学习者利用既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对新知识进行顺应和同化,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他们的世界千奇百怪、色彩斑澜。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子蹦蹦跳跳”“青蛙跳”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

(三)教学手段生活化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之前,让学生先剪平行四边形供上课用,远比老师给学生好。因为学生在剪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学生在解题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考虑,是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意识的体现。的确,许多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而学生又容易理解那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

三、解决生活问题,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一)设计生活化的练习

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形成和巩固,都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对练习的设计至关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说,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教师设计习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问我根据班上男生25人,女生17人,这一数据设计习题: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解答的情况继续提问:“刚才做对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设计习题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开展生活化的活动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起点与归宿,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把新知识用于生活中。

实践证明,构建良好的“生活课堂”,以趣激思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方法。“生活味”和“数学味”互相融合,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还原知识的生活本原,使教学的内容不仅贴近而且融入学生的生活,使教学扎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才能使书本上符号化的知识具有生命状态,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乃至发展数学。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和练习,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爱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