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2015-03-19湖北省兴山县实验初级中学王宗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活动课心理健康心理

湖北省兴山县实验初级中学 王宗胜

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兴山县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竞赛暨培训的评委工作。通过这次竞赛,我看到我们县心理健康教师这支队伍已经从“幼芽”发展成一颗“树”,心理健康老 师已经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为学校稳定提供健康的心理保障。同时,听完每节课以后,我总有点“美中不足”的感觉。下面就个人的体会谈点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看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应该体现活动课的特点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点就是要让主体动起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怎样让学生能够有序的动起来,做到“动而不乱,严而不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和学生融入在一起,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其它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如下几点。

一是内容不同。一般学科课程侧重人类积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心理健康的内容显得弥散,而且是侧重在对学生智力、心理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的心理品德的训练,它是以学生的个人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二是形式不同。学科教学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即使是活动式教学,也是学生自身单个活动较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进行。

三是师生关系不同。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具有权威性,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真诚、亲密,老师和学生就像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关系、向导与游客的关系,学生是这种关系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互动分享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一个环节是活动之后的分享,很多问题及问题的答案都是通过分享而得出来的。分享得好,事半功倍,学生从中受益匪浅,否则心理健康活动课也就成了纯玩的游戏活动,时间长了学生面对已经玩过多次的游戏,就失去了兴趣。因此,互动分享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互动分享问题的层次性。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分享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这个活动中你完成了什么?活动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从中我们能学到什么技能技巧或明白什么道理?例如,《放松心情》分享可不可以这样:同学们在你平时的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下你的心情感到紧张?举例说明。这时学生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紧张的例子,如课堂上老师的突然提问、初次上台演讲等。为什么会出现紧张的心情呢?学生可能会畅所欲言,说出各种各样紧张的理由。这时教师主要是捕捉信息,抓住最主要的与预设目标一致的信息,从而达到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怎样解决紧张的情绪使自己处于放松的状态呢?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捕捉有效答案。教师在小结时,与学生一起分享“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明白了什么道理?”这样就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本节课的预设目标。

二是互动分享问题的开放性。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际操作中,要把一些封闭性的问题换成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更便于师生融为一体。例如,《制定我们的学习计划》“我今天这样学习”中“如何才能很好的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换成“你准备怎样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呢?”把怎样制定计划换成了你怎样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将任务具体化到每个学生,让他们都有事可做,因为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有各种各样,但是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这样,学生就自然想到制定学习计划了。这样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开放意识,想法也会比较丰富,不仅避免了学生一句话就回答了问题,还可以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继续下面的提问和讨论,变封闭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三是互动分享问题中老师不要给出标准答案。对学生交流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答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也使学生特别是平时不愿意参与讨论和不愿意发言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生最大的需要就是别人的肯定,因为一句亲切的肯定,能使阴霾的天空云收雨霁,使平淡的日子绚丽缤纷。当然,这里的肯定要宽严结合,运用得当。肯定(表扬)不忘指出不足,指出问题(批评)时不忘给予希望(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师尽量做到不批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当然,这里的肯定不是老师直接把答案说出来,而是肯定学生的积极行动和相互学习的热情。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体现活动课的特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更不要担心“动”起来就会“乱”。活动课中的互动分享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良好的分享氛围,设计出具有开放性、层次递进的问题,运用各种技巧让学生真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才能使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中学会静思,学会审视,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热情,从而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活动课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心理感受
活动课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