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文学趣话 丰富语文教学

2015-03-19吉林省汪清县教师进修学校朴航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3期
关键词:趣话季羡林趣事

吉林省汪清县教师进修学校 朴航瑛

语文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大海之一粟,只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沉醉于书海,汲取文学精华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本着这种理念,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巧用文学趣谈,来丰富自己的语文教学。

一、巧用文学趣话 ,趣味学习字词

中国汉字的结构均有一定的内涵,汉字作为全球唯一存在的具有符号性和信息性的古老文字,每个字本身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如学到“佯”这个字时,告诉学生表面是假装羊的人,实际上是狼;“冢”,把家里房子上的顶埋到地底下就变成了坟墓;“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为了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给学生讲了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趣事。苏小妹曾经想出一上联难为灵隐寺的一个和尚:“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不料这位和尚才思敏捷,旋即对出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人”“曾”合为“僧”,人”“弗”又合为“佛”;而“女”“卑”合为“婢”,而“女”“又”又合为“奴”。和尚这一对联对的甚是巧妙。

汉字是有生命的文字,它的内涵寓意远非字表的浮现,略加品味,如同淡茶一杯醇香四溢,悠远绵长,而语文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文学趣话,就会使学生热爱汉字,更好地学好汉字。

二、巧用文学趣话,愉悦学习诗歌

中国是文学的国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文人在创作诗歌时都留下了一段佳话,信手拈来,细细品味,真是别有一番趣味。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引用一些文学趣话,将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注入源头活水。如教学诗歌《蒹葭》时,我在导入部分给学生讲了有关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趣事:论文答辩时,考官问为什么孔雀东南飞?考生巧妙的用另一首古诗《西北有高楼》的题目作答,博得考官会心一笑,显示了考生较深的文学素养。又如,学习《过零丁洋》时,适时插入文天祥面对强权威逼利用,宁死不屈的情境描绘自然就会感染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学生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的领悟力度。

三、巧用文学趣话,享受阅读教学

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学生讲了探险家余纯顺的探险经历,让学生对探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季羡林《我的童年》时,我又给他们讲了季羡林大师给入学报到的北大学生照看行李的趣事,身为北大校长的季羡林衣着朴素,平易近人,被新生误认为校工,而季羡林认认真真地为那个学生照看了一个小时的行李,以此彰显了季羡林大师的人格魅力。

四、巧用文学趣话,乐学写作技巧

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写法时,给学生讲虚写和实写的写法,时,我又给学生讲了朱元璋和解缙自己的趣事。解缙和朱元璋去金水河钓鱼,结果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这时朱元璋让解缙留诗纪念,解缙为难了,实写吧,一条鱼也没钓到,皇上会不高兴,伴君如伴虎,万一龙颜大怒,岂不小命不保?不写吧,君命难违。才子就是才子,解缙灵机一动,挥笔写下了“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真是奇妙,前两句是实写,皇上钓鱼而且没有钓到鱼的事实真实再现,后两句虚写,万岁君王没钓到鱼不是君王无能,而是凡鱼不敢朝天子,有资格见天子的是龙,而金水河没有龙,博得龙颜一笑。既让学生学会了虚写和实写的写法,又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至于苏轼兄妹互相打趣的诗作,苏轼调笑苏小妹额头大:“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苏小妹调笑苏轼脸长的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的奇特夸张,还有欧阳修巧羞秀才的“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道修(羞)”的谐音双关,无不让我们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体会到诗歌语言的精炼传神,借鉴到许多奇妙的艺术手法,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故事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歌的特殊功用和独特魅力,内心萌发学习语文,陶冶情操,丰富智慧的愿望和热情。

五、巧用文学趣话,提升品格修养

了解众多古人练字的佳话,我们能从中学习“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精神。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的缘由,我们会从中汲取他那豁达乐观的人生理念。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典故,我们会更加钦佩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宁静和高雅;了解杜甫身居茅舍草堂,暴雨瓢泼之中,仍顾念天下苍生,我们怎能不为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所动容?品读这些诗歌趣话,如同面对良师益友,面对圣贤哲人,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可以受到熏陶,感悟人生,提升做人的品德修养。

上述,现在的社会是个知识迅速更新的社会,如果语文教师忽略了知识的积累与充实,这样的教师也只能是目光短浅的“教书匠”。所以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除了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外,教师还应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加快,知识的更新在提速,信息的传播在普及,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学识渊博、学养丰富,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文学趣话,才能使语文教学从容不迫,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中国是文学的国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学趣谈在丰富语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就像课堂的味精一样,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这道菜”其味无穷,充满活力,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趣话季羡林趣事
趣话“虎”汉字
我的书斋
听雨
“崔黄叶”趣话
九月趣话九数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咪咪(节选)
趣话“羊年”
街头趣事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