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传媒类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余华文学专业

盖 伟

盖伟/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本科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思考,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如何改革?正如王晓明老师所说的:“我们都是大学教师,几乎每周都要在课堂上讲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倘若不仅是出于谋生的需要,我们为什么有兴趣讲这门课?又为什么每日孜孜、费心劳神去做这方面研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1]王老师的诘问反映出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困境,也是每一位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及课程教学目标、考试考核方式的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式也必将进行调整,同行们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改革。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姑且概括为“四个接轨”,虽然无法面面俱到,但求能够抛砖引玉,希冀各位同仁补充和修正。

一、与影视接轨,唤起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

面对升学、就业压力以及“全民娱乐”化的现状,即使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也不读或者是少读作品,即使读也大多是快读、略读,这就严重影响了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而影视作品以其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热闹的场面,快捷轻松地就被学生接受,不像读作品那样费时费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库里,有很多经典的作品被改编翻拍成影视剧,如鲁迅的《祝福》、巴金的《家》《寒夜》、沈从文的《边城》、钱锺书的《围城》等,也有很多作家的生平被拍成影视剧或者人物专题纪录片,如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而拍摄的电影《萧红》以及人物纪录片《追忆女作家萧红》等,此类现当代作家的相关影视很多。

在讲授作家作品时,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课下观看相关影视资料,以他们对作家作品的深入认识唤起他们对原著的阅读期待。比如在讲到巴金的《寒夜》时,引导学生课下先观看影片《寒夜》,并且布置“从电影到小说—我观《寒夜》”的作业,学生在课下观看影片后都能积极地去阅读原著,这样到课堂教学时,大家纷纷谈论自己的观后感和读后感,老师只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和总结要点就行了。

另外,对于作家的深入认识或者喜爱也是推动学生去阅读其相关作品的原动力。观看作家的相关视频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心理上产生共鸣,引发阅读其作品的兴趣。比如在讲到余华时,先要求学生课下观看纪录片《人生在线:余华》,在授课时我问学生:“看完《人生在线:余华》,对余华这个作家有什么认识?”有的学生回答,被余华这种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所感染,对自己的学业及人生规划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有的学生说,对余华这个人产生了质疑,因为他连最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一个连拔牙都会拔错的人会写出什么好作品呢?带着这种疑问,学生读了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读完之后又产生了新的认识,被其作品中那种“生的执着和美好的人性”所感染,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坚强地生存。由此可见,由被动要求到主动阅读,视频资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观看作家视频资料,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正如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读经典”。

唤起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深入阅读作品,才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听故事”“看热闹”,而是转为“思故事”,学生与作品才会产生心灵的沟通。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体验他们的真实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2]

二、与专业接轨,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都是对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认为这些是对其有用的课程。在我们所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所学过的学科基础课程中,您认为哪些是您印象比较深刻的课程?”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在发放的100份调查问卷中,学生印象较为深刻的课程大部分集中在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现代汉语》(播音)《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影视艺术概论》等课程,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仅有8位同学印象比较深刻,占问卷总数的8%。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备课不充分还是讲课不认真?是学生不重视这门课还是学生过于挑剔?是课时太少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那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课程都是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所从事的工作联系比较紧密的,而《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相对边缘化的课程,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更好地与学生的专业接轨,这应该是我们要关注的。

如讲到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凤》的朗诵视频,这样有关画面的选取、朗诵的技巧、拍摄剪辑的技能就得到了充分的实践运用。在讲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时,我要求学生找一部分自己最喜欢的章节进行改编,并拍成短剧,学生改编的《父爱无言》《情深父子》等片段效果都很好,又一次将专业技能与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联系在了一起。

以上的两个案例表明,在实践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会更加深刻,文学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运用也就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三、与生活实际接轨,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索

文学来源于生活,表现社会现实,呈示人类思想情感,传达完善自我的意向性旨归。所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挖掘文本中潜隐的人文精神和信念内涵,帮助他们提升修养、唤醒良知、维护尊严,抵御市场化和物欲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讲舒婷的《致橡树》时,在学生完全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设置了“什么是理想的爱情?”“女性真的不能依附于男性吗?为什么?”“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爱情?”等等与其情感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学生积极发言,诉说自己的认识。另外在理解了“橡树”和“木棉”的内涵以后,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以“致木棉”和“致橡树”为题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这个作业学生写得都很认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写作能力,还引发了他们对人生的关注与思考,增强了阅读和品评文学作品的兴趣。

四、与第二课堂接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第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或沟通机制,可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推进学生工作,也是一种学生成才标准和人才培养导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第二课堂的指导。我们院系提出了“双百方针”,即学生在校四年应读“百部经典著作”看“百部经典影视作品或相关栏目”。在学生读和看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解惑,同时还应不断地扶植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学活动。如开展“经典诵读大赛”、文学讲座、话剧专场演出、微电影展播等活动,指导学生举办与文学相关的社团活动等等。将学生的文学审美、文学爱好的培养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搭建将文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的平台。

[1]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一)[M].上海:东方文艺出版社,1997:1.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余华文学专业
一颗假糖的温暖
我们需要文学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