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访谈的策略研究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谈话主持人资料

王 妍

王妍/郑州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在读硕士(河南郑州450001)。

策略制定的充足与否是电视访谈能否达成既定目标的关键。策略的制定大致分为内容策略、形式策略。

一、内容策略

内容策略,一是话题选择,二是资料搜集,三是谈话构思。

(一)话题选择

话题,是电视访谈的根本。不论是以事实还是以情感交流为目标的电视访谈,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都要围绕本期话题展开交流讨论。节目的目的,是解决这个话题所提出的问题,或是通过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和引申,展现嘉宾的个人世界、内心情感。

首先,话题必须符合节目定位。根据节目定位选择话题要考量两个问题,一是话题的价值所在;二是此次访谈的价值所在。其次,话题必须具有谈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社会价值的引导能发挥积极作用。第三,话题必须是受众喜闻乐见,便于传播的。第四,话题必须利于社会引导、价值传承。电视访谈话题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有为其“议程设置”的强大功能,话题选择的好坏,可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把握好话题谈论的时机与关键点。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最佳讨论期,要力争抓住关键点产生最佳节目效果,产生深远社会影响。

(二)资料搜集

在话题确定之后,就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包括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指在话题确定前制作方就已经掌握的与事件相关的全面而真实的背景信息,间接资料指与话题中的事件或嘉宾相关联的“边缘”信息。

对于电视访谈来说,嘉宾是节目的第一主角,是话题信息、个人信息的主要发布人。在节目策划阶段,对嘉宾的多方面了解是极为重要的。电视访谈根据其不同目标,分为以获取事实为目标的事件类访谈、以情感交流为目标的情感类访谈。事件类访谈中,嘉宾通常是事件的参与者或相关人士,制作方不仅要清楚地了解嘉宾的背景资料,更要事先知晓嘉宾对于所谈论事件的观点和态度,这有利于主持人合理设计提问及谈话过程中的整体把控。情感类访谈中,嘉宾即是话题,嘉宾所占的份额较之事件类访谈更重。这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嘉宾有深入的了解,要充分占有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

(三)谈话构思

谈话是电视访谈的主要形式,每一个参与谈话的人都会对整体节目进程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充分占有直接和间接资料的前提下,尽可能详尽地构思谈话进程,形成一条节目线索。

制作方以及主持人在进行谈话构思时,大致应满足四个要求。首先,让嘉宾“开口说话”。作为主持人应该对到场的嘉宾表现出足够的尊重,给予嘉宾足够的说话空间。但有时也会遇到不善于表达或是不乐于表达的嘉宾,这就要求主持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嘉宾。其次,让嘉宾言之有物。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或是跑题,或是交谈内容空泛的问题。第三,让思想观点碰撞。“你说我也说”的效果远远好过“你说我听”,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聊天环境。最后,与受众产生共鸣。

二、形式策略

(一)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1.主持人定位。主持人的角色总的来说,分为讲述者、引导者、倾听者、控制者四种。主持人把握自己的角色及其变化,对于在节目中灵活自如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主持人是讲述者。主持人通常在节目开始时扮演讲述者的角色,使嘉宾以及现场观众了解本期节目内容。作为一个讲述者,要讲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充满趣味。其次,主持人是引导者。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方向的正确性以及引导方式。第三,主持人是倾听者。在电视访谈进程中,主持人更多的时间是在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这也是电视访谈与其他电视节目形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倾听是提问的前提,电视访谈具有很强的即兴因素,要求主持人能够根据嘉宾的回答,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点,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将话题引向深入。最后,主持人是控制者。体现在对整体节目的驾驭能力上,包括把握话语分寸、合理分配话语权、恰当引导嘉宾观点、理智处理突发状况等。

2.主持人风格。纵观当下众多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但凡能长久吸引观众,必然有一个风格独特的主持人,他们或犀利,或睿智,或幽默。在“风格传播”特征日渐突显的今天,电视访谈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有了一些时代的印记,差别性、多样性、稳定性、真实性、审美性等成为主持人风格的必要特征。

主持人在访谈中所彰显的风格特色往往体现着节目定位,主持人的明星化趋势日渐突出,但与明星的特质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智慧、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成为一个优秀主持人。

3.主持技巧。对于电视访谈主持人来说,其定位、风格都已经在节目的前期策划以及主持人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真正想提升节目效果,靠的还是主持人的现场主持技巧。

首先,主持人作为一位倾听者,要能从嘉宾的讲述中发现亮点,及时切入。在访谈的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轻易放过嘉宾所讲的每一个字句。其次,主持人要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制造分歧,但又要保证各方面话语权的平等与整体访谈氛围的和谐。第三,主持人是控制者,要防止无用的话语占据宝贵的节目时间。在有限的时间中,挖掘最多的故事,向受众提供最丰富的信息。最后,主持人要学会总结观点,节目最后在嘉宾与观众之间达成某种共识。

(二)对嘉宾选择的基本要求

嘉宾的选择,是前期策划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节目能否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在确定嘉宾人选之前,制作方和主持人都要与嘉宾见面,深入了解情况,对嘉宾的选择应有多方面的考虑与要求。

首先,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嘉宾。事件性访谈,通常选择的是与事件紧密相关的人士或亲历者;情感类访谈,嘉宾本身就是话题,所以要选择那些自身有内容、有故事的明星或成功人士。其次,应选择有魅力、有水平、有内容、擅表达的嘉宾。魅力来源于嘉宾的个人综合素质,包括言谈举止、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专业素养等。不同侧重点的电视访谈对于嘉宾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情感类访谈,需要嘉宾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及情感表现力;事件类访谈,不仅需要嘉宾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对逻辑思维、观点鲜明等也有很高的要求。第三,对于有故事但却不善或不愿表达的嘉宾,主持人需要积极引导。引导的手段有音频、视频资料、辅助嘉宾、触动嘉宾的个人故事的运用等。

嘉宾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确定性,在话题确定之后,制作方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符合要求的人进行筛选。要想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号召力和高收视率的电视访谈类节目,选择嘉宾需慎重。

总体看来,我国的电视访谈在不断地发展与超越中,逐渐缩小了与国外电视访谈的差距,日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但也应该意识到,电视访谈需要的是精品,明确的访谈策略是精品产生的基础。

[1]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01.

[2]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楠.新闻撞武侠—央视评论部新闻创作秘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季宗绍.电视深度报道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张龙.访谈的策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访谈节目中推进谈话[J].社会科学论坛,2008,07(下).

猜你喜欢

谈话主持人资料
主持人语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