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校会计集中核算如何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2015-03-19重庆市长寿区教育资金结算中心余池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核算中心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资金结算中心 余池

随着国家对教育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核算问题也就成为政府、国内学者们广为关注的话题。2008年我区成立中小学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它集会计核算、监督、服务职能于一身,该中心的成立对全面规范基层中小学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中小学校与核算中心分别是两个独立的机构等原因,在平时的工作中,核算中心职能起到核算的作用,而在财务的监督职方面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仍存在着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

一、长寿区教育系统集中核算后会计监督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监督职能缺乏主观能动性

把中小学校财务统一纳入拿到核算中心核算,其本质是一种外在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如果将其放置在我们财政(或教育部门)的管理角度来看,依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财政(或教育部门)内部对资金的自我监管方式。简单地讲这其实是存在于制度中的先天缺陷。例如:核算中心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重核算、轻监督”的问题很明显。一方面,核算中心的会计每人要负责5-7所中小学的账务,本来日常的工作就比较繁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基层中小学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有的核算人员心中存有顾虑,怕到下面基层学校实施监督工作会得罪人,特别是碰到自己比较熟识的领导和干部,因此也就将监督工作停留在对原始凭证的要素规范性审核上,缺乏监督的主动性。又如:对于一些基层学校的重大经济事项的具体决策过程、实施过程不做深入了解,对于有待商榷的经济事项采取回避的态度,并没有真正核实该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

(二)缺乏对会计责任主体的认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指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收支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学校会计核算机构,只设置报账员,把所有的票据统一归集到核算中心集中办理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的一种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形式。但在全部账务集中到核算中心管理后,有的基层学校的领导、工作人员错误的认为会计的责任主体转移到了核算中心,也就由此而放松了对本校财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由于各中小学的校长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抓教学、搞教研上,忽视了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核算中心的监督工作也得不到基层学校的配合、理解与支持。

(三)学校工作与核算中心工作脱节

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是独立于核算学校的,办公地点也不再学校,由于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具体经济业务中,也就对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这种缺乏知情度的监督将很难得到实施。另外,核算中心对基层学校的财产物资管理也很难监管到位。因为,核算中心只是对基层中小学的财产物资进行记账、核算,具体的财产物资是由学校管理、使用、清查。这就使得学校的财产物资与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另外,核算中心对基层学校的财务信息反馈也不够及时、全面,因此会出现清理往来账等不及时的现象,时间一长就很可能变成呆账、坏账、死账,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报账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各中小学的报账人员基本素质并不高,很多学校的财务人员是由任课老师兼任,更有的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财务人员还没有会计证。这些报账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无法适应财务工作的,特别是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财务理论等知识了解与掌握就更少了。

(五)内部控制不够健全,执行不到位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监督职能的关键环节。由于基层中小学内部控制的不健全,使得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即使有的基层中小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制度,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使得这些平时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念在嘴上的制度形同虚设。

二、完善中小学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主观能动性

每一项财务活动,都需依靠会计人员进行核算与监督,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是由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决定的。因此,要选用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备专业会计知识与技能,并能认真核算和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勇于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的人员到财务岗位工作。

(二)强化基层学校的责任主体意识

基层学校的账务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后,其主要负责人仍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建议在主管(财政)部门的倡导下,根据有关规定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划清基层学校与核算中心的职能职责,使单位负责人真正确立起对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执行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

(三)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共享建设,让财务工作无缝衔接

我区于2013年在区财政局的统一布署下,在“党政网”平台的基础上建设起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该系统是集预算管理、指标管理、计划管理、支付管理、资产管理、清算管理、账务管理和年结管理等几大功能的集合。该平台解决了的财务信息共享与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使财政、核算中心、基层学校、主管部门都能通过“党政网”这个平台了解学校的预算、计划、财务、资产等相关信息,学校的支出都必须通过财政审核后才能实现,有效的发挥了财政的监督行为。特别是基层学校足不出户都能掌握本单位财务的相关信息。能及时的完成往来账的清理,财产物资的账账、账物的核对工作,使财务监督工作更方便快捷。

(四)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落实力度,规范财务行为

制度是落实的依据,落实是制度的体现,制度一旦脱离了落实,就如同衣服脱离了身体,再完善、再具体的制度也是一空文。经过了解,绝大部份基层学校都有他们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学校的制度还比较健全。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时就力不从心,往往会受到“情、利、权、势”的干扰和左右。所以,一方面基层学校和核算中心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有效的监督,让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如:我区教育系统就进一步细化了校舍维修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于30万以上的修建项目学校及主管部门都不具体负责工程,而是直接委托公益事业公司整体修建。而对于5-30万的一般维修事项,我区教育系统也要求学校从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到选取施工单位经过政府采购流程,做到有彰可循,让制度管人,有效的发挥的制度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对制度的执行建立奖惩机制,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核算中心和基层学校的财务人员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等结合起来,使制度的执行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对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培训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财政对学校的投入资金量大、项目多,学校负责人及财务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形势越复杂。学校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提高政策水平,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另外,要加强对报账员的培训和管理,切实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充分发挥好监督和纽带作用。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学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应运而生,这是我国教育部门对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在会计形式上的一种转变与探索,总体而言实施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中小学会计集中核算必将随着资金运动与支出管理的变化而变化,并充分发挥着会计的监督职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王文章.浅谈中小学的财务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田冬丽.对中小学校会计核算改进的几点建议[J].财经界,2011

[3]刘秀芳.浅谈如何发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现代经济信息,2011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核算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