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探讨

2015-03-19宁波鑫三利冷箱技术有限公司汪和平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管理人员资产

宁波鑫三利冷箱技术有限公司 汪和平

财务管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的强化是目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动力。不管是在市场经济机制基本框架的形成以后,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当中,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不能够削弱其管理权,只能加强其管理,财务本身就是具有这样的职能。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认识片面,管理主体不明确

何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就是企业产权的拥有者,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其特征就是独立性和经济性共存。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产权制度,使得国有企业资产人格化,也就是说应当使得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和企业法人产权区分开来。这当中还需要明确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国有企业真正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实体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企业经营者,具有民事权利、承担其民事责任的法人。想要触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所形成的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出台多种措施来进行调整,但是就目前出台的各种措施而言,并没有达到预期中所想的效果。国有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政府干预过多,国家所有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资产大量流失,企业不能得到更大利益的同时也损失了国家的权益,国有企业本身效益低下,负担过重,延缓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就是国有企业财务主体不完整,缺乏整体性。

想要在企业产权制度建立的基础上保证企业法人的资产在企业内部运作顺畅,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法人管理制度。在这个制度当中,对于各个阶层领导的划分需要十分明确,相互间的委托管理关系和权利不能混淆。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岗位划分明确,其相互关系统一又能够相互牵制。可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状况,管理人员的观念并没有得到纠正转变,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国家的委托关系被忽视,导致资产流失。在这样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之下,管理人员对于国有资产不负责任,趁改制机会利用各种理由人为地制造改制陷阱,不评估资产就进行资产转移,造成资产大量流失。

(二)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结构不合理,其表现为资本比例被非经营性资源大量占据,造成企业负担沉重,尤其是国有企业社会负担,使得企业发展缓慢。一些企业的产品滞销,损耗了大量资金,一些非经营性资产空闲,不能充分利用以制造新产品。资产老化,导致生产产品不能跟随市场需求。资金周转不灵,流动资产构成不合理,导致企业运作力不强。

资本结构不合理同样也会造成企业效益不高。国有企业负债过高是普遍问题,虽然融资办法有所增加,但由于我国金融证券也不发达,使得企业融资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这导致了企业筹资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只能向银行贷款。

负债是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这导致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加上企业流动资产不合理,致使财务日常收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一些企业迫于资金原因而不得不破产。企业管理人员也缺乏财务管理知识,风险意识不高,只追求利润收益,判断长期或短期投资失误,往往不能收回投资成本,致使企业资金损耗,错失市场竞争时机,失去市场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内部财会基础工作薄弱,导致信息失真

财务部分的主要构成就是会计,而会计工作不规范,违法违纪的现象就会出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表现为:会计盲目听从领导安排,不按照规定办事,不考虑工作内容,使得内部秩序混乱;会计没有原则的随意将工作简单化,不按照规定审核账目或随意添加账目,导致会计核算混乱。在企业内部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企业正逐步走向衰落的方向。

(四)财务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财产流失严重

除了国有企业本身需要加强管理之外,财务部门内部监督管理也同样重要,这是依据企业实际状况而制定的一种内部管理模式。大多数企业在这一方面都有做出相应的明确规定,但是因监管疏忽导致其内部管理混乱,不见成效,内部人员散漫,这也是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明确

国有企业产权法人的财务主体必须要进行明确,实行严格管理化。作为企业若不能抓住产权,就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所以,完善国有企业财务主体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缺乏多元性,这才导致了企业资产流失。将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能划分明确,各司其职,制定完善的法人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人为造成的改制陷阱,避免资产非评估转移,使得企业资产明确化。

(二)对企业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将财务状况优化

调整国有企业资产结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对国有企业本身状况进行具体评估,将老化或者限制的资产卖出或出租,间接提高企业资金来源。对于效益好的二级企业优先开发融资渠道,使其尽快发展,为企业主体提供更多资金以周转发展。

同时,将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也进行调整。在保证企业原有资金的情况下,通过节约成本,缩减资金来扩大资金来源。也就是说,通过其他的有效合法途径将债务转化为股东资金,降低付息,减小企业压力。这在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调整资产和资本结构的另一方法就是增量资金,这是对于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一种扩张改变。这不但使得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增加,还使得企业融资工具多样化,还能更多地发挥增量资金的效用:国有企业现有资产重组,企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还可以调整国有企业的现存资本,使得企业运营得到优化,从而改善企业发展。

(三)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提高风险意识

作为得到国家经营授权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其管理知识也必须得到加强。通过学习与实践,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提高投资风险意识,充分了解管理职能。通过这些学习与实践,企业管理人员充分了解企业营运并非只是单纯的追求利润收益,合理评估长期或短期投资,降低国有企业投资风险,增加市场竞争力,使得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对于财务部门内部进行切实管理,加强监督机制,培养优秀的会计人员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是以人为本,所有的管理制度与监督都是由人来执行的。那么,作为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一员,更应该切实做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而作为财务部门的管理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贯彻落实企业制度,发挥其监督职能,制定公平的赏罚制度,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利益。也就是说,人员管理与职位升迁相挂钩,在这种动力的促使之下,发挥员工的潜能,培养员工认真、严格、公正的工作态度。

在现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开发和合理应用占到了首要地位。企业应当努力培养优秀的会计人员,尽可能的发挥员工的潜能,建立健全的员工培养制度。对于国有企业,卓越的财务管理,应当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打破传统的企业管理规范,大胆启用新人才,这是企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投资”。就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度而言,保证资料准确,信息不失真,优秀的会计人员是不可或缺的。

三、结束语

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尤其是对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不但掌握着企业的核心命脉,还掌握着企业资金的周转流动,所以对于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更要加强。我国现今经济不断发展,而国有企业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想要让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发展方向必须把握好。在现今的企业发展中,会有更多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发生,应当具备积极向上的态度,冷静思考解决方案,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在增加利润收益的同时也加强了企业管理。

[1]李瑞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南方论刊,2009;09

[2]白秀梅.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外资,2012;04

[3]杨永宁.浅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策略.财经界(学术),2010;22

[4]肖磊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世代经贸,2013;09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管理人员资产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