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施工企业资产重组财务问题探析

2015-03-19钦州市金海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霞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资产重组资产财务

钦州市金海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张霞

随着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重新就位及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实行,大多数国有施工企业正面临着资质等级过低达不到投标要求而承揽不到工程,而无法在激烈的招投标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困境。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为了走出困境,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借鉴国外资产重组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国内的国有施工企业采取了资产重组。通过对企业国有产权结构的调整,把资质等级低的几个国企通过资产重组,组建成一个高资质的国有施工企业。对于国有施工企业的资产重组,财务管理是关键,决定着资产重组成败。现结合财务管理实践,对国有施工企业资产重组的财务问题作一一探析。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概念及主体分类

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国有企业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对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本的重新组合。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是指根据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要求,将国有企业重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公司制度。我国的资产重组从主体来说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企业自主的行为的资产重组,二是国资委利用其出资人的身份进行的资产重组,国有企业多采取第二种形式,本文所指的也是第二种形式下的重组。

二、国有施工企业资产重组的财务管理

按资产重组的基本步骤,现阶段国有施工企业资产重组的财务管理分为重组前期可行性论证阶段、重组过程中资产评估阶段、重组后整合阶段三个基本阶段。

(一)重组前期可行性论证

重组前期可行性论证是资产重组的首要程序,也是资产重组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通过对被重组企业的基本情况的调查,特别是财务情况的调查,可以了解被重组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对财务方面的调查,重点关注目标企业财务风险。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利用率,是否有账外隐性债务、或有事项等。通过对目标企业的风险评估,对企业的重组的可行性论证起到指导性作用。

(二)重组过程中资产评估阶段

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评估,必须聘请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重组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行评估,以此来确认国有资产价值量。评估主要包括存量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施工企业的重组评估主要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长期投资、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的评估等。由于多数国有施工企业前身都是事业单位,部分国有企业还拥有行政划拨土地,这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国有施工企业的账面上都没有反映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对企业进行评估时,要将行政划拨土地作为国有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经评估机构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后,应根据核准确认的评估值进行账务处理。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与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有差额的,其差额应调整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评估增值部分未来应交所得税的,还应将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计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

此外,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目标企业的或有事项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常见的有企业的债务担保,如目标企业存在担保债务,重组企业就存在连带责任风险,会给重组企业日后的生产经营带来重大的经济隐患。

(三)重组后整合阶段

资产重组后,要进行财务整合。国有施工重组企业对被重组企业的财务整合,主要有以下方面:

1、财务人员的整合

为了确保重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了财务人员统一上收的管理办法,做到机构和人员统一。重组企业对被重组企业的财务人员统一收归总部管理,统一考核。

2、财务规范的整合

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后,财务管理较难统一和规范,致使信息传递受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产重组的效率。被重组企业仅将部分资产投资到重组企业,被重组企业仍运行。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后,与被重组企业的利益关系协调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统一被重组企业的各项财务口径,以确保获得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被重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可保证重组企业有效运行。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也需要财务会计信息为基本依据,对经营作出决策

3、资金管理的整合

重组企业的资金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重组企业应重点加强资金控制,实现统一的资金管理。重组企业还要做好资产划转、资产过户手续,实现实质性的产权重组,盘活资产存量,发挥资产利用率,最终达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三、国有施工企业资产重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施工企业重组后,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缺乏资产重组的财务法规指引和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

目前国家对资产重组尚未有规范的管理办法和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现行资产重组的做法大多是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但由于国情不同,财务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重组企业的财务处理没有统一的指引,也不利于行业的会计管理。

(二)财务管理不科学,造成企业定额缺失,投标报价水平不高

当前很多国有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还没有进入系统的管理,资产管理不严密、资金调配管理不充分,成本控制力度不够都是现实存在的重要问题。不完整的财务管理,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例如:目前的国有施工企业都未建立企业自身的内部定额,这将影响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水平,将会影响到中标项目的后续的资金管理,而企业自身内部定额的制定,必须依赖于企业完整严密的成本核算和控制。

(三)缺少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高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低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整体偏低。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培训逐步由面授形式转为网络教育,很多财务人员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对网络的学习教育也是应付了事,平时看书读报的时间也少,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专业水平偏低。

(四)资产重组后债务包袱仍然很重,资金问题仍是困扰企业的最大问题

经多年的重组实践证明,历史债务包袱依然是压着企业的一座无法跨越的大山。仅仅通过产权结构的优化,并不能完全实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大多国有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后,存量资产是得到了优化配置。但因资产重组只对产权结构进行调整,重组后的资产仍是国有资产,重组前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并未因重组而得到改善,重组后的企业除了资质得到了提高,增加了一定的企业竞争力外,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仍然存在,比如:富余人员多、人员素质差、承担重组前原企业大量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设备陈旧等。这些障碍引发企业出现资金紧缺,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国有施工企业资产重组财务管理建议

(一)规范资产重组的法律法规、相关指引和会计核算方法

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资产重组的法律法规、相关指引和会计核算方法,使资产重组的财务管理更规范。

(二)国有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优化产权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

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正确运用财务方法管控好资金,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保证各被重组企业财务独立的同时,核定被重组企业的投资返还率,以平衡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并推行科学的成本管理,建立起企业内部定额,提高企业的投标报价水平,用更现代的财务管理方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加强对会计专业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胜任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企业财务部门应多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方面的学习并制定考核标准,以此来提高人员的素质。

(四)资产重组的同时启动企业改制是保证资产重组成功的前提条件

要甩开历史债务包袱,清除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企业资产重组的同时应启动改制,剥离国有资本,置换职工身份。

[1] 林晓燕.走出国有施工企业的困境──施工企业资产重组问题的探讨[N].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2] 陶台浚.浅谈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短板[J].当代科技,2014(6)

[3] 李新永.基于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23)

猜你喜欢

资产重组资产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利财务
A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历程分析
资产重组,农药企业为何如热此“热衷”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