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构建研究

2015-03-19厦门三虹钨钼股份有限公司赖海龙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管理制度导向

厦门三虹钨钼股份有限公司 赖海龙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控制实施和评价成为我国企业和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及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的问题。而目前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能确定是以实施战略为导向还是以纠错防弊为导向,不确定是系统整合还是模块实施,应该怎样处理新旧内部控制规范的关系,其他的公司管理制度与公司内部规范的关系等。针对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战略管理与系统分析等理论探究解决的思路,最后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企业适用的内部控制管理实施机制。

一、战略管理与系统分析思想

(一)战略管理

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是企业战略和内部规范实施之间关系的反映。综合目前的理论和实务界的观点,可以得出现阶段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探讨大多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出发的,主线是财务报告,目的是纠错防弊,确保资产安全和信息真实,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与我国的《基本规范》和美国的ERMIF的精神相违背,不利于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按照前者的精神,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的是战略目标。而后者也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是内部控制实施的首要任务,并且企业管理层要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目标。另外,通过实施战略目标最终创造价值是企业的最终追求和根本动力,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也是未实现战略目标。

股东财富实现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但是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其利益需求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否则难以实现终极目标。所谓战略管理就是企业要根据组织复杂多变的背景,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目标。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采取战略思想分析对手,从战略的眼光看待对手与自身的优劣势,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资源的供应,制定战略目标并指导行动,免于被淘汰的命运,使企业获得长久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由此可知,战略是企业实现根本目标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者针对环境做出的一种选择和反应,目的是实现财富最大化。

对于企业而言,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方向,必须要进行战略规划,但是,有战略规划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业绩,还需要进行战略实施。由此可见,战略的定位与实施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的。战略定位是企业的治理层需要控制的,而战略实施需要管理层的控制。企业战略是通过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合法经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等来实现的。所以,内部控制就是战略实施与战略定位的控制,是一种确保实施战略而保证组织实现目标的机制。

(二)系统分析

其他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整合分析就是两者的协调问题,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是很复杂的工程。从目前的规范和指引来看,有应用指引、鉴证指引、黑夜资金、存贷等应用指引。从内部控制现状看,许多企业以及建立了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制度,只是在设计的完善和执行上有些差别而已。如果只是按业务模块实施控制,就会使内部控制变成一种形式,不能支持战略实现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目标,这种现象是由复杂多变的环境造成的。

目前,企业内部存在着几种错误倾向,强调某个管理工具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认为管理工具多多益善,盲目更新工具,这些错误认识使企业管理混乱,出现相互抵触和矛盾现象,无法实现战略目标,反而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改变这些倾向来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改变的根本途径是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系统整合。这种思想的理论根源是国际系统科学学会会长迈克尔·C·杰克逊的系统思考观。是基于整体论而非还原论,整体论是整体研究位于局部研究之前,基于单一理论的传统解决方案,只重组织的局部而缺乏整体观念,所以遗漏了局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最优化的某局部可能对整体有损坏,导致管理者很难用局部优化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可能一直组织的创造性。具体的做法是改变管理者理念,注重整体层面的组织,保证局部的运转和与整体的合作,使局部服从整体,用系统的观点解决问题。由于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益化,在对企业内部实施控制时,要从根本目标出发,全面考虑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存在的风险,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梳理,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实施企业内部控制[2、3]。

二、构建以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机制

其实,无论是《基本规范》还是ERMIF,都属于概念范畴,如何在实践中以战略为导向,内部控制规范和其他管理制度的融合并嵌入企业流程中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构架,如英国提出的《Tumbull报告》和《Flint报告》。这也为我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提供了参考。

把我国的内部控制指引与规范和系统思考与战略管理相结合,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需要关注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千差万别的内部环境。过去,那种封闭、静态的思考模式不能适应企业组织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引入机械的控制方法,使公司回到一种僵硬的管理形式,而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能适应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的内部控制系统。所以,不能再机械地套用过去的规律,而是应该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和合理的程序,使设计的控制机制具有企业特色。其次,要对控制层级进行区分。实施控制规范时,需要区分控制层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战略又能融合其他的管理制度。战略控制侧重于制定战略目标,是企业的战略形成过程是治理层的职责。管理控制是落实组织战略的过程,是经营层的责任。企业具有组织层级制和经营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就要将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落实到内部每个组织单元。战略计划的执行者是人,要对执行者进行激励,所以,整个完整的管理控制系统至少有战略计划、业绩评价、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最后,是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往往忽略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管理的进步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其作用是降低内部控制需要的成本,提高控制效率;实现信息的快速和及时反馈,使控制效果更明显;通过和其他管理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的系统整合。所以,在实施内部控制时,要利用信息技术,使其与内部控制相集成。

三、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是从企业的层面研究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可以使监管部门推进实施和建设内部控制标准,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最终实现战略目标,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1] 徐翔.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J].2014

[2] 池国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构建: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J].会计研究,2009

[3] 池国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构建: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J].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管理制度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偏向”不是好导向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