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2015-03-19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张月艳谢锟傅佳佳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供货商原料流程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张月艳 谢锟 傅佳佳

一、新形势下改进采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出现,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企业的领导者应迅速认识到采购在生产和销售中的重要价值,国际化的贸易需要实现从供应商、厂家、分销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作为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成本,它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即采购入库前发生的一切合理支出计入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及装卸费等。要使组成采购成本的各项费用降低,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改变旧有采购的观念和做法,建立新型供需关系和采购经营模式,全力改进影响采购成本方面的人员素质、采购流程、采购技术、存货管理等问题。

二、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轻视,采购人员非专业

大多数生产企业中采购岗位,一般都不是熟悉采购专业的专职人员,领导一般都是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做,一些采购人员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拿回扣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就很难保证所买原料质量,质劣价高的产品一旦被购回就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质检不过关,影响了产品的销售而失去顾客,进而失去市场。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因内控部门职能薄弱,导致采购腐败事件层出不穷。

(二)采购流程不合理

企业对常用的、数量大的、价格偏高的生产主料未进行采购前的市场调研、质量评估、信用评价、现场调研,致使得到与所购商品不十分准确的价格、质量信息,如果直接购买就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也使产品成本不断增加。有的企业虽然前期调研工作做好了,但因为相关采购流程不能紧密跟进,生产急需的原材料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影响了生产进度,待工待料的过程也导致了采购成本增加。

(三)采购技术落后

传统上一般直接去市场比较,小量的直接购买,大量的直接确定供货商送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仓促性;有的仅和以前的熟人合作,不比对市场的价格变化和同类质量的产品,这些都是片面的进行采购,采购技术相对落后。

三、采购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领导重视,制度制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企业的领导者要在单位树立重视采购的意识,再从内控和采购制度着手,从制度上规范原料的采购及计划的申请、审核人批准权限额度、采购流程、相关内审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依据办公与生产分类采购的规定和采购方式、报价单和审批单等,要求采购人员严格按制度进行,相互监督、制约,使每一采购环节公开、透明,在加强采购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所购原料的质量合格率,为企业持续发展经营提供了基本保障。

对于采购人员业务能力及素质的提高,一些跨国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思考:

(1)绩效考核:跨国公司对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交替运行两套指标体系,即业务指标体系和个人素质指标体系。尤其是业务指标体系所包括的:采购质量是否提高?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供应的服务是否增值?采购是否有效地支持了其他部门,尤其是生产部门?采购管理水平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这些指标都是硬性的、很难加以粉饰,所以这种评价很残酷,对那些只会搞人际关系而没有业绩的采购人员很快就会被淘汰。

(2)制度约束:只有存在回请机会的前提下,才可以出席供应商的宴会,在出差的发票上必须注明费用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二)优化采购流程,规范操作程序

采购活动作为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首先由采购部门负责初选供应商,质量与技术等部门评价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内控部门对其资格进行认定,价格由审计部门控制,入帐和付款结算由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在确定完这些流程后再由采购部门进行原料的运输,保证原料的及时供应,相关经办人员对控制点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相互监督,紧密配合。

(三)建立信息化供货商平台,优化采购技术

生产企业与供货商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频繁的更换会给双方带来相应的成本增加,而保持长期的友好合作,不但节约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费用,还能保证原料的质量和送货的及时。企业内控部门应建立供货商市场准入制度,对长期合作的单位从近三年的经营业绩、有无不良记录,相关合作单位等方面考察供货商的经营能力、产品质量、市场信誉,必要时还可实地考察,按所采购的原料分类给他们建立长期档案,就可在准入供货商的档案里优先选几家进行招投标采购,进行签有固定期限的开口或闭口合同,这样不但能节约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摸底费用,还能保证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供货商不会临时涨价,这些都大大节约了采购成本。

(四)集中采购

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料按用途可进行以下分类:大量采购、小批量采购、办公用品、生产主料和辅料,在相关的供货商企业里分别选上3-5家单位进行采购询价,供货商不仅要在询价单上明确写出:产品总价、供货周期、付款方式、质量承诺及与所供产品相关的其它说明事项,而且还要提供特殊产品的授权书、产品质量认证类证明、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等材料,并加盖公章后传真或扫描发回。在资料收齐后召开集中采购询价结果讨论会,通过比对相关资质、样品质量,最终确定1-2家集中采购供货单位,这样不仅能够在价格谈判上使供货商做出一定的让步,还可防范市场波动风险,集小订单成大订单,获取采购规模优势,摆脱代理商的中转成本,直接与制造商交易,保证了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

四、结束语

企业要想获取最大利润,在采购成本控制中不仅领导要重视管理,更要面对采购制度执行不力、内控流程混乱、审计部门职能薄弱、采购人员素质低下等导致采购成本增加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使企业采购成本得以控制,随现代经济发展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利润得以持续增长。

[1]田锋.浅析中小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问题研究[J].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

[2]倪井喜.优化内控设计预防采购腐败[J].经济师:2009(5)

猜你喜欢

供货商原料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基于TOPSIS评价体系的企业供货商问题研究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一)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高效编制油气管道EPC项目采办竣工文件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销售管理及供货商选择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