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对策

2015-03-18崔雯雯

传播与版权 2015年5期
关键词:网媒传统媒体困境

崔雯雯

浅析网络深度报道的困境与对策

崔雯雯

在当下更多的公众把目光聚焦网络,网络成为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似乎日渐式微。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竞争却愈演愈烈,原本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赢得受众的“杀手锏”,网络媒体也希望分得“一杯羹”。目前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显然不如预期的那样一帆风顺,它遭遇了重重困境。本文简要分析网络深度报道遭遇的三大困境,并希望可以找到解决途径。

网络深度报道;困境;对策

[作者]崔雯雯,安徽大学。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定义有多种说法。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报告中的定义:“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趋势方向的报道方法。”安徽大学教师刘勇的《深度报道采访与写作》一书给出的定义是:深度报道就是深刻和全面揭示事实真相的报道方式。综上,我们不难发现深度报道就是对事实要有深度和广度的全盘剖析和揭示。

对于网络深度报道我们找到的定义有邹学麟《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深度报道研究》:网络深度报道,就是深度报道依托于网络媒介进行传播的一种报道方式,它是以集纳的方式,围绕某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事实,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运用新闻各种题材及背景材料,调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连续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和展示新闻主题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新闻报道样式,是提高网站的浏览率、增强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当下,在纸媒的深度报道发展较为成熟之时,网络作为有强大生命力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纸质媒体时效性不强,受篇幅限制不生动具体,与读者的互动性差;网媒快速兴起,满足了受众在新时代对信息需求的海量和时效性。就在网络媒体试图借着新技术大展拳脚之时,网络深度报道成为它与传统媒体竞争所遇到的一个进退两难的关口。

一、网络深度报道面临的困境

(一)困境之一:为了吸引点击题材选择“猎奇性”,品位不高

目前网络新闻中的背景性报道、分析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深度报道的数量十分有限。少数姑且可以称之为形式上的“准深度报道”中,猎奇性新闻比重大,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不够,这导致网络深度报道几乎鲜有影响力,很多受众在网上看到消息后,还要再阅读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

为了吸引受众,大量刺激性、猎奇的题材被专题化,以整版的形式推出,并加以视频图库、记者编辑点评,附带很多超链接。刚开始可能点击量上去了,网民的参与性很高,跟帖评论很多,长此下去受众习惯寻求刺激性报道的深度探究,网络深度报道的专业化何在?同时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新闻事件,网络深度报道却处于“缺位”状态,一是版面篇幅不多,内容粗略;二是完全没有关注;三是没有原创的内容,仅是对传统媒体报道拿来后的“东拼西凑”。

(二)困境之二:网媒从业者专业素养不高

网媒的从业者基本有两种,一是从纸媒转入网媒的新闻从业者,二是完全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学习的业余人士。网络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海量的信息也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网媒从业者中一部分从纸媒转过来的,他们专业素养相对较高,但思路陈旧,不能够适应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他们可能只用笔杆子,现在必须要成为“多面手”,除了写还要编,拍视频照片,后期剪辑,反而越是面对丰富的手段和材料,越是不知从何下手。另一部分网媒的从业者完全就是“门外汉”,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由此对于网媒从业者“把关人”角色的缺位就不难理解了,亟待专业训练和网络新媒体新闻意识的重塑。

(三)困境之三:优势变劣势“多媒体乱炖的四不像”

网络平台以它的多媒体传播革新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的海量也大大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扑面而来的各色相关信息的叠加和罗列,在受众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找寻有效信息。整个深度报道没有主线,各部分的组合是分散破碎的。

目前网络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

一是通过主页的标题组合来链接具体文本,罗列、堆积新闻素材。很多网站称之为“专题”——试图以简单的新闻罗列和资料堆积来增强报道深度,效果却令人质疑。尤其一条热点新闻的相关报道通常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内容确实“丰富”了,中心主线却丧失了。这些新闻大多是在同一层次上不断展开,内容大同小异,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阅读这样的内容,受众既不能从罗列的新闻中获得清晰的认识,也不能从庞大的专题中得到引导。这种报道形式的问题就在于不能清晰揭示出新闻事实的实质,不能给受众提供有意义的解释。

二是将报纸媒介的深度报道以文字形式、将电视媒介深度报道以视频形式放在网页上,有人称为“移填”“克隆”。如《人民日报》办的人民网,《光明日报》办的光明网,其深度报道基本是各自报纸的复制品。与简单的新闻链接相比,这种方式倒是发挥了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但却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自身的优势,让网络沦为传统媒体的副本。

三是在一个“专题”上,视频图片和文本的“发声不一致”,“乱炖”现象突出,无论和报道的主题有无关系,只要搭上边,通通都放到同一个版面或者是版后的超链接里,没有一个想要集中表达的中心思想,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所谓“专题”其实没有“专一性”,完全是“众声喧哗”的状态。

二、解决网络深度报道困境的对策

(一)对策之一:精选材,重品位

要重视网络深度报道的选材问题。一个好的题材就成功了一半,网媒从业者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不容忽视,不能一味寻求喧嚣性刺激性的内容来吸引受众,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网媒“缺位”也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的,不能只为了“叫座”,而不关注“叫好”。网络深度报道的选材问题渐渐凸显,网媒本身“把关”的缺位,一味追求利益,终究会导致黔驴技穷。对于网络深度报道的选题问题,网媒要试着向传统媒体学习,静下心精选材,注重品位,才能“叫好又叫座”。网媒从业者要时刻关注时下新闻热点,提高新闻敏感性,为了做好网络深度报道,要把网络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网络的优势,让网络深度报道日臻成熟。

(二)对策之二:网媒从业者专业素质的提高

网媒的从业者们要有这样的意识,网络作为一个多媒体平台,手中可以利用的优势有很多,但是不能因此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网媒从业者首先要熟悉网络传播的各种方式、视频图片的处理、超链接的合理使用。网媒从业者不能仅为了求新求变,而忽视专业主义精神,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服务性精神。此外,网媒从业者的媒介自律也很重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净化网络环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做网络深度报道的时候,网媒从业者要有着执着追求事实真相的信念,态度要严谨认真,切不可马虎了事“四处借鉴”。

(三)对策之三:“集中主题”“挖掘深度”“整合优势”

要让网络深度报道吸引受众,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就要求网媒的编辑记者们对所要刊载的新闻事件有足够的把握,思路清晰明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网络本身的多媒体传播都是传统媒体只能望其项背的优势,它打破了报媒版面的限制,拥有超链接,对于电视画面的超越是可以有数量不限的在线视频,同时信息的海量能够及时更新事态变化。这些都要求网媒从业者在策划一个网络深度报道时,要有自己独家的材料,有鲜明的主体意识,不是只要有相关内容就尽力往上堆砌,要有章法,有全局观。

没有深度是网络深度报道的一大弊病,对于新闻事实只是对相关消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不去追寻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也不去预测新闻事件发展的走向,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不能给受众答疑解惑,只能做到一种“快餐式”阅读。网络深度报道要想赢得受众的关注,必须对于新闻事件深挖下去,对受众的兴趣点要耐着性子进行层层揭示,给深度报道定下一个深度挖掘的方向。对于优势的整合,文本和图片的有效配合更能给受众还原新闻真实性的最直接的感官冲击,做到“有图有真相”。

网络深度报道就像网络的兴起一样,正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对于网络深度报道的种种发展困境,网媒从业者要正视它们,适时进行改进,不断进步。未来几年,相信网络深度报道将不再是网媒的短板,而是成为和传统媒体两分天下的利器。

[1][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王征,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滕月.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做好深度报道[J].新闻传播,2013(6).

[3]邹学麟.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深度报道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版),2011(4).

[4]苏宏元,段润.Web2.0时代网络深度报道的特征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

[5]华进,蒙冬明.论网络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及叙事功能[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6).

[6]周怡.试论网络技术富余网络深度报道的特征.[J].青春岁月,2014(2).

猜你喜欢

网媒传统媒体困境
困境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2017公路交通管理十大热词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以独立调查锻造主流网媒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