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路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03-18庄志浩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微信政治大学生

□庄志浩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13年发布的消息,截止到2012年,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5.64 亿,互联网在民众中的普及率已经超过42.1%,同时我国互联网发展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特征就是手机互联网使用的数量大幅增加,到2012年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达到4.2 亿,这些都表明互联网在民众的政治生活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无疑尤其是其中使用率最高的群体,对于新技术、新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成为互联网新技术的重要受益者。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对大学生的生活日益产生影响,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自然也成为其了解政治信息,发表政治观点,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路径。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

为了研究当代大学生参与政治的主要路径,本课题的研究选择了郑州、新乡、洛阳等地的10 所高校1,000 名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样本的选择上集中选择本科生以及大专生,通过发放问卷、走访等形式,让毕业生对问卷中所选择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回答,通过科学设置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发现大学生现在政治参与的主要路径有:

(一)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接触政治信息。大学生群体面对较重的课业负担,较难有时间与外界社会接触,即使在有限的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大学生主要兴趣的集中点也较难完全关注在政治信息上。但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群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就接触到外界的政治信息,也成为大学生了解政治信息的主要路径,现在大学生普遍使用微信、微博等工具,在对当代学生了解政治信息的主要路径的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表示,微信、微博传播的信息是其了解外界政治信息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官方机构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对大学生了解政治信息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也通过互联网实现政治信息的传播。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政治信息后,往往会通过微信,微博等软件给予评价、转发,通过微信、微博、QQ 等软件形成的朋友圈等群体聊天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政治信息的传播。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无疑提升了政治信息传播的效能,大学生通过信息的转发就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将所接触到的政治信息传播出去,同时通过追加评论以及点赞等方式,表达自身对于该政治信息的态度,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高达76%以上表示参与过信息的转发与评论,但对于转发信息的选择和甄别,调查的对象中普遍表现出,没有对信息的真假进行较为细致的核对,大多数转发信息的目的是出于对信息的感兴趣程度。

(三)大学生对网络政治问题的关注。通过网页的浏览以及对信息终端传播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是大学生对于网络政治焦点问题的关注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路径,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种媒体都开始注重互联网媒体的重要性,通过各种网络终端进行信息传递,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有高达80%的大学生有经常浏览网页的习惯,85%以上的大学生有经常性关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传播媒介终端的信息的习惯,网络时代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较大程度上集中在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上。

二、网络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征与不足

(一)对传统价值观念忽视。在网络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主要交往手段,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由于交往各方的主体性不明确,再加上网络管理上的不完善,致使网络交往中出现大学生传统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世界价值判定的标准有所模糊。尤其是在网络负面新闻等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很容易盲目参与到政治信息制造以及传递的过程,而对政治信息的内容缺乏正确的价值判定。同时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等各种压力的增大,大学生面临更多的负面压力,这种压力容易导致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价值判定标准变化,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价值的判断。

(二)对政治参与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传统的思维模式需要调整,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表现在沉迷于网络游戏,盲目跟风,充当了负面网络信息传播的“水军”,对政治信息传播的真实性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特别是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世界,境外等敌对势力也通过网络等将各种虚假的政治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国内,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活跃的群体,往往对政治参与充满热情,但缺乏理性的分析。

(三)对主流价值意识的淡薄。在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纷繁复杂,在缺乏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大学生极易迷失其主流价值,从而将各种新奇观念作为其意识观念主流,受到各种虚假消息的愚弄,这些都对社会主流意识产生了很重要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处于知识学习意识观念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价值意识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接触到的主流意识的正确与否对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但网络世界本身对大学生而言,由于缺乏主动的规定性的引导,致使大学生表现出主流价值意识淡薄的现象。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导机制的构建

(一)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通过网络终端都可以将信息放在网上,由于网络传播速度极快,因此需要对网络的信息进行监管,以保证网络上政治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使得大学生接受的政治信息的真实性和正面性,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参与方式。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受到知识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相关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科学的政治参与,在网络政治的参与过程中表达自身合理的诉求,积极参与正面价值信息的传播,传播正能量,抵制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从自身做起,努力选择有效的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参与到网络政治中。

(三)强化大学生主流价值教育,弘扬主流价值引导。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理论学习,对各种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的路径进行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参与方式,树立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观念。从而使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能够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对网络政治信息进行正确的甄别,形成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习惯。

四、结语

总之,网络的便捷为大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政治提供了便利,但网络信息传递以及网络的负面功能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在网络政治的参与过程中表现出主流价值观念淡漠等现象。通过建构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使大学生树立网络政治参与的合理路径,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科学性,实现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的目的。

[1] 邹静琴,王静,苏粤.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0,4

[2] 齐杏发.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实证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1

[3] 张新慧.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发的现实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4

[4] 宋志国.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市三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9,26

猜你喜欢

微信政治大学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