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15-03-18邵柏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贸外贸应用型

□邵柏春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一)重理论,但理论陈旧,更新跟不上;轻实践,实践缺乏应有的场地和氛围。重视理论不只是这一个专业的问题,所有大学专业都有类似的问题,外国高校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对外界还在摸索着,对自身也不完全熟识和掌控。这需要我们的理论包围实践。所谓实践是理论的泉源。实践由大家做,理论却挂名个人。实践可以产出实实在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理论却枯燥无味,并且难产出立竿见影的东西来。这样,实践的太空飞船都走向宇宙,理论的脚步却还没有走到田间地头。理论跟实践的脱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不只理论面临绝境,实践也很不妙。实践由于成本的提高,难度的加大,效益的下滑,它也面临良好的社会氛围需求危机和缺乏全社会整个人类都支持和拥戴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信任。确立实践所需的社会氛围和场地支持,是所有社会科学、高速、高效能发展的必要条件。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不可分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动力。

(二)课程之间,衔接不上,整合无序。课程之间的界定,是由其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它们不可能朝着一个方面发展,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为人类服务。就好似社会360 行。任何试图用三、六、九等区分和辨别它们的举动都是十分不明智的。针对不同的课程,如何辩证主次?辩证轻重缓急?这就需要整合它们,从而达到彼此有序衔接的目的,以组合成实用性、适用性的教材。

(三)内贸、外贸区别却不连贯。外贸的重要性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内贸的重要作用却从来不被看好。内贸可以说是“练内功”。外贸、内贸不可区别,它们是互相转换密不可分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内贸,不可能向世界展示自己真正的强大。内贸是外贸的存在基础和发展的客观前提。不尊重内贸的外贸终将是一个假象和变态现象。许多客观存在的内贸、外贸数据都可以证明这些。如何均衡内贸、外贸?这需要我们加大对内贸的重视,解决内贸外贸的矛盾和不均衡,还要解决其它深层次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内贸、外贸的连贯,目前还是世界未能处置好的难题。我们仅停留在贸易均衡上。真正的谜底,还有待再揭秘。

(四)重视纸上谈兵,缺乏口语沟通,颇似“哑巴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在所有学科都存在。大家重视手脚的,这方面的人才称之为“实干家”;大家重视动笔的,这种人才称之为“天才”。嘴巴是人最重要的器官,离开嘴巴,靠输液获取营养的能算“健康人”吗?嘴巴的言语功能不逊色于“吃饭”。嘴巴是人类最快捷、最有效、最有利的器官。言语是文字之母!一个良好的口语在国家经济和贸易实践中不可或缺。但是由于所处“客观环境”,口语实践和实用面临诸多难处。如何解决、根治这一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谋策。

(五)普遍认为进口好像不应该,片面夸大出口对国家社会的作用。许多人认为出口是万能的,它好似是可以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良药!认为出口能拉动经济的发展。进口则是被动的,无可奈何的。这是极其草率和愚蠢的认识。如何运用世界最先进的工具和成果?如何最大化提速?这都需要进口。持续不断、不断扩大的进口会最大限度地带动国民经济持续、科学、高速发展和进步。这些范例,在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二、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问题的对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高校所有学科都具有的共性问题。如何寻求一个最佳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来快速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运作?我们先看看其他相关的见解。许多学者认为应该“以岗为纲”,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教学课程,将实践管理理念贯穿所有课程。这样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模式正统领着中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如何执行?如何有效、高速运转?换句话,也就是解决这个模式运载所需的交通工具,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需要和其他专业乃至所有的东西需要运转。这个运转的机器,也就是运转需要的高速公路。先看看中国信息的高速公路吧。信息,又称资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但又远比他们简单,其实信息就是物质和能量,及其自身信息与其属性的标识、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日趋深入和广泛,信息资源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导因素,是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学生的实践和实习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来提供海量信息。这需要组合很多人力、物力、师资力量。这些高投入以目前的经济力量好似不可能实现。如何考虑经济力量和经济效益来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运转?也就是要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持续、高速、高效运转的问题。时下,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化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查阅共享,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使用网络的便捷性。现代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功能和运行速度,但与人脑相比,其智能化和逻辑能力仍有待提高。人类在不断探索如何让计算机够更好地反映人类思维,使计算机能够具有人类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可以通过思考与人类沟通交流,抛弃以往的依靠通过编码程序来运行联保计算机的方法,直接对计算机发出指令。人们更习惯的是图片、文字、声音、像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字为一体,使信息处理的对象和内容更加接近真实世界。具有联络世界,联络古今中外功能的计算机已经使世界所有的人力物力都站在你面前,辅导你实习,也随时等候你调遣实践演习。

三、结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模拟化投入少,产出多,运转高速、高效、可持续,已经成为很多专业的最佳工具。计算机可以说是世界发展和运转的最佳工具。所有这些证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模拟化势在必行。

[1] 王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

[2] 刘慧莹.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2,2:128

猜你喜欢

内贸外贸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冠肺炎疫情下内贸集装箱港口发展破局之路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行业竞争状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