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中小学校长远程网络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15-03-18任春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辅导教师参训研修

□任春亮

校长远程网络培训在江西省已实施多年。以2013、2014年为例,校长远程网络培训项目是作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的子项目来进行实施的,具体包括两个项目:中小学校长岗位任职资格培训(401 项目),培训人数4,682 人;中小学校长岗位提高培训(402 项目),培训人数22,786 人。项目依托江西教师远程教育网进行。本文就江西省中小学校长远程网络培训的实践作一探讨。

一、江西省中小学校长远程网络培训实施基本流程

为保证远程网络培训的有序实施,在几年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培训流程。整个校长远程网络培训实施的流程分为七个阶段。

(一)工作布置阶段。对应时间在每年的5月~8月。由省教育厅下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工作安排》,“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和”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站”组织召开全省远程全员培训工作会议,布置学年度培训工作,各市、县、校于7月份层层部署,分级落实。同时制定全省县区以上培训机构技术管理人员与辅导教师团队工作规则和管理考核办法,并将《培训工作指南》发放到各设区市。

(二)培训者培训阶段。一般在9月上旬进行,由省远程中心组织全省县级以上培训机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各班级辅导教师(兼班级管理员)由省远程中心在学员培训课程学习开始前一周,统一进行网上培训。参加网上班级辅导教师(兼班级管理员)培训人数,依据上学年项目参训校长人数情况确定。

(三)报名、缴费、注册阶段。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各地按照已审核教师信息数据库中教师名单,以上学年选报子项目为依据,向所在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逐级办理集体报名手续,按人数及时足额办理缴费,各级培训机构指导和组织参训校长网上进行电子注册,按规定类别选学课程。

(四)课程学习及网络研修阶段。10月中旬到来年1月中下旬,参训校长在所在当地培训机构、管理员和班级辅导员的指导下,登陆学习网站实名注册,开展网上课程学习,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在班级辅导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线上自主研讨;同时与辅导专家、学员网络交互学习、研修,并按要求完成作业、提交研修成果。

(五)考核阶段。来年3月份,“省远程培训中心”制定分类考核具体办法,组织对所有参训校长的学习时间、作业、研讨交流、研修成果等情况进行过程性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其培训学时不予登入电子继续教育证书系统。

(六)成绩登记和证书审验阶段。来年4月份,省厅将校长培训学时和考核或考试结果,分学年在《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电子版)上进行登记,并与省人保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学时对接,成为校长任职、晋升、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条件。

(七)督查、总结、评优阶段。来年5月份,省远程培训中心对全省各市、县远程培训进行检查、评比。评选为先进的工作单位、优秀学员及优秀工作者,省教育厅颁发奖牌和证书。对检查中发现的不按规定组织培训,不按要求进行辅导,不履行网络培训监管职责等达不到继续教育质量要求的,按教育部令第七号《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要求,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其限期改正。

二、江西省中小学校长远程网络培训实施基本策略

校长远程网络培训的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培训的质量,主要采用了以下基本策略。

(一)搭建远程培训专属平台,平台力求稳定高效。为了更好地保障培训的开展,专门搭建了独立的江西教师远程教育网门户网站,并实现门户网站与各子项目平台及网络名师研修工作室间的对接,所有参训人员均由江西教师远程教育网首页进入,点击各子项目名称及网络名师研修工作室进入到对应的项目参加学习,而且实现了参训学员各项学习信息与江西省全员教师信息库的数据对接,在学员注册时可以直接验证其身份。为了保证平台平稳运行,设立了独立的数据服务器并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以及详细的工作任务分工,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取密切注视系统运行情况、定期检查应用系统的用户权限设置以及系统安全配置等系列措施,充分保障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和问题解决的高效性。

(二)行政业务双线保障,专家团队引领服务。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双线结合是远程培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我们在项目管理中坚持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双线并行的策略,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为主要中心,在省教育厅和各地市、区县的行政推动和支持下,通过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执行机构层层落实,保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且针对各级参训人员制定相应职责和培训操作手册,切实做到有章可依、有律可循。专家团队是确保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做好校长远程网络培训,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组建了多层面的专家辅导队伍,由学科专家和班级辅导教师两个团队,为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项目由学科专家统一进行辅导,为参训学员进行学科引领和课程学习指导,全程指导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员提交的各项研修成果进行评荐指导。

(三)辅导教师先行体验,培训管理员全程督导。在学员登录平台正式开始学习前,辅导教师前一周进行网上预热培训。为了让辅导教师真正熟悉网络培训及平台操作流程,平台设计了“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培训项目”,其设计跟学员学习的平台完全相同,让辅导教师们以学员的身份在平台上参训体验:学习课程、提交研修日志、参与论坛研讨、提交辅导设计等研修活动。这让辅导教师们加深了对学员学习流程的认识,便于后续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辅导和指引。为掌握整个培训的进度,督促学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培训管理员将整个培训的学习进度安排发布网上。学员根据此进度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既不会耽误自身的教学工作,又能保证自己的学习进度、质量;辅导教师和管理员可以据此有序地开展辅导和管理工作。在整个培训期间,培训管理员对各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及时解答各级管理员在培训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电话、邮件、QQ 群等方式积极与项目办沟通和汇报情况。

(四)策划主题活动提升网研氛围,编辑项目简报监控培训进程。为了丰富培训内容,增加学员网上研修乐趣,促进学员网上交流,提升整体的培训氛围,在培训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培训管理员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学员和辅导老师参与培训,增加交流互动,彼此分享。整个培训期间开展的活动有:《共建智慧树 同攀研修峰》、《百变教师 魔法课堂》和《如何上好第一次课》等,这些活动主题都紧扣老师们的网上研修和日常教学,大大提升了学员们研讨交流的兴趣,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分享氛围,让学员们以参与活动作为桥梁,结识了更多的同行学伴。同时,在培训中培训管理专员从不同的维度开展相关工作,定期制作“学情简报”和“项目简报”,线上线下全程跟进项目的管理,指导项目实施。参训学员对编制的简报也有较高的评价,认为简报定期反映了学员学习情况,展示了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指出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容丰富,样式新颖,对培训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保障了培训的质量。

(五)先期进行需求分析,后期加强考核评估。在项目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分析上年度学员满意度问卷及网络需求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校长的培训需求,为此次培训最终制定方案、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在调查的基础上,确立了校长培训的目标,即着重给予参训者在政策法规、师德修养、德育工作、学校管理等方面具体指导,帮助其坚定信念,提升理念,改进管理行为,加强学校科学化管理的认知和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促进全区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同时,加强对培训的考核评估。结合校长远程网络培训的特点,拟定了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案。培训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由网络自动评定。考核内容包括网上相关课程自主学习,参与答疑栏目的研讨和交流,提交学习体会或教学反思笔记,提交一份教学案例或一堂教学实录课,参加辅导教师组织的各项班级主题活动等。考核方案中细化了每一项考核指标,并确定了对应的评分等级。以此,保证了学员学习质量,确保了三率,也推动了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高江西省中小学校长远程网络培训质量的对策

(一)优化辅导教师团队。在这两年的培训中,有些辅导教师对辅导工作不很重视,辅导能力不强也不积极,有些还不按要求进行,影响了培训的有序进行,也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一是要加强培训过程中对辅导教师工作情况的监督管理,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充分了解远程培训流程、技术操作、课程基本情况、教学教务管理等。二是要遴选有能力、有研究、有热情的高校专家或一线优秀校长担任辅导教师或管理员,将表现较为优秀的辅导教师作为以后相对固定的辅导教师团队,逐步充实师资库,辅导效果差、不积极的应坚决不请。

(二)建设常态化的研修社区。江西省培训使用的平台是为培训设计的,社区依附培训出现,这就意味着当项目停止时,社区无法单独使用。社区学习需要教师学习常态化,工作化,未来,需要在培训中构筑与培训项目无关的学习社区,伴随学员常态化学习。因此,今后要研发出支持社区常态化的社区平台,通过此平台支持区域教研、校本研修等环节。

(三)丰富充实培训资源。远程网络培训中,没有丰富的、大量的、可供校长选择的培训资源,就失去了网络的优势。在这两年的培训中,培训资源中除了预设必修的课程资源外,还有大量拓展资源和辅助资源,为校长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但这些对于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满足学员的需求,为学员提供选择的机会依然是不足的。因此,未来要进一步多途径、多形式充实培训的资源,可以更多地依托社区和校本来打造一些有特色的资源。

(四)调整网络论坛的组织形式。网上论坛是校长网上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对学员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网上论坛交流的效果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在这两年的网络论坛中,我们没有确定共同讨论的主题,允许学员随意发表主题,这就造成主题多,讨论不深入、不集中、不贴切,缺乏吸引力。今后应分类设定讨论的主题,根据主题确定版主,由版主来管理所讨论的主题。同时加强论坛的组织与管理,完善网上论坛考核评价机制。

(五)完善学员考核评价方法。如何科学地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评价,是保障远程培训质量的重要一环。对参训学员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考核评价,能提高参训者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有利于远程培训的开展。在以往的评价中存在着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重数量轻实效,注重网络学习考核,忽视在岗实践考核等问题。今后在对学员的考核评价中要做到:明确考核评价的目的,不要为考核而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正确处理好考核评价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制度百分制与等级制有效结合等。

猜你喜欢

辅导教师参训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七 彩 画 廊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How to get relaxed
“师太”扛枪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