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调查与反思

2015-03-17

关键词:失语症母语跨文化

吴 敏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间互动交流、吸纳异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本国文化,这样的交流是双向、平等和双赢的,所以,高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肩负着向世界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但是,高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普遍存在着无法正确使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的现象。就此问题,南京大学从丛教授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概念,他指出:“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立即表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在日常汉语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底蕴就显得苍白,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1]为了解现在高校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状况,我们对随机选取的南京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和结果分析

为真实反映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状况,笔者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目的是给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本次调查共发放2 000份问卷,收回1 73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 520份。虽然“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症状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这个载体顺利输出中国文化,但实际上导致这个症状不仅是英语语言方面的原因。鉴于中国文化输出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调查表的设计参考了Byram提出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因素: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 和技能(skills)[2]34-38。其中,态度方面的问题包括:英语学习目的、对英语学习中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兴趣,以及对我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作用的认识等方面。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来反映学生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我国文化输出是否具有开放、平等和客观的态度;知识方面通过对对外交流中自身中国文化素养、阻碍文化输出的障碍分析等方面的提问判断学生们是否有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英语语言水平;技能部分的问题是关于学生反思中国文化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自我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在实际对外交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态度局限性

从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来看,其中73.5%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四六级”和“掌握一门技能”作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选择“跨文化交际”的学生不足20%。由此看来,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试和求职,还没有意识到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是他们今后工作、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也会导致学生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缺乏开放的态度。从学习我国文化的重要性和兴趣来看,65.7%的同学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国文化学习可能很重要,但是没有学习国外文化重要,只有27.5%的同学认为十分有必要。如果增设有关我国文化的英语拓展课,93.2%的人愿意选修。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模糊地意识到在英语学习中增加我国文化的学习是重要的,但是其重要性不如异国文化学习,由此折射出中外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衡和不平等。从我国文化的学习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来看,57.8%的学生认为可能有影响,但是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12%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影响,浪费时间”。认同学习我国文化将促进外国文化学习的学生只占28.4%。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认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忽视中国文化,从而不能从异文化角度来反省和评判自我文化。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知识缺失性

知识部分包括我国文化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从在跨文化交流中我国文化输出状况来看,50%学生认为只有粗浅的我国文化知识,用英语只能做简单地介绍,不能深入,11.8%的学生选择“知之甚少,无从说起。”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文化表象层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不能揭示其内在价值观等。在“阻碍传播中国文化的最大因素”问题的选项中,56.9%的学生选择了“英语词汇量少”。所以,对中国文化理解不深入以及英语语言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在进行中国文化输出时遇到很大的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技能薄弱性

技能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用所需知识解读中国文化和解决在传播中国文化时遇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你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反思中国文化吗?”问题中,选择“会”和“偶尔会”的学生分别是18.6%和13.7%。因此,忽视对我国文化的反思,在我国文化输出中就会产生对我国文化的解读保持刻板印象,缺乏创新。对于问题“当外国人请你解释他们对某个中国社会现象的疑惑时(如:中国学生课上喜欢记笔记,而很少参与互动),你会多角度看待问题,经过短时间推理,给出一个深刻而富有逻辑的解答吗?”,选择“会”的学生只有9.6%。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技能方面是不足的,在实际交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很薄弱。

综上3个方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仍然在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虽然有很多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输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也愿意去学习中国文化,但是这种认识还是模糊的、不深刻的。

同时,以上数据和分析交汇到一个问题,即自我文化意识缺失。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有其内在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本质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本质决定现象,内在决定外在。因此,我们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现象,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以及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自身的内涵与厚度相比,相去甚远’。这与中国的文化自觉性有密切的关系。”[3]163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受到态度、知识、技能等因素影响,但究其内因是没有坚持我国文化根本,即我国文化意识缺失,最终导致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丢失自我文化。费孝通认为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地去认同我国文化,才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博大精深的我国文化,努力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我国文化输出能力,促进对外交流。

二、高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我国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探讨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萨义德提到:“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利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5]8这种关系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文化力量严重失衡,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除了看它的经济、军事等硬性指标外,软实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强国,除了拥有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其软实力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例如,我们日常吃的美式快餐,看的好莱坞电影、NBA比赛等都体现了美国软实力的普遍存在。美国自不必说,作为我国近邻的日韩等国也极为重视保护和对外输出本土文化,例如,日韩的影视作品、音乐作品、日韩料理等。反观我国,拥有5 000年璀璨的文明史,曾经是世界的中心和绝对的文化输出国,在经历了近代的战乱和积弱后,在对外交流中基本变成了外来文化的受体。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国家已经日渐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和对外文化输出。文化输出有很多种载体,而跨文化交际无疑是最直接、最广泛的文化输出方式。在校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应当在日常的学习中着重培养中国文化意识,提升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我国文化输出能力。

(二)可以间接促进本国文化的净化和发展

我国的文化并不是单一的起源,他是通过历代不断地民族融合后形成的,民族的融合同样也是文化的融合。当今,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外文化输出,可以把我国的先进文化传输到其他国家,文化输出并不是终点,输出后的文化在国外或得到保存或得到提升。另外,当本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时候,原先输出的文化就会对输出国进行反哺。例如,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保存了大量中国古代的习俗、文献、服饰、建筑等。又如我国佛教,其传自印度,而印度经过多次战乱和外族统治,原有的佛教文化已基本丧失殆尽,现印度研究者和朝圣者反过来要通过研究中国的佛教史和保存的佛教典籍来研究印度佛教史。通过培养我国文化意识,提升自身的文化输出能力,可以将更多的本国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而这些文化输出后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升华,或许有一天可以反向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日本的文化发源于中国,中国对日本的文化输出始于汉唐,直至明清,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我国是作为主要的文化输出方。到了近代,由于中日交流中日本文化占了主导地位。抛开民族感情,日本对近现代的中国影响是巨大的,从政治、经济到语言、文化、服饰等。另外,近代中国,我国很多著名人物都有留日经历,例如,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他们留日归来后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而他们带回的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是从中国文化中发展进化而来的,这就是跨文化交际中独特的文化反哺现象。

(三)可以提升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

跨文化交际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存在使得跨文化交际由双向的文化交流变成了单向的文化输入。实际上,在交流中一味地迎合对方的观点并不会让对方心存感激,继而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这种单向接收的交流方式会造成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会严重影响交流质量,最终让双方都兴趣索然。培养学生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他们才会主动地用合理的语言将我国文化正确地介绍给对方,激起对方对我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对方倾听和交流的意愿。对方表现出的倾听和交流的意愿同样会给自己以心理暗示,提升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这种自信一方面源于本国文化能被他人接受而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源于对自身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认可。

三、构建“第三视角”,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意识

自我文化意识是成功实现文化理解和传播的首要条件。在跨文化交际中,“我”是谁?“我”的文化身份归属于母语文化还是目的语文化?C.Kramsch提出了“第三视角”(a third perspective)的概念,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她认为学习者只有建立“第三视角”才能更好地理解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6]210。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母语文化,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对国外文化的抵制,盲目排外,拒绝接触和吸收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精髓;如果我们只从目的语文化出发,学习者就容易崇洋媚外,迁就目的语文化,甚至鄙视本国文化。这个“第三视角”不是只从母语文化出发或从目的语文化着眼,而是超越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不断形成新的文化认同,以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在“第三视角”下,不断创造的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是在原先文化身份基础上通过交际互动逐步形成的,原先的文化身份和新创立的文化身份之间是有联系的,是不可割裂的。金荣渊指出:“在大多数情形中,交际者是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推陈出新,发展出能够整合不同文化元素的跨文化认同。”[7]216所以,“我”在跨文化交际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既坚持了原有的文化身份,又在原有自身文化和新的外来文化不断对比和碰撞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文化身份。有了这样的定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就不会顾此失彼,不会为了迁就或模仿新的文化而舍弃自己的母语文化。以外来文化为对照,使无意识的文化理解转化成有意识的理性思考:一方面发现中外文化共性,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和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文化的差异性也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通过对比,不断反思母语文化。“第三视角”的构建保持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他们通过与来自英语国家人群的交流,深刻理解、客观地看待母语文化,并且积极主动地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来寻求平等交际和文化认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克拉姆指出:“在谙知母语文化、习得目的语和了解目的语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在几种语言与文化之间斡旋是综合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81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其实是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间的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双向互动式交流。忽略自身文化,轻者双方信息不对称,交际一方无法了解另一方的文化,引起误会,出现交际摩擦,重者,导致交际双方文化力量失衡,一方文化占主导地位,文化交流严重不平等。所以,面对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必须帮助他们构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是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也要用英语这个语言载体向世界传播和弘扬中国的璀璨文化。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Byram M.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与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3]朱伊革.林语堂“送去主义”文化观与多元文化[M]//顾力行.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二):原理的运用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55-165.

[4]费孝通.文化的传统与创造[J].文艺研究,1999(3):28-34.

[5]萨义德.东方学 [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6]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8]Kramsch C.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失语症母语跨文化
失语症
母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母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脑卒中患者失语症研究进展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