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莲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2015-03-17陈美娇余添发杨盛春

长江蔬菜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宁县建宁白莲

陈美娇,余添发,杨盛春

(福建建宁县农业局,354500)

1 建莲历史

建宁栽培莲籽历史悠久,据《建宁县志》记载,在南唐梁龙德年间(公元921年),金铙山寺门前的两口池塘就有种植白莲和红莲,至今已有近1 100 a历史。宋代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西门农户将报国寺前的莲塘中的子莲自然杂交种中的优势后代移植到西门(县城西郊)池塘种植,历来均采取无性繁殖即种藕移栽的方法,所以至今西门莲塘的子莲仍保持原种特性。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秋季昼夜温差大,独特的自然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子莲特殊的品质,以县城西郊莲塘所产的莲籽(当地称“西门莲”)为上品,采用历代莲农潜心钻研的子莲传统精良加工工艺,其不仅粒大洁白、稍炖即熟、久炖不化、汤色清、香味浓郁、醇香可口,还具有益肾固精、养心明目等药用价值,故而驰名中外,历史上曾被列为贡品,《红楼梦》第五十回提及的“建莲红枣汤”据言指的就是建宁西门的贡莲。民国以前,建宁县陆路出行主要靠双脚、水陆出行靠竹排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建莲这一名贵特产的发展,当时全县年种莲面积仅有20 hm2,且基本是以房前屋后的鱼塘立体套种莲籽为主,平均667 m2产量20 kg。

2 发展概况

2.1 技术探索

解放初期,莲籽生产面积起伏不定,1955年因粮食统购统销和莲籽价格低,7.7 hm2莲田改种水稻,全县莲田面积仅剩2 hm2,就连西门外的百口莲塘也部分改养池鱼。随后几年虽然发展到13.33 hm2,但在以粮为纲的政策影响下,1971年莲田面积只有4.22 hm2,1972年种植面积恢复到12.53 hm2,但由于管理粗放,平均667 m2产量只有6 kg,几乎处于有种无收的局面,莲籽种植濒临绝迹。1977年以后,通过试验推广,将西门莲移植到大田种植,同时县乡农技部门加强了种莲技术指导,并总结了高产种植经验加以推广,即推广重施基肥、轻施苗肥、田间管理重施蕾肥、后期看苗施肥技术,产量迅速上升。1978年,渠村大队第一生产队面积0.21 hm2的试验田,平均667 m2产莲籽75 kg,这一年全县种莲35.87 hm2,总产量 13.4 t,其中 667 m2产量在 50 kg以上的莲田占全县莲田总面积的35%以上。

2.2 政策扶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宁县委、县政府转移了农业工作重点,经过3次种植业内部结构大调整,莲田面积逐年扩大,1980年扩大到154.07 hm2,1982年上升到 786.4 hm2,1985年扩大到 3 713.8 hm2,莲田面积占全县水田面积的25.3%,平均产干莲籽35.5 kg/667 m2,总产莲籽 1 966.9 t,比 1978年增长了146倍。期间培育了一批种莲大村,如1981年里心镇双溪村种莲 106.67 hm2、溪口镇渠村种莲126.67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3 科研攻关

为促进建莲产业的发展,1993年成立了莲科所,建立了种质资源圃、育种基地和示范基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提纯复壮方法从传统建莲品种中筛选出了建选21、花排莲等优良品种,1995年引进亲本,开展子莲杂交育种,先后选育出了优良品种建选17号和建选35号,并示范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

2.4 营销突破

建莲历来以农户自主生产销售和个体收购串贩为主,1985年开始飘洋过海,当年通过建宁县外贸公司提供的莲籽出口就达842 t,莲籽的大量出口促进了建莲产业发展,也为建宁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外汇。2012年,建宁县出口建莲1 169.4 t,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万美元,达到1 263.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3%、41.1%,建莲出口增幅已连续3 a保持30%以上,并成功打入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市场,实现了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2.5 品牌建设

1995年3月,建宁首批被命名为“中国建莲之乡”。2009年拥有了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建莲。2010年由建宁县建莲产业协会申报的“建宁通心白莲Jntxbl及图”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目前建宁以加工、经销建莲为主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营销点遍布城乡,绿田、文鑫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形式稳定莲籽生产基地,先后开发出了通心白莲、速冻鲜莲、莲籽汁、莲藕粉、莲心雪茶、莲心含片等40多个产品。

2.6 休闲观光

今日的建宁莲乡,建莲产业的发展正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观光旅游有机融合,初步形成了以莲为主线的修竹莲籽科研文化展示区,将屯、高峰、大元品莲赏莲区,报国禅寺莲乡祈福区,形成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格局。

3 制约因素

纵观建莲产业的发展历程、横向对比分析湘莲、赣莲产业,认为以下几点是制约建莲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一是受烟莲争地矛盾和莲田综合效益不高等因素影响,机械化耕作水平高的种子产业成为农户首选;二是示范推广的建选17号、建选35号品种在生产上难以得到及时提纯复壮,新品种1~2 a就出现混杂,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三是受建莲病虫害的影响,尤其是目前仍没有理想的药剂和方法防治莲腐败病,2014年在10 a都未种植子莲的溪口镇高圳村百亩示范片的莲田中,由于种藕消毒不到位,莲腐败病仍然发生较重;四是鲜莲加工工序繁琐,机械化加工又难以突破,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化转移,成了制约建莲产业发展的瓶颈;五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没有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中得到有效落实,市场风险往往是由农户来承担;六是莲籽加工企业从事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加工所带来的附加值也小,目前已开发的速冻鲜莲、鲜莲汁、莲心茶、莲心雪茶饮料等系列产品的销量不大,且加工过程中所需莲籽数量也少,因此,初级产品即通心白莲仍是销售的主流产品;七是建宁县紧邻赣莲产区江西的广昌县、南丰县,且广昌通心白莲价格远低于建莲,因此,建宁通心白莲参杂广昌通心白莲等假冒建莲品牌的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建莲声誉。

4 对策与建议

4.1 提高莲田效益,建设稳固基地

①实现莲田综合利用增效 如何利用莲田常年积水和冬季空闲的有利条件来进一步提升莲田的经济效益,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近10 a来,县、乡农技部门对提升莲田综合效益可谓是群策群力,如示范推广莲田养鱼(2014年在修竹村示范莲田养殖大闸蟹、在黄埠乡贤河村示范莲田养殖泥鳅)、2010年在修竹村莲田实行冬种油菜、2010-2013年在修竹村等地莲田发展冬种紫云英绿肥,而建宁县冬闲田种植萝卜等传统蔬菜种植模式的推广都是莲田增效的很好方法。笔者粗略统计分析了(2012-2014年)建宁县四大农田作物的单一效益(以667 m2为计量单位):高产水稻田块平均产量550 kg,产值1 485元,净收益115元;烟叶平均产量117 kg,产值3 193元,净收益1 233元;莲籽平均产量75 kg,产值4 500元,净收益1 160元;水稻制种平均产量220 kg,父本产量125 kg,合计产值3 025元,净收益1 358元。

②建莲产业优势区域化布局 近20 a来,建宁县人民政府多次出台文件,制定扶持建莲生产的优惠政策,近年把推广优质建莲品种建选17号、建选35号纳入乡镇政府年度考核目标之一。2014年以濉溪、均口、伊家、客坊、黄埠和里心6个乡镇为重点,构建莲籽种植核心区和公路沿线产业带:一是抓好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修竹荷苑的建设,集中连片种植建莲20 hm2;二是抓好省级农民创业莲籽示范基地的建设,在黄埠乡桂阳小区建立集中连片面积33.33 hm2以上的核心示范片,同时在公路沿线打造“十里荷田”;三是打造客坊、黄埠、伊家至均口一线建莲产业带,形成建宁县莲籽主产区域;四是在各乡镇的政府所在地、乡村及“两高”站口至城区沿线建立百亩以上相对集中的连片示范片,据莲科所调查统计,全县共建立示范片26片;五是从科技兴莲入手,普及良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莲田立体种养技术,提高莲田综合利用率,实现667 m2莲田产值达万元以上。

③莲个体资源综合利用 20世纪90年代初我县开始将莲壳、莲蓬、莲秆、老荷叶加工粉碎,用于发展凤尾菇等食用菌生产,而新鲜的荷叶既可用作烹调包装物又可制成茶叶,莲心可直接冲水,既降火又可制作莲心含片,可从荷叶、莲梗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在莲田放蜂,既能提高子莲结实率,又能采集莲花粉增加养蜂人的收入。

4.2 落实标准生产,实现良种良法

①基地科学合理布局 基地建设与选择首先是要稳固好黄埠乡、客坊乡、濉溪镇、均口镇等重点基地,其次是因地制宜地推进扩大溪口镇、里心镇、黄坊乡、溪源乡、伊家乡等新区莲籽生产面积,不可盲目地下指标、定任务。基地不宜选择在莲腐败病高发、易发、重发区域,同时要从土壤、种藕等源头开展腐败病的防控与攻坚克难工作,基地尽可能远离工矿企业及其排污口的下游,避免空气和水质污染。2007年以来,我县围绕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开展全面的污染普查工作,针对子莲新品种繁育基地和示范区,多次多点抽检了土壤环境、莲籽产品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以掌控质量安全,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环境各项污染物的综合指数均小于1,灌溉水水质环境各项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也均小于1,符合《NY/T 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适宜发展莲籽种植。

②实现良种繁育更新有序 为促进建莲从原生态自然种植到标准化栽培,建立了建莲种质资源圃、育种基地和示范基地,选育与推广了优良品种建选17号、建选35号,使得建莲这一传统名贵特产得以展延莲乡方圆数百里,并辐射到湘、浙、赣等地,当务之急就是在莲籽种植重点乡镇因地制宜地建立优质种藕基地各10 hm2以上,确保来年优良种藕的供应,同时,对种性已经退化或莲田中混杂了其他劣质莲种的田块,严格实行不留种、不采种、不供种制度,并对这类耕地进行水旱轮作。

③加大《建莲标准综合体》实施 近年来,通过县莲科所、县质监局以及县乡(镇)农技部门的协作,已制定并形成了《建莲 品种》、《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建莲 加工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建莲》等一套完整的建莲标准体系,莲初级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为全面了解建宁通心白莲各项指标,2013年8月从黄埠乡、客坊乡、均口镇、濉溪镇、伊家乡、里心镇的莲农生产的子莲中随机抽取10份干通心白莲样品,由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三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其铅、镉、汞、铬、无机砷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所有样品的5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GB/T 22739-2008地理标志产品建莲》、《GB/T 276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指标要求,表明我县建莲干品质量安全,今后应该持续加强这项工作。

4.3 主攻机械加工,破解产业难题

客观地说,如何突破莲籽机械加工环节仍是目前困扰莲籽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大难题。多年来,通过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合作,加上本地莲农的自身生产实践,建莲剥壳、去膜技术研究应用取得一定的进展,目前莲籽剥壳、去皮已有机械或药剂可用。

①莲籽剥壳机技术的应用 在我县引进推广的有广昌生产的手摇割壳机和本县大元村孔焕南研制成功的手摇剥壳机。

②剥壳脱皮一体机的应用 2010年黄埠乡贤河村、均口镇修竹村莲农引进了广昌东盛机械厂生产的莲籽剥壳脱皮一体机,该产品脱壳去膜的原理是采用自动定位、定时、皮带输送、单粒切割、弹性挤压脱壳,高压水流柔性摩擦去皮,整个过程一体化完成,从4 a使用情况来看,其每1 h可加工莲籽30 kg,脱壳率达97%以上、脱皮率95%以上、破损率在3%,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动力紧张问题,农户总体欢迎,但机器易出故障,耗材多,且加工出来的莲籽有一定损伤,每台售价高,达2万元,适宜企业工厂化加工和种植面积较大的乡村集中定点加工。

③莲籽食用碱脱膜技术的应用 2010年福州大学郑为东老师和建宁县莲科所共同开发的“鲜莲去皮(膜)方法”获国家发明,该方法采用食用碱类的碳酸钠或碳酸钠与碳酸钾二者的混合物作为鲜莲的去皮试剂,通过控制适宜的溶液浓度、温度和处理时间,使莲膜溶解,再轻轻搓洗即可达到脱膜的目的。此法可有效节省通心白莲加工成本,并释放大量的劳动力,食用碱去皮技术已在我县一定范围内示范,由于该技术要求较严,且部分莲农使用不规范,出现干莲色泽变差现象,应慎重推广。因此,目前建莲的加工仍以手工为主,成套加工设备的示范应用普及面不是很大。

④开展铁莲加工磨皮白莲的尝试 针对采收不及时或遗漏造成不少鲜莲过熟成为铁莲的现象,2010年建宁龙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湖南湘潭考察后引进了全套磨皮白莲加工设备,由于建宁莲农不重视收贮铁莲籽,常优劣混杂,且未及时晒干造成变质,基本上是贱卖或者丢弃,因此,到目前为止引进的加工磨皮白莲设备仅仅是传统建宁通心白莲加工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4.4 实施项目带动,培育多元主体

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要有针对性地培育与扶持有潜力、有实力、有动力、想作为的莲籽生产、销售、加工等多元主体,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科研单位的经营模式,尝试建立建莲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基地、农户之间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建莲产业纵深发展。

②对接好科技公益项目 一是实施“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2009年实施以来,重点是开展保存种质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6.4 hm2、新品种示范面积核心区170.5 hm2、辐射区1 797.5 hm2,莲烟轮作模式示范面积670.1 hm2;二是实施“子莲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体系建立”项目,项目实施期限为2012-2016年,目前已收集引进子莲种质资源30份,并开展莲籽育种试验,培育了60株单株、20个株系、7个品系,杂交配组60个组合,评价了近年来的育种中间材料20份,建立子莲新品种建选35号原原种繁育基地2.3 hm2,建立建选17号良种繁育核心示范推广基地16.6 hm2,并辐射推广164.4 hm2。

③落实“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中的建莲子项目 2009年开始实施,围绕2个主导品种和3项主推技术,选配了10名技术指导员,在濉溪、均口、黄埠、客坊4个乡镇遴选了100户科技示范户,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在全县主要莲籽产区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面积1.5万hm2。

④实施省级农民创业园项目 以桂阳小区为核心,抓好黄埠乡省级农民创业园莲籽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时间为2013-2015年,重点在增加农民种莲收入上下功夫,示范基地内做到田中有莲、莲中有鱼、地里有泥鳅,同时还将带动当地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助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2014年基地内种莲面积达33.33 hm2,创业园的建设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直接带动贫困家庭80多户,户年均增收7 000元以上。

4.5 加强品牌保护,提升产品档次

①宣传利用保护好建莲品牌 2010年县政府就出台了《中国驰名商标“建宁通心白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细则》和《关于印发中国驰名商标“建宁通心白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细则的通知》[建政文(2010)66 号文件],对更好地使用建宁通心白莲公用品牌、商标使用管理、市场规范、生产许可证、包装规范、质量监督管理等进行细化,对建莲品质提高和持续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加显著,2013年组织开展了建莲产业发展首次研讨会,同年由建宁县政府组织拍摄的《建莲之光》在海峡卫视播出。

②传承好建莲传统加工技艺 2011年“建宁通心白莲制作工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列入省级第3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莲的传统加工技术主要包括:采摘、脱粒、去壳、去膜、通心、清洗、烘烤等工序,全部为手工操作,每个工序都有严格要求,一粒莲籽从采收到最后烘干其实就是一出精湛的技艺表演。在原产地建宁,建莲种植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整套传统的加工技艺,久别建宁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为能吃上用建宁传统方法加工的莲籽及其烹调的美食感到自豪和骄傲。“建宁通心白莲制作工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建莲传统加工工艺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对促进建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6 挖掘建莲文化,带动休闲观光

①红色旅游 西门莲塘有毛主席1931年亲自参加并指挥莲塘修复与建设的光荣历史,2014年建宁县规划启动西门红军莲塘项目,现存的农业野生植物西门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不仅是福建省唯一发现的野生莲,也是祖国大陆分布最东的野生莲(东经116°30')。该野生莲原生于几口古塘,现仍保留野生莲的特征特性,而且无病虫害,耐水渍,是十分珍贵的野生莲种质资源。由于西门莲野生莲所在莲塘紧靠城区,原有近6.67 hm2,现仅存2.8 hm2,可充分利用其周边为城区居民住宅区的优势,将其打造成集野生莲保护、休闲、观赏、养生为一体的城郊游荷塘月色景观。

②文化旅游 加快建设均口镇修竹荷苑,建设集子莲科研、良种繁育、科普培圳、建筑雕塑、莲文化园(莲文化展示馆、品莲馆、莲产品展示馆)、休闲观光、酒店餐饮于一体的核心区。核心区建设做到“六个一”:即一区(核心示范区)、一园(莲百花园)、一苑(荷苑)、一圃(莲种质资源圃)、一景(一步一景的莲乡美景)、一链(生物学利用链),近年来,夏秋季节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拍荷、赏荷与品莲。

③舌尖旅游 开发建宁特色莲籽宴,保护和传承莲籽民间风味美食制作技艺,促进建莲美食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开设参观建莲系列食品的制作技艺表演活动,营造浓厚的建莲文化氛围,展示建莲系列美食风味。完善将屯大观园现有的游客接待中心,做大旅游定点购物商店。

④观光旅游 通过近几年的开发与宣传,高峰村的坪上、修竹村的荷苑景区已名声在外,每年6~9月都有数万摄影爱好者、文人墨客、休闲观光者慕名前来采风、写生、观光与养生,目前是一个免费的景点,可通过深度开发把它做大做强为具建宁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从而带动建莲产业发展。

⑤体验旅游 在省级农民创业园桂阳小区莲籽示范基地、高峰村农家乐等地设立游客体验点,让游客在尽情欣赏莲花迷人风姿的同时,也亲身参与、体验、实践采莲蓬、脱籽粒、咬莲壳、撕(搓)籽皮、通(捅)莲心、灶台烘烤等工艺环节,让小朋友用那颗稚嫩的心灵来体验莲籽加工技艺,了解莲籽加工的辛苦与乐趣,让成年人全心来感受莲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品尝传统、地道、保健、营养的建莲美食,阐悟久负盛名的建莲文化渊源,慢步在乡间小道上轻快地唱起莲之源、莲之韵、莲之洁的优美曲调。

[1]吴景栋,魏英辉,罗银华,等.建宁子莲杂交育种成效及新品系建选 35 号介绍[J].长江蔬菜,2009(16):31-32.

[2]江福祥.建宁县莲籽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福建农业新科技,2012(Z1):77-79.

[3]罗银华,王绍清,黄书英,等.建莲的营养保健功能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J].长江蔬菜,2011(16):126-127.

[4]廖光升,魏英辉.建莲优良品质与生产地域地理特征分析[J].长江蔬菜,2010(16):73-74.

[5]罗银华,胡建霞,杨盛春.建莲特色与建宁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的关系[J].长江蔬菜,2012(16):153-154.

[6]陈美娇.黄埠乡子莲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新科技,2014(9):27-30.

猜你喜欢

建宁县建宁白莲
美术作品
建宁县举办2021年就业创业政策培训班
池上
全国石材行业绿色矿山建设 暨行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福建建宁县召开
白莲
建宁“花海跑”:春风十里梨花飞舞
建宁县全力打响交通建设攻坚战
建宁苏区又添新亮点
建宁 建宁县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助推贫困户脱贫
参观白莲抽水蓄能电站赠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