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对比角度下《父亲》的英译本研究

2015-03-17刘明田翠芸

关键词:英汉英译语言学

刘明,田翠芸

(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全球化日益加剧,各国文化不断交融,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大国,如何将其文化传播到世界,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作品奖,其作品受到多种语言国家的认可,更显示出文学翻译的重要性,英汉对比学对翻译有深远的指导作用,所以从这一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很有意义。因此文中以《父亲》的英译本为例,从英汉对比的角度,从词汇,语法和篇章的角度对其译本进行翻译方法的讨论,以得到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一、英汉对比理论概论

“对比语言学”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1941)第一个提出来的名称,是在外语教学的紧迫需求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许余龙在《对比语言学概论》一书中对这一概念作出如下解释:“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目前,我国全面系统的翻译学理论正在产生,这将改变长期以来的所谓的“信达雅”、“直译意译”、“神似形似”等经验型之争。新兴的翻译学理论无一不以对比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和出发点,因为只有对比研究才能提供关于双语异同的比较准确的认识,从而使翻译研究减少盲目性。(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2002:10)

英汉对比研究主要是通过占有大量语言材料,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修辞等范畴。随着研究步步深入,英汉对比研究的研究范畴扩大到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为研究对象的宏观范畴。主要研究语言各层次怎样受社会、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及语言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形成的特点。这一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化,研究领域更加广泛。

由上述理论可以看出,英汉对比角度下对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应侧重语言及结构,注重分析语境对词汇,语法和篇章的影响,这对翻译起到深刻的作用。

二、英汉对比理论下的文章实例分析

整体上说,文章背景和目的决定译文风格及选词。《父亲》是我国近代优秀作家鲁彦著的一篇散文。文章追叙父亲为儿子劳碌一生,是对父亲的赞颂,文章结尾,拿自己对儿子和父亲对自己的奉献作对比,是对父亲的感激、怀念、崇敬之情进一步升华。文章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所以译文叙述也要符合父亲及儿子间的言语行为特征,翻译时语言文字通俗易懂,词汇简单,句型简洁,通篇没有生僻复杂词汇,只选用一些常见的词汇,用质朴流畅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感情。

(一)英汉语言特色差异及翻译句型结构差异

例一:“父亲已经上了六十岁了,还想做一点事业,积一点钱,给我造起屋子来。”一个朋友从北方来,告诉我这样的话。

译文:“Father is now over sixty,but he still wants to work to save up for a house to be built for me,”a friend of mine from North China told me.(translated by Zhang peiji)

分析:本句为典型句,首先,它体现了汉语是连动句,主语可以承前省略,连续发出多个动作,使用多个动词并列,而英语则是以一个谓语为核心的主谓句;另外通过语句衔接的角度可以看出汉语是意合句,形散神聚,可以自由省略一些连接词,但从句中不难分析其内在关系,而英语是形合句,侧重语句之间的紧密度,大多需要明确标出连接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加以说明:

第一,文中这一句,“父亲”为主语,连续用了多个动词,“上了”、“还想做”、“积”、“造起”,分成多个小短句,充分显示了中国语言是形散神聚,多用连动词,充分显示意合的特点。而英语则不同,它主要具有形合这一特点,一句中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其他动词需转化为非谓语或介词结构。这里张培基先生巧用习语“to save up for”和“to be built for”非谓语结构,使本来复杂的动词,瞬间变得简洁、到位。

第二,本句中包含着转折关系,但汉语中并未用转折词,“父亲已经上了六十岁了”,说明父亲年事已高,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而他“还想做一点事业,积一点钱,给我造起屋子来”,这句暗含着强烈的转折,表示让外人不理解,令家人感动之至。而英语则不同,在转折结构需要使用明显的转折连词“but”,这样才能使句子结构紧凑,充分体现了英语为形合语的特点。

(二)英汉语言表达、逻辑习惯差异及对应翻译方法

例二:六十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只说五十几岁。

译文:He went to Hankou to engage in trade the year when he was already sixty.And he tried to make out that he was still in his fifties lest people should consider him too old to be of much use.(translated by Zhang peiji)

分析:本句汉语主语因汉语习惯,承前省略,所以英译时需补充“he”,且根据语句分析,本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他六十岁那年还去做生意;另一层是他担心人家说他老,谎称自己五十多岁。根据这一句意,应分成两句,为表密切相关,加入了连接词“And”。中国思维习惯先因后果,外国习惯先果后因,所以译文在此做了语序调整,变成了“And he tried to make out that he was still in his fifties lest people should consider him too old to be of much use.”以便于译文能被外文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更加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例三: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

译文:We had all tried to dissuade him from going out to Hankou,but he simply wouldn't listen and left home carrying the luggage on his back.

分析:本句采用的是增译的翻译方法,这里的“出门”,不是因为年纪大了不方便出门,而是说年岁大了不该再出去做生意,所以本文采用了补译的办法,把“from going out to Hankou”这一省略的内容增补进去,既避免了歧义,又使得上下文联系紧密。

(三)中文重复修辞与英译合译法的运用

例七:他给我留下许多造屋的材料,告诉我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

译文:Then he gave me a lot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told me what to do with them.

分析:中文讲究对称工整,多用排比对偶等句型句式,“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的实际意思就是“这些都可以做什么”,为了避免译文重复啰嗦,译为“what to do with them.”精准恰当。

例八:我听到他弥留时的呻吟和叹息,我相信那不是病的痛苦呻吟和叹息。

译文:When I heard his dyinggroansandsighs,I believedtheywere caused not by physical pain.

例九:我爱孩子,但是我没有前一辈父亲的想法,帮孩子一直帮到老,帮到死还不足。

译文:Though I love my kids,I do not share the idea of father and people of his time that one cannever do too much in his lifetimeto help his children.

分析:中文有“重复”这一修辞手法,通常表示强调,但英译时,需要注意由代词代替,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例八“they”体现这一点。另外例九把“一直帮到老,帮到死还不足”合并成“毕生精力亦不足”译为“never do too much in his lifetime.”

(四)汉语长句与英译时拆译法的应用

例十:唉,和前一辈的做父亲的一比,我觉得我们这一辈生命力薄弱得可怜,我们二三十岁的人比不上六七十岁的前辈,他们虽然老的老死的死了,但是他们才是真正活着到现在到将来。

译文:Alas,compared with father and people of his time,the present generation,I think,have pitifully low vitality.We in our twenties or thirties cannot compare with our elders in their sixties or seventies.Today they may be advanced in years or even no more,but they will,nevertheless,live forever and ever.

分析:汉语为一长句,英译时需注意划分句群,进行拆译。我们可以分析出三层语义:一是相比之下我们这一辈生命力薄弱得可怜;二是通过岁数比较,强调薄弱得可怜;三是赞扬老一辈人,他们虽死但精神仍令人敬佩,精神犹存。所以根据中文的句群,分析其语言的内部结构应该把译文分为三句来说,以便层次明确、表达清晰。

(五)全文逻辑关系与选词

例四:“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

译文:“Let me toil a few more years for my son’s sake!”That was what he said.

分析:这一句中的“他只是这样说。”,不能简单译为“he often says like this”,因为前面的话是他说话的内容,通览全文可知,父亲说这话不止一次,时常挂在嘴边。所以应该强调其说话内容,因此,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用了“Thatwas what he said.”这里的“that”用得恰到好处。后文同理的还有把“我常常这样说”译为“That's what I say”

例五: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

译文:It happened afterwards thatthe house was burned down.

分析:这里并没有把“后来”直接译为“later or afterwards”,而是用句型“It happened afterwards that…”从而为后文的“他还想再做生意”做了强化的铺垫,使文章逻辑性更加严谨。

例六:但是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几年,我把屋子造起来,是他所最心愿的。

译文:But I knew he would be much happier if he could live a few more years just to see the new house put up.

分析:根据语境,我们不难看出,译者进行了转译。文中用比较级“he would be much happier”婉转地表达了原文的“他所最心愿”,这种意译的方法使强调的效果更加明显。

三、结语

根据英汉对比学对文章从词汇、句型句式,到整体文章及背景的把握,结合英汉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分析英译时的处理策略,更精准的表达出原文的思想感情和为文目的。所以,学习对比语言学能有效地减少翻译过程中的语法、语义失误,从而提高到翻译质量,指导大家做好翻译。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3]邵志洪.英汉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出版社,2010.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英汉英译语言学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摘要英译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摘要英译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英汉量词分类及语法与表意功能的对比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