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2015-03-16张艳清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乡引力中原

张艳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河南 济源 459000)

中原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张艳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河南 济源 459000)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构建符合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已迫在眉睫,分析各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是规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运用中心性指数模型勾勒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等级体系,并运用引力模型得出了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度。分析结果显示:郑州无疑处于中心地位,洛阳的副中心的作用不明显,新乡的优势突出。

中原城市群;中心性指数;引力模型;强度

城市中心性这一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60年代。城市中心性是研究城市地理的重要一环。中心性表明了城市的扩展能力以及为其他地区服务的可能性。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性理论,一定区域内必然存在一个等级最高的城市,它是一个区域的中心,能为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它又是中心枢纽,存在发达的交通。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归结起来就是对周边城市或地区产生了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外部效应。

随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三大城市群的规模和经济竞争力、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要促进区域的发展,就须在区域内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庞大的人口规模。在这一背景下,河南省提出了建设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9个省辖(管)市,因此,研究中原城市群的中心性等级体系和对外联系程度,有利于找出中原城市群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 中原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等级体系

(一)中心性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1.中心性指数指标选取

根据周一星[1]、顾朝林[2]等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文章选取2011年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5个指标,对城市中心性进行合理测度。5个指标分别为非农业人口、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科技人员数量。

2.中心性指数模型的构建

我们假定对n个城市的m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指标集矩阵Xij(其中i=1,2,...,n; j=1,2,...,m)。

则第i个城市的第j项指标中心性

(1)

则第i个城市的中心性

(2)

3.中心性指数计算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2012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我们搜集整理得到了2011年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5个指标数值(分别用X1、X2、X3、X4、X5表示),如表1所示。

表1 中原城市群指标数值

数据来源:2012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根据公式(1)、(2)分别计算得出了9个城市的指标综合得分和中心性指数。

通过计算X1、X2、X3、X4、X5得到,郑州的指数分别为2.59、2.82、2.71、3.33、3.45,开封的指数分别为0.79、0.61、0.53、0.73、0.41,洛阳的指数分别为1.37、1.53、1.69、1.59、1.37,平顶山的指数分别为0.96、0.84、0.76、0.68、0.81,新乡的指数分别为1.09、0.84、1.03、0.77、1.08,焦作的指数分别为0.78、0.82、0.84、0.63、0.80,许昌的指数分别为0.79、0.90、0.84、0.70、0.67,漯河的指数分别为0.47、0.43、0.39、0.43、0.21,济源的指数分别为0.16、0.21、0.21、0.14、0.20。

通过对中心性指数的排序我们可以得到:郑州为2.98,排名第一;开封为0.61,排名第七;洛阳为1.51,排名第二;平顶山为0.81,排名第四;新乡为0.96,排名第三;焦作为0.77,排名第六;许昌为0.78,排名第五;漯河为0.39,排名第八;济源为0.18,排名第九。

二、中原城市群城市间对外联系程度分析

(一)城市个体间经济联系量

1.引力模型

根据威廉·J.雷利等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城市

就像一个巨大的物质实体,城市与城市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吸引力。因此,引力模型就成为研究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和强度的有力工具。

2.引力模型的构建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原城市群的独特性,我们采用如下引力模型:

(3)

其中:Eij为两个城市经济联系的强度;

Pi,Pj:为两个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

Gi,Gj:为两城市市区的GDP;

Dij:为两城市之间的距离。

(二)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总强度

(4)

(三)计算

我们仍参照河南省2012年统计年鉴的资料,整理得到各城市相关指标数值如表2所示。参照西南交通大学余沛的博士论文《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一文中中原城市群的距离矩阵[3],如表3所示。

表2 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非农业人口、GDP

数据来源:2012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表3 中原城市群城市间距离矩阵

根据公式(3),参照表2、表3的数据计算,我们得到2011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引力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引力矩阵

根据表4所示,将城市间引力排名前十名的城市成对选出,如表5所示。

表5 城市对引力排名

将表5中的数据代入公式(4),可以得到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总强度:郑州为633.60,排名为第一;开封为195.20,排名为第五;洛阳为179.37,排名为第六;平顶山为150.61,排名为第七;新乡为334.70,排名为第二;焦作为207.20,排名为第四;许昌为253.03,排名为第三;漯河为87.20,排名为第八;济源为44.12,排名为第九。

三、中原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一) 中心性等级的划分

根据表4计算得出的中原城市群中心性指数的排名,可以将城市中心性进行等级划分。9个城市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层次:郑州为一级中心城市;洛阳是二级中心城市,也就是副中心城市;平顶山、新乡、焦作为三级中心城市;许昌、开封、漯河、济源为四级中心城市。

(二)郑州地位不可动摇,洛阳副中心城市作用不明显,新乡优势突出

从中心性指数的测算上看,郑州为2.98 ,综合实力突出,对外经济联系的总强度为633.60,占总强度的30.39%,无疑是一个等级最高的城市,核心地位突出。郑州与新乡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大。

副中心城市洛阳,中心性指数位列第二位,显然洛阳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可小觑。但从洛阳对外经济联系的测算来看,它对外经济联系的总量仅为179.37亿元,在9个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总量中排名第6。在两个城市间联系强度中,洛阳与郑州的联系程度相对较强,但也仅有69.85196,远远低于新乡与郑州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因此,尽管洛阳的综合实力较强,但它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少。这与洛阳距离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的空间距离较远有很大的关系。如表5所示,在8个城市中只有济源距离洛阳低于100公里,其他城市均高于100公里,空间距离相对较远影响了洛阳的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和方向。

从中心性指数的测算上,新乡虽然属于三级中心城市,但其对外联系的总强度为334.70,所占比重为16.05%,位于第二名;从对两城市间的联系程度上来看,前十位中有3个城市与新乡联系紧密。因此,新乡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要比洛阳更有优势。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新乡的中心城市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然,除了构建中心性指数和引力模型外,对于中原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 还可以从对各城市的可达性方面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另外,还可以运用SPSS分析方法寻找影响各城市中心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借鉴这些研究方法,把对中原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分析引向深入。

[1]周一星,张莉,武悦.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4):28.

[2]顾朝林,张勤,蔡建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4.

[3]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13.

【责任编辑 张 萌】

Analysis of Economic Ties in Zhongyuan City Group’s Space of Zhongyuan City Croup

ZHANG Yanqi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459000,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China, construc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city group is imminent.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links between cities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group. This article uses the centrality index model to outline the the grade system of Zhongyuan city group center and uses the gravity model to obtain the foreign economic contact of the city’s strength.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two are as follows: Zhengzhou is in the center position. Luoyang vice center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the advantages of Xinxiang is highlight.

Zhongyuan city group; centrality index; the gravity model; Intensity

2014-12-28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4236)

张艳清(1976—),女,河北保定人,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及其方法论。

F299

A

2095-7726(2015)07-0016-04

猜你喜欢

新乡引力中原
新乡医学院
沁园春·赞中原
延安新引力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感受引力
新乡:豫北老区明珠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