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待千年的远航

2015-03-13山几

中华手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战船船身画舫

山几

维京战船、瓦萨战船、郑和宝船、隋炀帝的龙舟画舫等古船,在台湾造船大师洪全瑞的手中,全部获得了重生。

“你两个哥哥都是建庙宇的木工,你就学造船好了。”13岁那年,同样是从事木工的父亲对小学刚毕业的洪全瑞说的一句话,让他从此与造船结缘。50多年后的今天,洪全瑞不仅依然行走在造船的道路上,还成为东港乃至台湾最有名的木船制作大师。

迎王祭典是东港享有盛名的民俗活动,每3年举办一次,每到此时都需要制造王船。早期王船都为纸制品,后来洪全瑞将其改为木造,其造型和结构完全是缩小版的渔船,船身彩绘、船上的人偶、器具等,无不是经过他慢工精雕而成,成为活动中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洪全瑞还制作竞赛用的龙舟,船身结构讲究,龙头精致,栩栩如生。他按20∶1的比例纯手工制作木龙舟模型,是木作收藏家争相收入囊中的“香饽饽”。

然而,真正让洪全瑞戴上“木船制作大师”桂冠的,还是他制作的古船模型。一次偶然机会,洪全瑞看到一本介绍古船的书,当即被古船优雅流畅的造型所吸引,从此一门心思地迷上了制作古船。

在台湾,洪全瑞的造船技艺早已首屈一指,且是少数可以绘制渔船设计图的木工师傅,于是仅凭书上的一张图片,很快他就制作出一艘罗马古战船模型,不仅外观看起来与图片完全一致,并且每一块木头的衔接都考虑到了弧度和纹路,以符合它原本的功能。这艘2000年前的古战船,就这样在洪全瑞手中获得了重生。

随后,洪全瑞又陆续制作出维京战船、瓦萨战船、郑和宝船、隋炀帝的龙舟画舫等古船模型,每制作一艘作品,他都要投入1到2年的时间。洪全瑞制作的古船模型与一般的雕刻船不同,它们全是真船按比例缩小组装,结构和组件完全相同。如他制作的隋炀帝的龙舟画舫模型,长约2米,宽约0.3米,高约0.5米,船身造型为龙,第一层为划桨手室,两边各有14支桨,第二层为皇帝的娱乐厅,第三层观景台,作品之豪华将隋炀帝的奢靡生活展现无遗。尤其是船身,线条流畅柔美,每条外板都平均大小,从前方的0.5厘米宽渐增至中间的1厘米宽,再从中间到尾部渐缩至0.3厘米宽,外板之间的粘接处严丝合缝,做工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洪全瑞说,制作古船模型最难的是外型,每一块外板他都要先热蒸软化,然后再以骨架固定让外板弯曲形成恰当的弧度。

并且,洪全瑞还根据自己的造船经验,对古船部分设计进行创新,以更加适应航海的要求。在制作郑和宝船时,他对帆就进行了再设计。他将结实的榉木刨出薄如布的帆,一桅一片,12张帆中的每一片在各种风向中都可以形成合力,不会互相干扰。“这样的帆船在逆风中也能照常行驶。”黄全瑞用得意的语气说。

外出旅游时,洪全瑞最爱到挪威、瑞典、葡萄牙、荷兰等航海发达国家参观海事博物馆,也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和当地的造船专家交流。未来,他希望在东港能够成立木船博物馆,并打造一艘真正能在海上航行的龙舟画舫,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造船工艺之美。

猜你喜欢

战船船身画舫
那些“雷人”的战船
Promoting Architectural Values in Culturebound Scenery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白”字歌
夜游秦淮河
一艘画舫
陈友谅究竟是“蛋”还是“鸡”
秋临
清前期战船的修造与检查
智力游戏三则
礼炮为何二十一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