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官城里绣天下

2015-03-13万青

中华手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锦缎蜀绣绣娘

万青

安靖镇,是蜀绣的故乡,绣风浓郁。男栽桑、女习绣,早已成为这个古老而又秀美的乡村的一道风景线。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这首专为安靖天府锦绣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幕创作的《蜀绣》,一时间让蜀绣名声大振,成都平原借此掀起一股蜀绣风。

安靖论针

深冬,乘着这股蜀绣风,车行来到四川安靖镇蜀绣基地。具有蜀文化韵味的建筑,在这里优雅逶迤地展开。前来参加的旅客络绎不绝,随处可见一幅幅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蜀绣,让人赏心悦目。安靖镇,自古就是蜀绣的故乡,绣风浓郁。男栽桑、女习绣,早已成为这个古老而秀美的乡村的一道风景线。

如今,在安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年一度的刺绣艺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家们,带着满腔的激情和才情,为游客展示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为东道主,成都绣娘自然不甘示弱,她们拿出倾注着时间和心血的蜀绣,引来游客纷纷赞赏。其实,在这之前,蜀绣与众多非遗项目一样,也曾遭遇到传承的困境。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刺绣艺术节的举办,拯救了蜀绣。

虽然没能赶得上一年一度的刺绣盛宴,但是在安靖不难看到一些痕迹。在大大小小的绣庄和刺绣商铺里,细心的人会发现,除了蜀绣、苏绣,还有一些四大名绣融合创作的绣品,比如用蜀绣的针法去绣苏绣的题材,对于那些看惯了蜀绣或者苏绣的人来说,颇有新意。

绣娘鲁莉参加过两届刺绣艺术节。“每年一度的刺绣艺术节真的是刺绣界的盛宴,学了几十年蜀绣,从来没想到会在舞台上表演,几万绣娘同台竞技,非常壮观。”如今回想起来,鲁莉仍然十分激动。她还补充道:“一直以来,蜀绣都是‘养在深闺’,外面的人看蜀绣就像是隔着纱看蒙面女子,不真切。而蜀绣也没能走出去,以至于慢慢衰落。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正好借此机会走出去,将蜀绣发扬光大。”如今,蜀绣的地位大大提高了,绣娘受众人追捧,不少绣娘也自立门户,绣庄遍地开花。

蜀中绣娘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成都市工艺美术大师沈云秀的云秀绣庄。一进门,就看见墙壁上挂着大大小小的蜀绣作品。《九寨沟六子熊猫》绣着青竹丛中憨厚的大小熊猫啃着竹子,让人忍不住想摸;双面绣《牡丹鲤鱼》则绣着一朵清晨绽放的牡丹,薄雾未去,摇曳生姿,两条红色的锦鲤水中嬉戏……正看得入迷之时,沈云秀从里屋出来,她告诉我们,这些蜀绣都是她本人的作品。

见我们好奇,沈云秀很乐意为我们介绍:“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你看这熊猫,这水中的锦鲤,用晕针方能体现绣物的光、色、形,如鲤鱼的灵动、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蜀绣绣法灵活,一般绣品都采用绸、缎、绢、纱、绉作为面料,这墙上挂的几幅面料就是锦缎。”在征得主人同意后,轻轻触摸绣品,触手生温,令人暗自称奇。

沈云秀自学艺至今,已经30多年了,以擅长绣制动物而闻名。2011年,随着刺绣文化艺术节的举办,蜀绣在安靖风生水起,她借机成立“云秀绣坊”,并且授艺带徒,带动身边姐妹们学习蜀绣技艺,走居家灵活就业之路。3年时间,云秀绣坊30余名绣娘绣制了上千幅作品。

“目前蜀绣前景大好,趁着这个机会,我还准备在全国逐步开分店,让更多的人了解蜀绣,将这门古老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沈云秀一脸笑容地说,显然是成竹在胸。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照看云秀绣庄的生意,她还奔走于全国各地,或教授徒弟,或推销蜀绣产品。

“刺绣看起来风雅,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仅要懂针法,也要懂传统绘画,这两样都是要经过长久地练习。而且刺绣过程中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经常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穿针引线对眼睛的损伤也很大,不管哪个绣娘,能坚持下来都不容易,每一幅绣品都是时间和心血的沉淀。尽管很辛苦,但是我痴迷于蜀绣,热爱我的事业,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沈云秀说。

除了沈云秀,在安靖,绣风能自成一体的,有一千多名绣娘,她们绣的作品或典雅、或灵动、或奇异,自成一体,丰富了蜀绣的内容,让这门传统技艺熠熠生辉。

绣田园

绕过了各具特色的绣坊,来到了蜀绣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批绣娘,一群身着锦绣的美丽女子,古香古色的红木绣桌和木凳,裁成的锦缎在绣桌上蜿蜒展开,湖滨边飞针走线,精美绝伦的绣品尽情呈现在眼前。自初夏到盛夏,这幅画面被演绎到了极致,这群身着粉红色旗袍的绣娘在湖畔边、绿林里,宛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绣娘们绣出的荷包、抱枕、挂饰、旗袍、家居衣饰等被展示在园内的蜀绣艺术馆,非常有生活气息。其中,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司马相如弹琴、卓文君听琴的蜀绣,煞是风趣,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工作人员解释说,园区绣娘们深入挖掘蜀绣善于绣人物的特点,在所绣题材中加入故事情节,人物题材越来越多样化。

“安靖致力打造蜀绣风情田园小镇,让蜀绣由艺术殿堂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蜀绣公园就是安靖田园小镇的一道剪影。”一位园内工作人员说。一直以来,蜀绣偏重于绣品的艺术价值,图案多取材于山水、花鸟、虫鱼、人物。绣品精美细致,造型设色典雅,多作屏风,壁挂装饰,而今在安靖的大街小巷,却能看到昔日的名贵锦缎出现在人们的头上、身上、脚上,还有荷包上。

在蜀绣公园里,最显眼的莫过于七彩绣坊了。这里摆放了大量的蜀绣作品,里面有50多位绣娘,有些绣娘技法娴熟,有些才刚刚入门。“我们这里提供的是免费培训,只要愿意学的都可以来,等到她们能独立绣成品时,我们就会提供一定的报酬。”绣娘杜鹃说,“以前我们刺绣只在技法上较量,很受拘束,如今走绣田园风格,题材丰富多了,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很有居家生活气息,顾客也很喜欢。”

如今,不只在蜀绣公园,在安靖周边的一些地方,蜀绣也生根发芽,都江堰、彭州等地也涌现出不少的绣娘。五彩的锦缎,在一针一线之间,不仅绣出了田园风情,也绣出了她们的锦绣人生。

一位日本客人在参观蜀绣后,挥笔写下“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的赞语。蜀绣,将在继安靖豆瓣之后,成为安靖另一张闪亮的名片。

猜你喜欢

锦缎蜀绣绣娘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种种疼痛
绸都盛泽
肩周炎
「绣花针」——绣娘的守望
新蜀绣
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