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五代两宋至明清古代中国画的内容演变及其历史背景

2015-03-12王君怡杨溢江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风俗画黄公望画派

王君怡 杨溢江(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510000)

一、五代两宋美术

五代山水画家根据南北地域差异,开创了艺术表现的南北风貌与派别。宋代更是名家辈出的时代,画作现实性与世俗性明显增强,题材多样,技巧更成熟,风格更趋精密不苟。

五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荆、关、董、巨”,其中荆浩和关仝本别表现太行山的景色以及关、陕一代的风光,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而董源和巨然写江南山水,开创南方山水画派的风格。

宋代更是各种画派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时期绘画题材十分广泛,风格多样,山水画、花鸟画、文人画、人物画、风俗画都有不少杰作。最出名的莫过于风俗画当中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了,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从五代两宋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已经与生活息息相关,绘画再不是远离世俗的东西了。尤其是宋代风俗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从宫廷贵族到市井乡村的社会现实,为我们讲述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二、元美术

元初赵孟頫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至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出现,已走向成熟。由于他们的绘画最能体现元代文人画的特色,因而被称为“元四家”。他们主要画水墨山水及竹石,艺术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赵孟頫的影响。其中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2是其传世作中最著名的作品。黄公望自己谈及山水画法时也说:“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起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从元代的美术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致使一部分汉族士大夫虽然身在统治机构,政治上却难以施展,只能寄情于诗文书画,也正是这样引起了水墨山水和花鸟竹石的兴盛,把宋金以来形成的文人绘画推向新的高潮。

三、明清美术

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文化发展表现为一方面日趋保守流行复古,另一方面由不断酝酿变革创新,直至最后出现新的变异。明清绘画中的文人画与院画相争相融,画家之众多、画派之丛起与画法之新变,都超过了宋元两朝。

明朝绘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明中期的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他们所代表的吴门画派取代了浙派在画坛的霸主地位,使文人画重新占据了画坛的盟主地位,并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主流绘画。唐寅的《落霞孤鹜图》3很好地代表了吴门画派的特色,画法工整,山石轮廓用较干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

而到了清中期,各地文人名流,汇集扬州,兴起了一个新的画派——扬州画派。这些画家大胆地突破了当时以“四王”为代表的所谓“正统派”崇尚攀古、一味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所以有人称之为“扬州八怪”。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郑燮,他的画多写兰、竹、石,代表作有《墨竹图》4,画作用笔道劲圆润、疏爽飞动,画中修竹数竿,高低错落,挺拔清秀,颇具清爽高洁之精神。

从明清的绘画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的影响,复古派标榜师法古人,创新派注重个性与风格的独创,两者相互冲突,相互影响。西方绘画输入中国,对中国画家和民间绘画也产生了影响。

注释:

1.《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宽24.8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富春山居图》: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3.《落霞孤鹜图》:《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作者显然是借《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坷的遭遇吐不平。此画近于南宋院体,和他借鉴北宋、元代的作品风格不同,是他盛年时的得意之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4.《墨竹图》:《墨竹图》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名画,整画尺寸:38*138CM,画芯尺寸:29.5*61CM。

[1]曹意强.《艺术与历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2]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猜你喜欢

风俗画黄公望画派
英国风俗画和肖像画的崛起
愿君读读黄公望
风俗人情 市井百态 古代风俗画漫谈
长安画派应有时代尊严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立体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