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研究土家族婚俗仪式的音乐特色

2015-03-12刘明珠吉首大学师范学院416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婚俗土家土家族

刘明珠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416000)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土家族也不例外。土家族婚俗仪式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式,被土家族人沿用至今。婚俗仪式中哭嫁、骂媒、陪十弟兄等独具特色的婚俗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土家族文化内涵。土家族婚俗仪式的音乐中,最具特色的要属哭嫁歌和打溜子了。本文以这两种音乐为例,探究了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及其音乐特色,进而阐述了研究土家族婚俗音乐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一、土家族婚俗音乐的内容

(一)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婚俗习惯中必唱的习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的一个月里都要唱哭嫁歌,用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不舍与眷恋、对自己今后命运的复杂情感。按照惯例,姑娘少则哭唱七到十五天,多则一个月。

哭嫁歌一般都是即席哭唱,见娘哭娘,见谁哭谁,歌词较短,内容简单明了,生活气息浓厚。哭词也因对象不同而不同,由于地域的差别,唱哭内容也各具特色,如“女哭娘”“姐哭妹”“妹哭姐”“骂媒人”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固定的哭词,如“十画”“十绣”“比古人”“十二月”等。哭得抑扬顿挫、有曲有调,是一门有难度的哭唱结合的艺术形式。一般新娘在出嫁之前会专门拜师练习(当然是秘密进行)。

从一些哭嫁词可以看出,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由于哭嫁歌的内容广泛,不受约束,姑娘们在哭唱时,可以自由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哭嫁词可以看到一个出嫁姑娘丰富而形象的内心世界。

(二)打溜子

土家族的婚俗音乐除哭嫁歌以外,还有一些民间的吹打音乐,用来报送平安、贺喜作乐,其中打溜子最有特色。它是土家族文化的一项重要标志,深受土家人喜爱。打溜子与土家人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婚嫁、寿诞都离不开它,尤其在一些传统的喜庆节日里更是不可或缺,如土家族的传统舍巴日。打溜子历史悠久,曲牌繁多,内容多体现的是自然的日常生活,如“八哥洗澡”“猛虎下山”“锦鸡出山”等,表现力丰富,技艺高超。

打溜子是土家族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每逢乔迁新居、喜迎丰收,土家人也都会用打溜子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随着改革开放,土家的打溜子现如今已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已经应邀先后到美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进行演出。

二、土家族婚俗音乐的音乐特色

(一)哭嫁歌的音乐特色

哭嫁歌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演唱方式多变。形式上是声乐套曲,分为序曲、高潮和尾声;演唱风格主要是唱、哭、语,逢唱必哭,哭到悲伤处,唱者还用带有语言声调的唱腔哭诉自己的烦恼,表现出哭唱歌特有的音乐特征。

1.喜当悲歌

土家族的哭嫁歌主要突显一个“哭”字,哭父母、哭兄弟、哭姐妹、哭打伞、哭上轿等等,通过“哭唱”来表现一个典型的土家姑娘形象。因此说,土家的哭嫁歌是用嫁娘的哭声谱出来的,是靠泪水“煮熟”的。

哭嫁歌的哭唱者一般都是真嗓哭唱,以哭代歌,声调低沉,声音柔和带有张力,悲切的哭声贯穿于每一句歌词中,唱到激动处声音起伏抖动,带有颤音及抽泣声,这些早已成为哭嫁歌的主要音乐特征。由于哭嫁歌是一边倾诉一边唱,哭唱过程中会出现单唱、合唱、对唱等形式,如新娘哭唱一句,母亲、姊妹、长嫂等也相应地哭唱一句。一般是女性唱歌,没有伴奏,哭嫁时独唱、合唱、齐唱、轮唱等交替出现,唱中有哭,哭中带唱,场面十分壮观。

2.旋律独具特色

哭嫁歌是一边哭一边唱,将内心的喜悦与感伤融合在一起用哭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它不同于单一的诉说、哭泣,而是配有动听的旋律和节拍。它讲究有规律的歌词结构及歌节,其音乐形式构成了固定的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的篇章。演唱时,一般都是先唱衬词,音乐旋律根据唱词的内容不断重复,在衬词中结束,然后回到调式主音。

3.演唱灵活

哭嫁歌有固定的唱词,但也可以自由随性地创作,灵活性很强。刚开始的哭嫁歌一般都是用土家方言唱,语调较浓;后来逐渐加入汉语,二者融合在一起,使哭嫁歌的句式更加自由、长短不一,唱词也更加注重文采,语言明快流畅,语调更加多样。哭嫁歌以称呼对方开头,然后根据待嫁者或送嫁者的心情为内容开始哭唱,以感叹作为结束,其中哭唱的内容结构与婚礼仪式是同步进行的。哭嫁歌如同一首叙事诗,哭开声标志着婚礼开始,然后“骂”媒人、哭父母、哭姐妹、哭哥嫂,接着哭穿露水衣、哭上轿,一直到新娘出门,哭嫁才结束,这时候整个婚礼也接近尾声,宣告结束。

(二)打溜子的音乐特色

打溜子又称为打路牌子,打家伙,是土家族在节日喜庆时经常演奏的民间音乐。打溜子在演奏方式上句句相溜、形成规律。广为流传的有《野鹿含花》《画眉跳枝》《燕子拍翅》等。

句法节奏灵活多变是打溜子最突出的特色。七节奏主要有四种:一拍一击、二击、三击、四击。一拍二击、三击一般用在乐句与展开,一拍四击除了具备二击、三击的功能外,还用于音乐的高潮和结束前;而一拍一击是四种节奏中时值最长的,具有停顿的作用,是乐句、乐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溜子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曲牌的结构严谨、完整。其曲牌主要分为头子、桥子、溜子、尾子四部分。

再者,打溜子的演奏方式独特。除了传统的枪击以及闷击的打法之外,还在两者的基础上有了创新:闭钹、擦钹、柔钹等,多重打击手法,使其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曲调的感情。

三、土家族婚俗音乐特色研究的意义

首先,对土家族婚俗音乐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土家族的文化。哭嫁一直贯穿于婚礼的始末,同时用乐器打溜子在期间伴奏,充分表现土家族特有的婚嫁习惯以及音乐特色,独具民族特色和社会价值,充满了艺术魅力。

其次,有利于开发民俗音乐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领略土家族文化。土家族的哭嫁和打溜子充分展示了其音乐特色,可以作为民族旅游发展的一个核心项目。

再次,有助于保护土家族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婚俗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婚俗音乐特色的研究,可以唤起本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有利于土家族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关于土家族婚俗音乐特色的研究还有很多,本文只是选取了哭嫁和打溜子做了简单地论述,我们应该做进一步的研究,使土家族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1] 黄彩薇.浅析“哭嫁”婚俗的起源与发展[J] .群文天地,2011(14).

猜你喜欢

婚俗土家土家族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Dancing for theDead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土家族情歌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